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兴峰 《天风》2007,(18):8-9
虔诚的基督徒不仅是从外表上去断定,行为上检验,更重要的是有一颗虔诚的心。经文:雅各书1:26-27有人问:"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有人认为虔诚的基督徒不穿华丽的衣服,不戴金银首饰,语言要严肃,对世界不闻不问,这只是从人外表的角度去看。又有人说:"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应该每天读经;每天五次祷告,凡  相似文献   

2.
虔诚人     
紫晶 《天风》2019,(11)
<正>哥尼流定睛看他,惊怕说:"主啊,什么事呢?"天使说:"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徒10:4)什么样的人是虔诚人?虔诚人有哪些表现呢?他是个虔诚人。他的祷告和他的周济,达到上帝面前蒙神记念。祷告是人与神之间的事,周济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一个是灵性生活,一个是社会生活,兼而有之,是为虔诚。这样的人是虔诚人。圣经中有一个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3.
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湖南一个偏僻闭塞的山村,像大多数中国农村妇女一样,母亲高氏信佛。因为头两个孩子在襁褓中夭折,所以毛泽东出生后,高氏曾多方祈求神佛保佑,虔诚吃“观音斋”。关于童年的生活,毛泽东说:“我父亲早年和中年都不信神,可是我母亲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向自  相似文献   

4.
百岁老道徒步青城求大戒谢怡金秋时节,一位121岁高龄的老道长,带着虔诚的道教信仰,冒着秋风细雨徒步上青城求受大戒。当这位高龄老道兴冲冲上山,虔诚叩拜在方丈大师的静室门外,他要求方丈大师能接受他入坛受戒。虽开坛已许久,但方丈大律师为这位年高的老道长虔诚...  相似文献   

5.
虔诚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们虔诚拜 佛的一种方式。年少时曾在佛教圣地青海塔尔寺见过 这种项礼膜拜之仪,那时就觉得他们很虔诚。此番西部 之行,在青藏公路上,在拉萨市的大小寺庙,在八角街 的街头巷尾,见到了络绎不绝磕着等身长头朝拜的信 徒,再一次亲眼目睹了他们对佛的虔诚。  相似文献   

6.
田素良 《天风》2013,(3):34-36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历史的车轮已载他走过八十多个春秋,但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他的美德,他就是耄耋之年的唐路加同工。他出生于基督世家,祖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自幼受家庭信仰的熏陶,蒙主拣选,享受着主的祝福。圣经中的路加是一位虔诚的医生,著有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父母希望他长大像路加一样传主福音,治病救人,广行善事,故此给他取名唐路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要阐明的问题是:柏拉图和孔子二人是如何看待"虔诚"("孝")与正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他们各自对这种冲突与矛盾又是如何作答的?以及"虔诚"("孝")的审美特征在两人的观点中各自起到了何种作用?从而进一步阐明伦理学与美学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从而可以得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即:伦理价值是完全可以与审美价值分离的.从论述方法上,笔者分别审视柏拉图和孔子关于"虔诚"("孝")的观点,然后对二者审视的结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中土观音变性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篇学术文章,本是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但有些新说法,可以为对此有兴趣的人答疑。如果是虔诚的观音信仰者,此文可不读,因为我们从佛经上得知,观音菩萨可以幻化无量形象,又岂止男女了!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76岁了,但回忆童年往事仍历历在目。在信仰上最值得我回忆的是合家晚祷。幼时我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我们幼小的姐弟四人和母亲同居一室。我母亲是个小学教师、虔诚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实主义画派杰出代表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作品《晚钟》进行解析,从四个方面探究了作品的形式语言与宗教意蕴。画面选于农民劳作时的场景,描绘了当时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今年复活节,北京教区十六个堂口彩旗飘扬,四万多教友,怀着虔诚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各圣堂,参与弥撒圣祭,齐声欢唱:“盖主真复活,阿肋路亚!” 中国天主教“一团一会”主席宗怀德主教和主教团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教区傅铁山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儒家的还是基督教的伦理体系都非常重视"诚"的伦理规范,前者的诚论主要变现为要把天道之"诚"内化为人道之"实"("信")1,后者的诚论集中体现为对于人格化的至上神——上帝的虔诚信仰。两种诚论体系之间既有相似的论证逻辑,从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情感要求上来看,基督教的虔诚与儒家的诚信是相通的。同时,二者也有明显的差异,这突出地表现在二者的强制性程度之上。在现阶段的社会诚信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基督教的虔诚伦理,增强诚信建设的外在的强制力和助推力。  相似文献   

13.
穆圣时代,有两个人来请教穆圣:“主的使者啊!谁是人类中最有知识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这两个人又问:“谁是人类中最虔诚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这两个人又问:“谁是人类中最尊贵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穆圣在这段“圣训”中回答了三个问题,答案却只是一个,那就是“理智”。的确,有理智的人最知道知识的重要,他们掌握的知识越多,越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同样,虔诚的信士必定是有理智的人,这等人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在生活中患得患失,不会盲从于他人。胜不骄,败不馁,经受得起生活的各种考验。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14.
苦难的童年哈吉萨利哈·安士伟大阿訇(1919-1998),回族,1919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一个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家庭,其父是为人老实厚道,信仰虔诚的乡老。安士伟9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清真寺小经学学习阿拉伯文和宗教教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侵入保定,父亲因护送安士伟的堂嫂  相似文献   

15.
光盐 《天风》1994,(8):39-39
一个基督徒口中所说的话,对于神,对于人,对于自己都有极大的关系。他的言语可以荣耀神,使别人得造就,但也可以羞辱神,伤害别人的心灵。 圣经上有许多话教导我们,如: (1)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1:26)  相似文献   

16.
圣保禄宗徒曾说道: “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流露出两层深刻的含意,即保禄宗徒对基督耶稣虔诚的信仰和爱情,以及他对宗徒职务的责任和使命。这虔诚的信仰表现在他与天主深厚的爱情上,无论是困苦、迫害或刀剑,还是死亡、掌权者  相似文献   

17.
提起王平安这个名字,不但在他的老家河间市卧佛堂镇北店村,就是在附近的几个县(市),也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现年52岁的王平安,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何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十几年来,他不但靠党的富民政策发了家致了富,而且致富后不忘回报社...  相似文献   

18.
刘晓霜 《天风》2005,(11):47-47
在一个城市中,有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了。一天清早,他来到教堂中,跪在那里向上帝祈祷:“亲爱的上帝,求你怜悯,也求你施恩于我,赐给我一份工作,因为我现在失业了。”然后欢欢喜喜地回家了。显然,上帝似乎在忙于其它的事物,好像没有应许他。几天过后,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来到这所教  相似文献   

19.
弘法要当机     
前不久,有一位作家跟我讲了一件事,他说,有一位虔诚学佛人(原本是一位知名作家),应邀到一所大学去讲学。这位学佛人怀着十分悲悯的心境,利用此讲学机会,演讲了佛学。演讲完毕之后,有些听众对他演讲的佛学产生众多质疑,向这位演讲者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提出许多反驳的观点,尽管这位虔诚学佛人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20.
深受菲律宾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辛·海梅枢机主教,因病于2005年6月21日安息主怀,享年76岁。辛枢机1928年生于菲律宾,父亲是中国福建省厦门人,母亲是一位虔诚的菲委宾教友,辛枢机是家中16个孩子中的第14个,他从小立志修道,并于1954年晋铎,1967年圣主教,197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