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你长得很革命,”那是遥远的老话。很多时候,你的落伍与傻帽,往往就体现在语言上。当你走在街上,向一位姑娘问路时,如果还正儿八经地叫“同志……”她可能不会太热情地帮你的忙;要是换了个词“小姐……”她可能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详细地给你指明方向。●“策划人”’的词意,以前可能是“特务”、“反革命分子”、“搞阴谋诡计者”等。现在一般是指有创意的人、卖点子的人、做广告的人。当今表扬一个人很勤奋,他会将信将疑;说他聪明,他不反对;说他有“创意”,他会高兴地说“过奖”了!●“对不…  相似文献   

2.
人生提醒     
佚名 《天风》2011,(8):61-61
祈祷应当成为习惯,但仅仅是习惯又不是祈祷。祈祷不可以替代一切,但一切不可替代祈祷。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说真话的最大好处就是你不必记得你都说些什么。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相似文献   

3.
莫子 《佛教文化》1995,(4):19-19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总有一些事物与你同行。有些事物令人喜欢,有些则令人害怕,但这常常无法选择。过去有俗话说:“什么都可以有,病不能有;什么都可以没有,钱不能没有。”现在又有高人说出了“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足见钱财在人心目中占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角度看,跳槽是一件好 事,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如果 在一个单位继续呆下去,的确没有 什么前途可言,选择跳槽不失为一 种明智的行为。浪漫的诗人曾说: “变是永恒的,是快乐的,是新鲜 的。”跳槽为积极上进、追求事业成 功的人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一个人的才能往往在变动中,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变逼着你去思考、去适应、去挖掘潜能、去全力以赴,你跳槽生活的一个月也许是你过去三年都经历不到的,但跳槽的果实不一定都是甜的,它更多时候是苦涩的。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要频频跳槽呢?因为很多人会自觉不自觉…  相似文献   

5.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由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像,哲学家便好奇地问他:“你是什么神啊,为什么有两张面孔?”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双面神。我可以一面回视过去,吸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充满希望。”哲学家又问:“那么现在呢?最有意义的现在,你注意了吗?”“现在!”神像一愣,“我只顾着过去和将来,哪还有时间管现在?”哲学家说:“过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惟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神像听后,恍然大悟,失声痛哭起来:“你说得没错,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情感包袱是指受到打击后,无法从过去的情感阴影中解脱,从而造成心结,甚至影响到后来的感情生活。其主要“症状”是不敢面对现实或者根本活在过去的记忆中,以下两项或更多的情况与你相符,说明你的情感包袱很重,对旧情无法释怀:●你仍然穿着他最爱的迷你裙,虽然它已经很旧了。●你和你现任男友出外游玩时,仍试图选择那些也许会碰上他的路线。●你去参加聚会是因为你知道他也在那儿。●你把他拉入QQ的黑名单,却从不间断地偷窥他的“个人资料”。●你的抽屉里还有和他恋情相关的纪念品。经过上面的测试后,如果你的情感包袱越来越重,必须学会封…  相似文献   

7.
认识自己     
你认识自己吗?其实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但答案却总是很模糊。有时似乎很了解自己,有时却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甚至会产生一种疑问:我到底是谁?正因为你是人,所以才会思考这个问题。动物永远不知道它是动物,而人的智慧就在于自己知道自己是人。人是个微妙存在,他必须与现实、超我、本我作一生的斗争。要承认人都有两个“我”:一个住在大门内,一个住在大门外。住在大门内的是具有一定良知,符合一定常规,有一定道德的“我”;而住在大门外的是不符合常规,与传统道德、教育相违背的“我”。两个“我”时常在门口徘徊,都互相羡慕对方。但在他们之间除了那道门,还有个铁石心肠的门卫,24小时看管着,不允许他们互相串门。但当人一旦  相似文献   

8.
谢华 《美与时代》2006,2(3):77-79
古希腊文学呈现出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特征。这种原欲性特征根植于古希腊文化的重“天人之别”的土壤,但同时古希腊文学也沐浴在理性的光辉之中:原欲与理性是古希腊文学内核的两个层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互补,蕴含了人性中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陈企瑞 《天风》2011,(11):48-48
是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过去的不可能重来,即使前一秒闪过的火花,也已经成为过去,永不会再来。而对于未来,我们又有几分把握呢?未来还没到来,我们无法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未来充满了许多不可知,而人却无法阻止时间把我们推向不可知的未来。我们总是被“永远流逝的过去”和“不可知的未来”紧紧夹住,也总是被消逝的过去所吞噬,被未知的未来所牵引。  相似文献   

10.
●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思索人生,思索社会,尤其是当烦乱充斥头脑时,不断提醒自己:“我还活着。●不要对自己说自己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因为只要你有头脑再平凡的生活也会激发出闪亮的火花。●我已经错过的太阳,将要被别人拿走,那么我又主动放弃月亮我追求的是太阳呀,是太阳……于是我选择了遥远的星星,因为我坚信,星星之所以是星星,是因为它距你太远,当你离她越来越近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就是你所追求的第二个太阳。●当你明知等久的电话使你心情烦躁时,就不要因为等了这么久而不舍得放弃。●不要为自己做了而别人没有做而气恼,而要为别人做了…  相似文献   

