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唐密、东密、台密所传行的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大法”,以如来藏缘起论为理论基础,以体证菩提心为即身成佛的秘诀、瑜伽行的枢要,对菩提心有其独特的开示。 经论所指示的菩提心 两部大法中,胎藏界(梵语 garbha dhatu)法之“胎藏”,指众生本具的佛性、理性、成佛之因,喻如婴儿孕于母胎,真金藏于金矿,此即是大乘如来藏系经论中所说的如来藏、佛性。胎藏界法宗依的《大日经》,开篇《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指出法身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所证不可思议的“一切智智”,以“菩提心为因”。此所谓菩提心,指菩萨初证真如时…  相似文献   

2.
《金刚经》的叙述方式,是运用边说边扫的方法来克服语言的局限性,表达超越概念和语言的实相;其次说明《金刚经》中菩萨的修行次第,《金刚经》中佛陀教诫诸大菩萨悲智双运,阐发广大的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开显出破除种种执著的般若智慧;最后探讨《金刚经》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作用,理性的大智慧可以提供现代人身心的安顿和喜悦,使人以无所得的心行善,拥有自在洒脱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菩萨戒在辽代的流行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普遍受持的戒律。辽代菩萨戒主要流行《发菩提心戒》,该戒本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共有五个版本,现仅存房山石经辽刻《发菩提心戒》。从内容上看,《发菩提心戒》与唐代密教高僧不空撰《受菩提心戒仪》关系密切,是对《受菩提心戒仪》进行密教化改造后形成。辽代皇帝热衷于受菩萨戒,辽道宗御制《发菩提心戒本》颁行全国,规范授戒仪轨。辽代各宗菩萨戒师纷纷开坛传戒,促成菩萨戒在整个辽代的兴盛。  相似文献   

4.
佛言祖语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菩提心因缘。何等为十所谓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发菩提心,为除灭一切众生苦聚故发菩提心,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故发菩提心,为断一切众生愚痴故发菩提心,为与一切众生佛智故发菩提心,为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故发菩提心,为随如来教、令佛欢喜故发菩提心,为见一切佛色身相好故发菩提心,为入一切佛广大智慧故发菩提心,为显现诸佛力无所畏故发菩提心,是为十。佛子!若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为悟入一切智智故,亲近供养善知识时,应起十种心。何等为十所谓起给侍心、欢喜心、无违心、随顺心、无异求心、一向心、同…  相似文献   

5.
《本教大藏经》的历史回顾与现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教作为藏族的本土宗教,最能反映藏族文化的特性。代表本教理论体系的经典集成世称《本教大藏经》,《本教大藏经》包括《甘》与《甘丹》两大部分,其形成历史可以上溯到11世纪初叶。现存的《本教大藏经》《甘》部有阿拥版、温伦版、瓦琼版、石刻版、电子版等若干版本,其中瓦琼版178函,88692页。《甘丹》部第三版有322函,191254页。本文认为面对全球化的大背景,应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本教大藏经》的价值,以法律为保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搞好《本教大藏经》的抢救、保护、开发、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佳 《法音》2023,(5):28-32
毗卢派,全称金顶毗卢派或金鼎毗卢派,亦作毗陵派、毗卢宗,因尊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并带有一定密教特质,明末以来主要流传于东北、华北等地。其兴起,与《华严经》及毗卢佛信仰流行有关。以“毗卢寺”“毗卢庵”等命名的寺庙为数不少。华严宗将毗卢佛作为华藏世界教主。天台宗将毗卢佛视为法身佛,与卢舍那、释迦牟尼佛合称成法、报、化三身。密宗将毗卢佛作为无上本尊,名“大日如来”。  相似文献   

7.
正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十讲》一书于2020年6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了作者有关中国哲学史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传统形上学的基本特征》《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礼记〉哲学诠释的四个向度——以〈礼运〉〈王制〉为中心的讨论》《出土简帛与经学诠释的范式问题》《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马祖禅的哲学意蕴》《朱  相似文献   

