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马勒博士说过:“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的确,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远远超过躯体健康。这不仅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的发展和改善,躯体疾病在逐渐减少,而且还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关心和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一般健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西方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在中国大学生及其心理素质中的有效性。结果发现: ⑴心理健康两维结构的拟合指数优于单维结构;⑵DFM成功地将中国大学生划分为了完全心理健康、部分心理健康、部分病态、完全病态四种类型,并在年级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⑶心理素质水平在四种心理健康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⑷心理素质对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性功能相比对消极心理健康的治疗性功能更为突出。研究表明,DFM与中国学者提出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存在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访谈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心理学专家、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访谈法,研究他们对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问题的看法。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健康的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人们普遍认为能力和性格是心理健康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关于健康个性的研究,众说纷纭。奥尔波特提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的功能发挥是在理性和意识水平上进行的。马斯洛则将心理健康者说成是自我实  相似文献   

5.
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其心理素质的水平 ,心理素质渗透在其他素质之中 ,其他素质的提高最后转化为心理素质。笔者认为对于医务人员良好的性格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提高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 增强临床医务人员的自我健康意识精神病学家麦灵格乐认为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其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 ,敏锐的智能 ,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气质。”因此 ,医务人员应长期的坚持心理健康教育 ,认识到自己在自身健康状况上所处的主导和主动地位 ,自觉地接受和制定自我保健措施。2…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离乡农民的心理健康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相对剥夺感对其的影响,通过量表对1339名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离乡与留乡农民在幸福感、拥有生命意义感、感知控制感、心理素质方面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在状态焦虑方面显著高于城镇居民; 离乡农民在抑郁上显著高于城镇居民,在感知控制感上显著高于留乡农民,在心理素质上显著低于留乡农民; 留乡农民在相对剥夺感上显著高于城镇居民; 离乡农民的幸福感、拥有生命意义感、感知控制感态与相对剥夺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素质呈显著正相关; 离乡农民的抑郁、状态焦虑与相对剥夺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 离乡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心理素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素质除了可以直接预测心理健康各项指标,还可以通过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幸福感、抑郁及状态焦虑。提升心理素质和降低相对剥夺感是离乡农民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极盛  丁新华 《心理科学》2002,25(5):538-540
采用自编的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编创新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分别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量表,经检验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金勇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8,21(5):465-466
1我国传统文化涉及到心理健康及其相关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各派系的观点虽然颇有差异,但关于理想的健康心理的宗旨则大多可以归结为一个“和”字。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直观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要求从个人身心阴阳的平衡、形神统一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这个标准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这个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理论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文…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多学科理论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中,应区分现有的生理学一卫生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教育学一伦理学的心理素质标准,心理学角度的构建应坚持现实/理想和精英/大众两个维度,分别建立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标准,从而为两种测验量表的编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陆剑清 《心理科学》2003,26(6):1140-1141
1 引言1 1 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 ,截止 2 0 0 1年 6月 ,中国股民总数已突破 6 0 0 0万 ,证券投资正日益成为当代中国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广大股民的投资行为与其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因而深入分析心理因素对于成功投资的影响 ,对于推动我国股民投资心理的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 ,面对日趋成熟的证券市场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他应具备何种心理素质 ,正日益成为投资心理学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1 2 关于成功投资者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心理学中所谓素质是指人生而具有的、带有遗…  相似文献   

11.
经过挫折的生活,他的心理健康多了。你看他,就像在一江静水中悠悠扬帆前进。风和日丽之下,两岸景物尽人眼底,远山近树、袅袅炊烟,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带给人一片悠闲安恬。然而世间尘路漫长,人生之旅永远这样无变化地逐波驶去,会令任何喜爱安稳和平的人也感到时时会有挫折情境的发生。而为大家所认为最受压抑的,则是体魄中那股蠢蠢欲动的、最原始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其基础和核心。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开发心智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其基础和核心。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开发心智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总被引:94,自引:2,他引:92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01,24(4):481-481,480
心理健康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是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全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角度看,还是从个人成长发展、活动效率提高以及生活品质改善角度看,维护学生与公民的心理健康,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严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亲子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23个省(市)共10190名初一至高三年级的中学生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负相关;(2)相比于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3)亲子关系通过三条中介路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①是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单独中介作用;②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亲子关系和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心理机制,同时能帮助教育工作者预防和干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创业者和创新人才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不亚于知识和能力。当机遇出现的时候,你有没有判断,有没有冒险和不甘寂寞的精神,或者当挑战来到时,你能不能或敢不敢面对,都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特别是21世纪,人类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就更需要这方面的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梁宁建  殷芳 《心理科学》2000,23(3):315-318
用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量表研究师范生的心理素质,表明师范生心理素质内涵丰富,包含人多内容,不同成分有着不同的贡献率,其中具有相对突出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和教育实践和知识。  相似文献   

18.
邵晓顺 《应用心理学》2005,11(4):341-345
目的:探讨监狱警察心理素质的现状与发展变化规律。方法:在访谈的基础上,采用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问卷对1195名监狱警察做心理素质测查。结果:男监狱警察的人格特征表现为“7高8低”,女监狱警察的人格特征表现为“5高7低”;不同行政职级、文化程度及工作岗位的监狱警察在16个人格特征的6个方面存在差异;心理健康得分低于12分者占1.96%。结论:监狱警察心理素质较为良好;不同背景信息监狱警察心理素质存在差异性与共同性;监狱警察情绪显著不稳定者占1.96%。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12,35(3):530-536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十多年来确立的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我们不仅从理论到实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取得了一批有本土特色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而且重视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了系统测量工具,编写了系列教材,开展了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探索,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有效的开展。文章主要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论思考、研究主题等方面,概括总结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的概况,以期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在人生的坐标里,一个人如果站对了位置,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那么他将获得人生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