11.
慎独     
“你看病去了!”一位同事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不是预防非典嘛!去买了瓶过氧乙酸,在医院门诊看到了你。”可见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人察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也由此看到慎“独”为人的重要性。倘若你以为在一个没有熟人的陌生地方,就可以为所欲为不注意自己的形象,那就错了。一个人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场合,其言其行总要符合自己应有的身份。若有失检点总会被人发现,特别是我们作为基督徒的,那将会有辱做天主女儿的身份。进一步说,即便你做的密而不露不为人知,又怎能隐瞒洞察万物的上主呢?  相似文献   

12.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  相似文献   

13.
慎独     
晚上一个人走路,你要谨防暗夜的危险;家居只有一个人,不但要小心火烛、门户,还要提防坏人袭击。一个人开车,疲倦了,连个讲话的人都没有,此时往往容易打瞌睡而出车祸。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但来自外面的危机四伏,自己的内心,也容易因为没有外力的约束而生起歹念。因此孔子说:“小人闭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又说“君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就是叫人要“慎独”。  相似文献   

14.
男人皆有花心,您信不信?请听一个故事。有个画家携友散步,两人正向前走,画家突然对友人说:“我们身后有个美女,你信不信?”友人反问:“你又没有向后看,你怎么能知道?”画家回答:“我们的确没有向后看,但我们可以向前看,我是从对面走来的小伙的眼神中发现这个秘密的。”友人回头,后边果然有一美女!绝了!不回头也能发现身后有美女!这全是对面走来的小伙子提供的信息!那么,他究竟有没有错?  相似文献   

15.
智慧语丝     
●幸福犹如掉在沙发下的一粒扣子,你愈专心找愈找不到,等你淡忘时,它在不经意间出现了。●梦想是一锅凉水,如果想沸腾,那你就必须加足够的柴火。●一个从不播种的人,一旦有了吃不完的粮食,可能就是一场灾难。●得意时,朋友认识了你,落难时,你认识了朋友。●人愤怒时,犯错的机率很高。●皱纹的增加是因为笑容减少了。●生命是一次旅行,不能在途中带给你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背包里。●实际上,生活永远没有像我们沮丧时想的那么糟糕。●从不树敌的人,也没有真正的知己。●满足,不需要增加拥有,而在于减少欲念。●虚荣本身并不是一种恶行,但许多…  相似文献   

16.
大勇若怯     
正"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但韩信早年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韩信年轻时,身为一介平民,性格放纵,不拘礼节。因此,他没有资格被推选为官吏,又没有经商谋生之道,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常常依靠别人接济度日,混吃混喝,所以,许多人都讨厌他,看不起他。一次,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当着很多人的面,侮辱韩信说:"虽然你个子长得高高的,喜欢佩刀带剑,装模作样,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面对屠户的挑衅,韩信盯着  相似文献   

17.
有一则小故事,讲到一位辛苦持家的主妇,操劳了大半辈子,却从来没有从家人身上得到过任何感激。有一天,她问丈夫:“如果我死了,你会不会买花向我哀悼?”她丈夫惊讶地说:“当然会啊!不过,你在胡说些什么呀?”妇人一本正经地说:“等到我死的时候,再多的鲜花都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趁我还活着的时候,送我一朵花就够了!”有时候,一朵花就可以表达谢意,给对方喜悦及希望。可惜的是,有些人并非不愿意表达感恩,而是天性木讷、害羞,不好意思大声说:“谢谢!”,或是不懂得如何适当地向对方表示。也许,对方并不期待回馈或报答,但并不表示受惠的人就可以因…  相似文献   

18.
“文革”时,某单位的汽车不幸轧死了一家的小孩。那时虽讲究经济赔偿,但从“阶级感情”观点出发,也得想法抚慰死者家属。偏巧派去的人是个惯会讲“八股”口号的人,他对死者父亲说:“这点苦对咱贫下中农又算得了啥?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展望未来,你一定能够挺直了胸膛!”对方难过了半天,最后讲道:“说啥呢?想想过去,咱有个儿子;看看现在,孩子没了;展望未来……”他哽咽地抹着泪说:“还不是个绝户?过去·现在·未来@江五振  相似文献   

19.
属灵     
《天风》1994,(7):42-43
教会生活中也许你不难听见这样的话:“啊!那人真属灵。”或“唉!这个不属灵。” 本来,人皆为神按自己形象所造而成为“有灵的活人”。尤其是当一个信徒依赖主的宝血得蒙救赎而成为神的儿女时,他应该已经就是一个属灵的人了。但这仅是就地位而言,而我们通常讲的“属灵”与“不属灵”所指的是信徒灵命生活的实际表现情形。 属灵的人既已接受那被钉死。  相似文献   

20.
世俗,这昙花一现的世俗,多少人为之哭泣流泪,多少人为之忧愁。而在你面前,它却显得那样无能,污垢。小溪是因为向往大海,才有了不屈不挠的追求口东方的晓明星,使多少沉睡的人们,被唤醒。你手中的烛尤,不正是那颗亮晶晶的晓明星?在烛影中,我看到了信德的星,爱德的常明灯;我又看到了希望的闪电,把大地照得通明。希望之星——“八九”晋铎随感@王珺$中南神哲学院!修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