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1earning to be)。因此,青少年的成长即是在四个方面增加力量,即增加认知事物的能力、增加动手做事的能力、增加与人相处的能力、增加改善生存状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细织1996年出版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明确指出,面对未来社会发展,教育“四大支柱”为“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即是“学知(知识)、学做(能力)、学会做人(做人)、学会共同生活(与人交往)”.这也就是未来社会学生的四项基本素质或教育的培养规格.它表明,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主流,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3.
走过十九年的曲折历程,在探索与发展中,2009年10月9-13日,由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亚太心脏联盟(APHA)、美国心律学会(HRS)、日本循环器学会(JCS)、欧洲高血压学会(ESH)、  相似文献   

4.
走过十九年的曲折历程,在探索与发展中,2009年10月9-13日,由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 议组委会、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亚太心脏联盟(APHA)、美国心律学会(HRS)、日本循环器学会(JCS)、欧洲高血压学会(ESH)、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或机构联合主办的长成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  相似文献   

5.
经研究协商,决定成立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学术活动中心(别名“世纪思维与现代教育研发中心”)全国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名单如下:田运、朱长超、庄寿强、杨春鼎、胡恩厚、赵诚、赵总宽、柳树滋、郭俊义、陶伯华。本中心首届全国学术委员会由13人组成,现公布10人,另3人以后公布。随着形势的发展委员还可增加,田运为学术委员会主持人,郭俊义、陶伯华为秘书长。学术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主持人与二位秘书长负责处理常务。工作需要时还可增设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组织的各种学会,是学界同仁为了促进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要把学会办好,使它真正能够起到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坚持学术民主和学会民主。民主是一种明的象征,也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据我们的考察,凡是办得比较好的学会,即真正能够广泛团结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驾驶人心理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6):F0002-F0002
《驾驶人心理》(前刊名为《驾驶博览》、《驾驶员指南》)创刊于1998年,由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机动车驾驶人专业委员会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以交通安全心理学为理论支柱学科,面向广大交通活动参与者、管理者、研究者和交通管理类专业学会的专业月刊。  相似文献   

8.
关于成立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的事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一个根本性的动因就是要千方百计把中国的思维科学研究推向更高更新阶段。搞科学研究得有相关的人才,而搞思维科学研究的人才又有一些特殊性,即涉及许多相关学科,如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学、艺术等等。  相似文献   

9.
夏新穗 《天风》2010,(3):9-11
对于摩西而言,”举手”与”垂手”关乎前线争战的胜败,其意义非同寻常;对今天的信徒而言,“举手”就是警醒不倦地祷告,“垂手”便是灵命软弱的信号。我们不仅要学会“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2:8),也要学会”伸手相扶”,帮助教会负责同工承担福音使命。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21世纪委员会发布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四大支柱”问题,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求知和共处呢?笔者以为,求知的基本前提就是会思考,会质疑,会探究。古人说,“疑是学之始,思之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和创造,就必须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现代人才观对当今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洪谦优秀哲学论文奖评选办法》规定,第二届“洪谦优秀哲学论文奖一(简称“洪谦奖”)将于2011年9月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介绍     
《管子学刊》2009,(4):F0002-F0002
刘兴林,男,1963年生,山东莒县人。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钱币学会理事、江苏省社科联理事。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其目标可以归结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的教育主张,这一切都必须以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条件。所以,加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教育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医学决策学会第30届年会将于2008年10月18日~22日在美国费城召开。今年的国际医学决策学会年会的主题是“比较有效性:挑战与机遇”。围绕这一主题,大会将着重讨论以下沦题:(1)比较有效性研究;(2)风险沟通;(3)应用贝叶斯或其他非实验方法评估临床有效性。大会的主旨演讲发言人为美国医学研究院(IOM)循证医学圆桌会议主任J.Michael McGinnis博士。McGinnis博士将对比较有效性应用以及将比较有效性具体化于政策和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关键挑战与机遇做说明。主旨演讲之后.  相似文献   

15.
在1984年8月召开的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备组第一次会议上,经讨论决定学会筹备组下设立两个机构,一个是办公室,设在山西太原,由张光鉴主管;一个是学术活动中心,设在北京,由田运主持。还决定创办思维科学公开学术刊物《思维科学》,张光鉴任主编;编发内部学术刊物《思维科学通讯》,田运为主编。还推举林学谛为学术活动中心秘书长兼《思维科学通讯》副主编。1998年5月林学谛同志逝世后,由郭俊义研究员接任中心秘书长工作,最近又增补陶伯华研究员为秘书长,由一位主持人、两位秘书长组成“中心”的常务工作核心。经常参与学术活动中心工作的核心成员,还有杨春鼎教授、朱长超研究员、黄浩森教授、王维镛教授(已逝世)、余华东博士等。  相似文献   

16.
汪永奇 《美与时代》2013,(11):75-7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社会密度的活动室中活动的幼儿行为的对比研究朱家雄(华东师大范大学教育系)1问题的提出McGrew(1970)区别了两种不同的拥挤状态,其一是以社会密度(socialdensZty)的增加为特征的,即在一个不变的空间中增加人数;其二是以空间密度(...  相似文献   

18.
据医学决策学会(Society for Medical Decision Making)网站报道,该学会第31届年会将于2009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好莱坞召开,会议由美国知情决策基金会(Foundation for Informed Decision Making)和美国健康照护研究与品质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提供资助。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变革环境中的临床决策:患者、提供者和政策”。本次年会将提供一个交互式的论坛讨论基于决策和行为理论的创新研究,以及应用于健康决策领域的分析模型。大会的发言人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R.Brian Haynes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知识转化研究:铺设证据到健康成果之路”。  相似文献   

19.
慕道 《天风》2011,(2):I0001-I0001
以撒·牛顿(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18岁时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26岁时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任命为数学教授,成为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1672年被邀加入著名的皇家学会(这是由一群资深科学家在1660年组成的团体)。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但是,深入教学一线的我,越来越体会到特别是在农村小学里,孩子们的思维比较闭塞,加上农村的家长们文化素质低,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致使孩子根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的指导势在必行。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笔者是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