8.
王尧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藏学家,1928年出生,江苏涟水人。现任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尧先生在藏族史、藏传佛教、敦煌藏文献、藏族文学、藏语言等领域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吐蕃金石录》、《吐蕃简牍综录》、《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吐蕃敦煌文献选》、《藏剧故事集》(汉、英文版)、《宗喀巴评传》、《西藏萨迦格言译注》、《藏学零墨》、《西藏文史考信集》(大陆版和台湾佛光出版社版)、《藏学概论》、《西藏文史探微集》等20余种,发表论文数百篇。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上登载的《关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论细〉的若干修改》(以下简称《若干修改》)一文,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思想是否一致的问题。按照《若干修改》,恩格斯对《提纲》作了两种类型的修改。一类是按照恩格斯自己的思想,对马克思的《提纲》原稿,有的作了文字更动,有的删略了原文,有的增添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人写了一首讽刺说废话的打油诗:“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这首诗每一句都有三个地方重复。要是说成“孤僧归,掩柴扉;子时分,杜鹃啼”是何等干净利索。类似这种叠床架屋的语言现象,在现在一些出版物上也偶有所见。(1) 说起来,也许引人痴笑,早在我还没有见过海的时候,便对海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和憧憬。(《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第83页) 《现代汉语词典》释“憧憬”为“向往”(145页)。“憧憬”和“向往”虽然字面不同,却表示同一个概念,用在一起就显得重复,只要选用一个就行了。  相似文献   

11.
胡阿祥 《学海》2005,(5):31
(88)1106页:“安陆公相,汉旧县,属江夏。江夏又有曲陵县。”又1114-1115页校勘记:“江夏又有曲陵县杨守敬云:‘安陆、江夏二县平列,误也。江夏立县始于隋,故《齐志》无江夏县。不知何人遂以江夏为县而提行书之。’孙《宋书考论》云:‘案江夏与安陆实一条,后人误分之以足领县二之数。’按杨、孙二家说是。今订正为一条。”按:杨守敬《〈宋州郡志校勘记〉校补》“江夏又有曲陵县”条又云:“当接上为一条。此江夏无令、公、侯、子、相字样,观下文泰始并安陆,知安陆只领一县,并无江夏县。上文领县二者,系后人据误本改。”又谭其骧师《〈宋州郡…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代中国佛教媒体的发展,恰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佛教复兴的深度与广度相伴随。中国佛教协会机关刊物《法音》自1981年复刊,到2017年底出满400期。本人从1984年第1期开始,以本名或"龙泉""默雷"等笔名,在《法音》及《法音》(学术版)发表《日本新编〈大藏经索引〉介绍》《天台宗止观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大雁塔下的沉思》《〈禅与西方思想〉译后》《对中国近代两次庙  相似文献   

13.
宏度 《法音》2008,(5):7-10
一、《心经》与《大般若经》的关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属于般若类的经典。在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经》第403卷的〈观照品〉和第429卷的〈功德品〉以及鸠摩罗什翻译的《大品般若》的〈习应品〉第三之一和〈劝持品〉第三十四中,  相似文献   

