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最初审美意识的产生与以后的发展变化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知道,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生产根本不同的一点是它能制造和运用工具。制造劳动工具不仅把人类从动物界中彻底地分离出来,而且也最早地最明显地体现了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自由创造活动的特性与本质。因此,劳动工具就成了人类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成了可以观照自己本质力量的具体对象。当原始人类使用劳动工具进行狞猎活动,觉得比没有工具来得轻松些、顺利些、劳动效率高些时,这就确证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诞生的科学无神论世界观,是民主共和制度实行政教分离的思想基础,也是近现代科学得以高速发展的思想前提。科学无神论世界观解除了人类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思想枷锁,不再战战兢兢奴颜婢膝地拜倒在自己制造的幻影之下,从而挺起腰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类近现代以来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科学无神论世界观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诞生的科学无神论世界观,是民主共和制度实行政教分离的思想基础,也是近现代科学得以高速发展的思想前提.科学无神论世界观解除了人类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思想枷锁,不再战战兢兢奴颜婢膝地拜倒在自己制造的幻影之下,从而挺起腰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类近现代以来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科学无神论世界观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风险研究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风险研究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谢晓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一些尖端科技的发展和深化,人类越来越多地受益于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各种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缩短了世界的时空距离,给人们的旅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宇宙飞船的制造,更是为人类提...  相似文献   

5.
表达·抽象·归类——关于概念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认识何以产生?概括论的说明遇到了困难。理论不是从有限的观察陈述中合逻辑地推论出来的。概括论是一种既成性的解释,而不是发生论的说明。表达产生抽象。替代对象物的替代物的出现产生了原始的概念。替代物对于对象物属性的分离,使人类能够在思维中独立地运演与把握属性,这是人类建立概念的基础。抽象由此产生与完成。人们按对象物的某一种属性进行归类操作,这即是思维中的规定性与现实的多样性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在表达产生的抽象替代物的参与下,人类对于制造工具中的“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有了有意识的选择,有了理性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人类最初产生的因果关系意识。因果关系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理解与解释的思维框架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社会是随着人类同时形成的。攀树的猿群为什么要下到地上来直立行走;要学会制造工具,从事劳动,从而进化到人类社会呢?一般说来,这是环境的逼迫。那时候,地球上一些温热地带的气候,变得干寒起来,森林大批毁灭,饥饿把古猿从树上赶下来。树上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地上的生活方式,促使古猿向人类转化中迈出了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恩格斯说:“这些猿类,  相似文献   

7.
六关于原始意识人类诞生后,人类意识也就产生了,随着人体不断进化、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意识也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那末人类最原始的意识是怎样的?原始意识有些什么特点,它是怎么发展的?这些问题也是意识研究中比较引人注意和颇多争论的问题。 (一)关于意识发展的起点 1、人类意识的起点是理性意识苏联学者布纳克认为,人类意识的最初阶段已经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其理由是:①任何一种劳动行为都是建立在对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进行抽象的基础上的,②劳动活动开始之前思想上就已经存在着最后应当得到的那个对象的形象,这是制造工具的前提。原始人在尚未制造最简陋的石器以前,就必须知道他用以制造这些器  相似文献   

8.
正不论是道教还是其他宗教,世界上这些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源泉与根基。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归根结底,还是要发挥正信的力量。近些日子,在云南昆明,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相继发生极少数极端分子制造的暴力恐怖事件。这是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社会的公共  相似文献   

9.
战争,永远是炮火连天的厮杀;战场上,却并不全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人类制造的现代战争机器也会碰上来自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的反抗。  相似文献   

10.
正像制造是工业社会的核心范畴一样,创新是知识社会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研究,不能不关注创新问题.然而,我国学界目前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对创新范畴的淡漠、误解与滥用,往往把创新范畴简单地理解为知识的"创造"和"发现",因而消解了创新概念作为当代社会基本范畴的深刻涵义;第二,马克思哲学是对工业社会的反思与超越,但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人类的基本生产方式从生产制造转向知识创新,这就意味着,若建构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通过创新范畴研究"新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知识型生产方式的特点、组织和新机制,以创新范畴为蓝本重建人的存在、主体通性、交往方式、社会结构、发展动力等概念或理论,从而实现马克思哲学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跃迁.  相似文献   

