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第四,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着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再次,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并由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教材研究编写组、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苏州市委和苏州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5~30日在苏州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集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以及如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问题.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20~22日,由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等共同举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40余篇,现就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奕鹏 《现代哲学》2012,(1):127-128
2011年11月27日,由广东省哲学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肇庆学院联合承办的"哲学研究与文化传承创新"专题研讨会在肇庆市顺利举行.广东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梁庆寅教授,肇庆学院和飞校长,以及广东省内相关学者和专家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着"哲学界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怎样有所作为"、"对文化传承创新的哲学思考"等议题展开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29日,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联合发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暨<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2005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由黄楠森、王东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一书,认为该书以全球的视野,立足本土的关怀,突出时代的主题,探讨了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的哲学智慧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验证、发展和创新,科学地阐明了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哲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与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于2008年3月28~29日在安徽芜湖召开.  相似文献   

7.
韩庆祥 《哲学动态》2004,19(7):17-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主题,学者们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基本上反映了当今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哲学教学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理论创新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基础性工作便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及教材改革,这对把握当今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方位及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所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是指:在广度  相似文献   

9.
正由青年哲学论坛和《哲学动态》编辑部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四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于2017年12月16—17日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当代视野中的《资本论》哲学"。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  相似文献   

10.
<正>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哲学动态》编辑部主办,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于2015年10月17~18日在安徽师范大学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一、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成果与问题本届论坛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成果与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界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  相似文献   

11.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volves reconciling many contradictions or paradoxes. Dividing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nto phases ranging from Activation to Validation and examining each phase in terms of the six Ps of creativity offers a framework for making sense of these contradictions. The Innovation Phase Assessment Instrument (IPAI) was designed to assess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such an approach. The scale was administered to 454 student volunteers and an analysis of their responses indicated that the IPAI is highly reliable and has substantial construct validity. At a practical level, it can be used for assessing the strengths/weaknesses of organizations in a differentiated way and for making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ir capacity for innovation. It is also a source of research questions for examining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2.
论创新的道德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和道德之间 ,在时空维度、坐标或取向、社会作用及其属性等多方面的矛盾中 ,又有深刻的统一 ;从传统历史到现实 ,非创新的文化氛围依然严重存在。需要从微观和宏观、意识和无意识的互补互动中 ,建立创新的道德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3.
郑建君  金盛华  马国义 《心理学报》2009,41(12):1203-1214
首先通过对46名在职MBA研究生的开放式问卷数据进行质性分析, 归纳探索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组织创新气氛的基本结构, 并参定预试测332份数据的反馈结果编制了组织创新气氛问卷。483份有效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组织创新气氛是一个包括激励机制、领导躬行、团队协力、上级支持、资源保障、组织促进、自主工作等在内的七因素模型。为进一步验证该结构的有效性, 我们在10家企业共获得有效数据413份, 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 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编制的组织创新气氛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同时, 运用层次回归分析还发现, 组织创新气氛在员工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流行病学随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的发展对整个医学学科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流行病学对医学思维、医学研究方法、医学模式及医学目的的实现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该学科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经济学提供的技术创新模型为分析技术变迁的表面现象提供了合理的分析思路.但是,技术创新背后的技术没有给与充分的关注.对于技术,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技术的工具理论和实体理论.实体理论显然比工具理论更能有效地揭示现实.由于技术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所以技术变迁必然反映它所在的社会的特点.因此,要想更深刻地解释技术创新过程,就必须考虑技术的本质,从社会属性(生产组织、社会组织等等)和物质属性(工序、产品等物质特征)两方面把握技术.  相似文献   

16.
17.
200 2年度湖北省哲学史年会于 1 2月 2 8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首义校区 )召开 ,与会学者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全球化与中国哲学的创新” ,进行了热烈深入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与中国当代哲学的创新问题的讨论郭齐勇教授认为 ,今天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各文明间的冲突和融合的辩证统合和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大量出土文献的涌现 ,为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哲学在中西哲学互动整合的发展中 ,新的趋势将是进一步世界化和现代化 ,把自己特殊的地域性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Des observations paradoxales faites pendant les phases d'une recherche sur les salaires dans des entreprises industrielles françaises, nous ont conduit àénoncer que leur situation est le résultat de la présence de trois modèles de valorisation validés simultanément. On a observé que l'innovation technologique est une source de modification de l'équilibre des salaires. L'approche en termes de modéle de valorisation aide à comprendre le processus de régulation qui peut être remarqué après l'apparition de ce type d'innovation. Le processus qui a conduit à un nouvel équilibre des salaires des spécialistes de l'informatique est offert ici en exemple.
Some paradoxical 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a research study on wages in French industrial firms have led us to propose that the state of wages is the result of the presence of three simultaneously legitimate models of valid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 source of modification of the equilibrium observed at any moment with regard to wages. The approach in terms of models of validation help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ulation process which may be observed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such an innovation. The process which has led to a new equilibrium of the wages of specialists in data processing is offered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 ,要有明确的思路。本文从德育系统中教育主体 (教育者 )、教育客体 (被教育者 )和教育环体 (教育环境 )三个角度探讨了高校德育方法 (教育介体之一 )创新的思路 :教育主体是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活水源头 ;教育客体是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着眼点 ;教育环体是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In changing work environments, innovation is imperative. Yet, many teams and organizations fail to realize the expected benefits of innovations that they adopt. A key reason is not innovation failure but implementation failure—the failure to gain targeted employees' skilled, consistent, and committed use of the innovation in question. We review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utlining the reasons why implementation is so challenging for many teams and organizations. We then describe the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together enhance the likelihood of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a strong, positive climate for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support for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financial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a learning 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