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9)
<正>《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使徒保罗开门见山地夸赞帖撤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上帝,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2-3)保罗"不住  相似文献   

2.
彭圣佣 《天风》1994,(8):33-34
论主再来有关的事 帖撒罗尼迦前书 (一)著者:使徒保罗(1:1,2:18)。本书虽然由保罗、西拉、提摩太三人联名,但自古以来,教会都公认为保罗的书信。 (二)著作时、地:约主后51年写于哥林多。 (三)受书者:帖撒罗尼迦教会。  相似文献   

3.
陈德群 《天风》2008,(6):32-34
一、保罗、西拉在帖撒罗尼迦讲道(17:1-4) 1、17章1-4节: "保罗和西拉经过暗妃波里、亚波罗尼亚,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他们中间有些人听了劝,就附从保罗和西拉,并有许多虔敬的希腊人,尊贵的妇女也不少."  相似文献   

4.
信耶稣再来     
经文:帖后1:11—12 帖撒罗尼迦教会里有人散布有关耶稣再来的错误言论,说什么耶稣就要来了,甚至说,耶稣已经第二次降临。有人在这错误言论影响下,什么工都不做,等耶稣把他们接上天去。保罗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在帖前与帖后两封书信里讲了有关耶稣再来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今日晨更,读《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受到好些感动。这个感动又感动我试笔,写这一篇短短的文字。 保罗说:“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帖前1:5) 我真羡慕保罗和他的同工能够毫无愧色地  相似文献   

6.
李世峥 《天风》2016,(6):40-41
某日灵修,我读到《帖撒罗尼迦前书》里的一段话:“弟兄们,我们暂时与你们离别,是面目离别,心里却不离别;我们极力地想法子,很愿意见你们的面,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他面前站立得住吗?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帖前2:17-20)读后,我被使徒保罗这一段充满真情的文字深深地打动。  相似文献   

7.
高峰 《天风》2014,(9):24-27
经文:《诗篇》103章1节至2节《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节至18节各位来宾、牧长同工,晚上好。今天是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感恩礼拜。我想结合《诗篇》103章1节至2节以及《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节至18节这两处经文,以"感恩"为题,分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分享。一、感恩是美好的品德感恩就是对有恩之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感恩是神赋予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受造物的美好品德。  相似文献   

8.
保罗神学,第一是指大数人保罗对耶稣基督的上帝的认信和理性反思形成的教义体系和行为规范,即以基督的十字架福音为内容,主要体现在真实的七封书信中:《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腓立比书》、《帖撒罗尼迦前书》、《腓利门书》;第二是指在保罗周围的部分门徒(如路加、马可、提摩太、推基古等,提后4:11-12)在独立信仰耶稣基督后,同时赞同保罗所认信的信仰体系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神学。因此,我们把保罗书信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其中也包括“伪保罗书信”。后者,至少是对保罗个人的信仰体系的部分认同,否则,就不可能选择保罗之名作为“伪托”的主体。保罗书信在语言观上突显出十字架的结构布局与问答逻辑;在时间观上,突出时间之未来与过去的张力,即从未来到过去和从过去到未来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黄兆坚 《天风》2005,(2):32-33
"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借用老夫子的话,提及三个曾在两千年前行走在事奉主及服务人的大道上,却与今天的我们有一样性情的人,从他们的成败得失,学一些经验和教训,将之作为我们基督徒的榜样和鉴戒。 使徒保罗在他的绝笔--提摩太后书中写道:"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与我有益。"(提后4:10-11)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底马、路加和马可这三个人。  相似文献   

10.
岳清华 《天风》2017,(4):12-13
<正>网络的普及直接影响着基督徒的生活,各种门类的信息扑面而来,需要我们用很多时间进行分辨,谨慎阅读。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我们要谨慎,不在无益的信息上浪费有限的时间,规避我们的好奇心和眼目的情欲。“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  相似文献   

11.
陈德群 《天风》2008,(20):38-40
当保罗到了该撒利亚后,被巡抚腓力斯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过了五天,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和一个辩士帖土罗下来,向巡抚控告保罗。保罗被提了来,帖土罗就告他说:“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惟恐多说,你嫌烦絮,只求你宽容听我们说几句话。我们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  相似文献   

12.
陈曦 《宗教学研究》2016,(1):192-197
在保罗的神学思想中,信心作为世人获得拯救的方式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保罗在其主要的七封书信中对于信心一词的用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哥林多前书》13:2为例探究保罗的信心思想对耶稣传统和其他犹太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分析发现,保罗所论述的信心本质上是一种以基督为中心的福音宣讲,其信心思想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所面临的教会中的具体问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信生 《天风》2008,(6):36-37
使徒保罗受圣灵感动说: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林前13:13)他纪念弟兄姐妹"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帖前1:3),又说:"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 (林后5 :7)由此可见, "信"在属灵的生命和生活事奉上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从保罗书信我们可以看到,教会建立之初即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哥林多教会还是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年轻的教会,这个教会存在的问题中,"纷争"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参林前1:10-4:21)。在整本《哥林多前书》中,保罗的关注都与教会的分裂问题有关。书信开头保罗就劝告他们  相似文献   

15.
才德的妇人     
读经:箴31章10—31节 某次我读经刚读到这里,内心十分受感,连续读了很多遍,觉得很有滋味,给我所看见的有许多都是教会真理的教训。保罗向哥林多教会讲过:“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11:2)这里很明显基督的新妇是贞洁的童女,这里讲“才德的妇人”,距离似乎相差很远,但又回过来一想,童女是代表贞洁,才德的妇人是代表生儿育女、治好家庭的教训。教会应有童女的贞洁,也应有生儿育女、治好家庭的经历。再想到创世记中的亚当是代表基督,夏娃是代表教会,以撒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实现独立自主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关系,符合教会的真理,并有独特的神学或属灵意义。 在圣经中,“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徒9:31)。“各处的教会”,说明教会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6,(8)
正关于教会合一的教导在《新约》中是一贯的(参约17:11,21-23;弗4:3)。然而,要达到合一,却并不容易。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所建立的,建立之初,这个年轻的教会就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即是合一。哥林多教会的不合一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哥林多前书》1章10节至4章21节中,保罗直指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分裂。哥林多教会分裂的根源是他们的自高自  相似文献   

18.
其实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呼召,是人在神面前的事奉. 保罗说: "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 (帖后3:10-12)保罗的意思就是叫基督徒要亲手做正经事业.他指出教会中有些懒惰人,专管闲事,搬弄是非.保罗认为对于这等人不可救济帮助,要劝戒这样的人安静工作,吃自己的饭.圣经虽然鼓励基督徒彼此相爱.帮助缺乏的人.但不主张帮助懒惰不肯做工的人.游手好闲.绝不是神要信徒过的生活.我们常说的"信心生活",不是懒惰依赖人的生活.基督徒应当抓住机遇.作正经事,安分守己,自力更生.不要做专管闲事、苟且偷安、得过且过的懒情人.关于工作问题.我想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9.
陈明 《天风》2002,(7):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一、祷告与代求教会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祷告与代求上的,一个没有“恳求、祷告、代求,祝谢的教会定是一个建立不好的教会。从使徒行传中可以看到早期教会生活的境况,他们常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徒1:12-14)。尔后,福音得以传开,建立了耶路撒冷教会,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门徒增添了3000人,这些都是祈祷带来的果效。一个教会若没  相似文献   

20.
陈德群 《天风》2008,(2):34-36
一、保罗、西拉到特庇和路司得,遇见提摩太,"就有意拣选他同行,一同事奉主 16章1-5节: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