11.
巫术与邪教     
特异功能是巫术的延续作为高度进化并已高度社会化的高等动物,人类具有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无可比拟的特殊功能。人能够创造和使用语言,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且能够不断地改进它们,发展出繁荣发达的社会文明。与我们在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朋友“相比,人类的这些“功能“确实是够“特异“的了。但是,就每一个体而言,人的能力又是很有限的。我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要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物质条件的制约,企图事事随心所欲、异想天开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殷融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7):1141-1155
语言进化是进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镜像系统假说、工具制造假说与传授假说从不同角度对手部动作与语言进化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三种假说都认为人类语言起源于手部动作经验。相关实证研究发现:手语与口语具有一致性特征、语言与手部动作具有共同的神经基础、手势发展可以预测语言发展水平以及手势可以提高工具制造知识的传播效率, 这些研究为三种假说的具体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关注手势语与口语在进化中的发展关系, 以及人类语言进化与其他认知特征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复合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配的正义是一个宽广的观念。它把整个物品(goods)的世界都置于哲学反思的领域之内。没有什么会被忽略;我们公共生活的每一个特征都会被考察到。人类社会就是一个进行分配的社群。人类社会不全是分配的社会,但却主要是一个分配的社会:我们在一起共有(share)、划分(divide)和交换(exchange)。我们同样在一起制造那些我们所共有、划分和交换的事物;而制造——也就是工作——是通过劳动的划分而在我们中间分配的。我在经济中的处境,我在政治秩序中的地位,我在同侪中的声誉,我的物质的所有物:所有这些都自他人而来,到我这里。说我是正确地还是错误地、正义地还是不正义地拥有我所拥有的事物是可能的;但是给定分配的范围和参与者的人数,要作出这样的判断决不是轻易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很多的邪教,都把世界末日的恐怖宣传与千禧年联系在一起。随着新千年的临近,各路邪教纷纷登台表演,疯狂地制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惨案。如今千年交替终于过去了,“世界末日大劫难”并没有发生,但是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世界发生邪教制造的比较重大的案件有20起,令人深思。现将这些案件简介如下: 一 1、日本邪教“法之华” 法之华全称法之华三法行,成立于1980年,1987年登记为宗教法人组织。教主福永法源自称是继释迦、耶稣之后的人类最后的救世主。又宣称2001年1月6日凌晨2点之前,人类有灭顶之灾。妄称通过脚掌诊断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伦理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纠缠于是否承认非人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但"内在价值"概念深深地依赖于个体主义的思想框架,源于笛卡尔和康德的哲学。个体主义预设个人具有独立于他人的自主性,因而具有内在价值。其实,个人的自主性依赖于理性,但个人理性总是在特定的生活共同体或文化共同体中生成的,脱离了生活共同体个人就无从形成其理性。个人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个人价值取决于个人对他人和共同体的作用(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关于非人动植物也有内在价值的论证是难以自圆其说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要害在于相信人类理性或科学的进步将日益穷尽自然的一切奥秘,相信技术的进步将保证人类能随心所欲地制造物品、改造环境。纠正这一致命错误才是摆脱现代文明之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人的新进化——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从发展观看人从猿到人的过渡实现了生物进化中的一次大飞跃,由此导致一个新的高级物种产生。人类这个新质的出现不但开拓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且也开始了人自身的发展史。进化的链条没有终结。人类今天的状态明显地不同于刚刚学会制造工具的人类,即生物学上所说的真人。今天的人比起古代史上的人甚至17世纪的人也大不同了。理解和会用毕达哥拉斯定理,  相似文献   

17.
论劳动与人类及其意识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长期以来,人们在论证劳动与人类及其意识形成的关系时,往往陷入自相矛盾:一方面说,劳动使猿变成人,劳动使动物心理转化为人的意识;另一方面又说,劳动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而制造工具是在人特有的抽象思维指导下实现的。对这个矛盾,学术界几经讨论,未能妥善解决。 早在解放初,干部学习《社会发展简史》时,就提出过劳动是在人类的手没有形成前就有的,还是在手形成后才有的?先有劳动,还是先有思想等问题(参见《学习》杂志,1949年第1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人类历史持续自我否定、进而逐步实现其自由精神的过程。这一过程内在地要求发展的伦理法则、伦理律令与相应的伦理义务与之相配套。发展的伦理法则扬弃功利与道义之冲突,把人类历史的绵延作为绝对命令。为此,它内涵三大发展律令:消极律令、积极律令与主动律令。发展的伦理律令把人类提升为对人类历史负责的伦理主体,要求人类始终如一地承担维系人类历史绵延的伦理义务。可见,发展的伦理诉求亦是人类自由精神的彰显。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5,(7)
<正>上个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集中营"、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成为反映战争恶魔与人类兽性的典型;而日本遭受两颗原子弹,成为高科技具有毁灭全球人类能力的典型。它们给后人带来了诸多的警示与启迪:1、工业文明与科技发展一旦被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种族优越论所裹挟,按照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运转,足以毁灭整个世界;2、与发动世界大战的国家和某些战争狂人的愿望相反,他们  相似文献   

20.
地质学家建议将目前的时代命名为“人类世”,以表明现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可以与来自土壤侵蚀、月球轨道、板块构造等自然事件的影响相提并论。显然,只有在能够区分人为事件与自然事件,即区分人与自然时,“人类世”这个词才有意义。布鲁诺·拉图尔对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辩论有着巨大影响,这是无可争辩的。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多年来他的著作、论文和访谈中的一个主题是对“自然”一词的含义提出异议。因此,他贬低了自然概念对讨论当前人类世的严峻形势的意义。在本文中,作者将试图重建拉图尔在自然概念上不断变化的立场。事实证明,在某种程度上拉图尔已经离开他早期对自然“被制造出来”的建构主义解释,并且犹豫地创制出某种对自然存在的接受。然而,他从未获得一个连贯的自然概念,因而在基本的生态问题上未达成一致的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