14.
刘峰常净  宗性 《法音》2023,(12):25-36
刘峰老师(1923-2003)是当代著名三论学家,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学院副教授、中国佛学院三论学导师。青年时期曾现比丘相,法名澄璧,号常净。1956年入中国佛学院学习,先后在本科班、研究班、研究部深造,师从周叔迦先生、观空法师,研习三论学。笔者藏有刘峰老师遗稿一篇,题名为《试辨〈百论〉和〈四百论〉的异同》,是刘峰老师在中国佛学院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论文,写于1961年。遗稿共45页,一万四千余字。遗稿手工装订,封面是中国佛学院统一设计的毕业论文格式,评分一栏为90分,第二页是作者自写的封面,文章后有观空法师用毛笔写的评语:“详辨《百论》和《四百论》的异同,有研究学术的精神。”笔者在中国佛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时,曾在刘峰老师讲席下听受《维摩诘经》《嘉祥宗要》等课程,受益良多。今年是刘峰老师诞辰一百周年,为缅怀刘峰老师为中国佛学院恢复办学后培养僧才和毕生弘扬三论学的功德,兹将遗稿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黄钊 《中国哲学史》2003,(4):97-106
《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4期刊出了尹振环先生《也谈帛、简〈老子〉之研究》(以下简称“尹文”)一文。该文对拙文《关于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思考——回顾简帛〈老子〉研究有感》(见《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以下简称《思考》)和拙著《帛书〈老子〉校注析》(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以下简称《校注析》)提出了批评意见。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提出意见进行切磋,是正常现象,本人表示欢迎。只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 :〈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  韩自强著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4年 7月出版。全书 2 4 .6万字 ,16开本 ,2 0 7页。阜阳汉简《周易》是1977年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出土的汉简之一。本书作者亲自参加了阜阳汉简的发掘工作 ,并从事整理研究工作历时 10年之久 ,最终有了此单行本专著的问世。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 :一、阜阳汉简《周易》照片及摹本。二、阜阳汉简《周易》释文。阜阳汉简《周易》共整理出残简 75 2片 ,计 3119字 ,其中属经文的有110 0字 ,属卜辞的有 2 0 0 9字。…  相似文献   

17.
正敦煌本《庄子》的分类与定名针对敦煌本《庄子》的整理研究,学界主要的重点仍然集中在辑录、校勘、考辨三方面。1917年,罗振玉在其《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群书丛残》中首先对《刻意篇》《山木篇》《徐无鬼篇》三篇残卷进行辑录。~1 1924年,《敦煌石室遗书三种》中又辑录《田子方品》篇~2,并写成跋文《南华真经田子方品残卷跋》一文;随后他对以上4个残卷进行综述,撰成《南华真经校记序》及《南华真经校记》二文。刘师培则是针对P.2531残卷进行研究,在《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庄子郭象注残卷》一文中用明刻本《庄子》对郭象注进行校勘。以上两位学者均以残卷中的避讳情况断定文书的抄写年代并作出了简单的校记。1960年,日本寺冈龙含《敦煌本郭象注庄子南华真经辑影》对《庄子》残卷进行了辑影,虽然在完整性方面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所见到的对青年马克思《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中异化劳动的研究成果中 ,一致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有四个规定 (参见杨适《马克思〈经济学 -哲学手稿〉述评》,1 982年版 ,第 34— 37页 ) ,对此笔者不予苟同。从文本看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规定的指认只有三个 ,而对异化劳动的结果的分析则有四个。“四规定说”实际上混淆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三个规定”“四个结果”的内容。1   “三个规定”是马克思从这一“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而得出的考察结果。这一事实就是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  相似文献   

19.
《管子》书中有四篇以“乘马”一词作为标题:《经言》部分有一篇,即全书第五篇《乘马》;《轻重》部分有三篇,即全书第六十八篇《匡乘马》、第六十九篇《乘马数》和第七十篇《问乘马》。其中《问乘马》篇文业已亡佚,只剩标题,余三篇本文具在。《乘马》由于与近年发现的临沂银雀山竹简《田法》等篇有关(李学勤:《银雀山简〈田法〉讲疏》,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语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语法哲学》(叶斯柏森著,何勇等译)第200页上有条例句,抄录如下: thieres are cowards (小偷是胆小鬼。) a thief is a coward (小偷是胆小鬼。)英语原文中前后两句的两个名词(“小偷”和“胆小鬼”)在“数”上是有区别的;第一句中用的是复数,第二句中用的是单数。然而译成汉语,却没有了区别,都成了“小偷是胆小鬼。”这是很发人深省的。众所周知,英语名词是有“数”的范畴的词类。在可数名词中,每个词都有单数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