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与现代化所伴生的意义危机和文化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新一轮更加广泛、深层次的冲击 ,文化保守主义问题在中国凸现了出来。当国内学者发现了这一问题的现实性和它仍将持续存在的必然性以后 ,文化保守主义很快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就近代文化保守主义[1] 而言 ,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至今 ,学者们对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现将国内 1 0余年来的主要研究观点概述如下。一、内涵与特征“保守主义者”来源于法语LeConsercateuer,最初是一个富含政治色彩的名词 ,所以当保守主义被用来探讨文化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美国资产阶级的报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鼓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宣传。美国股票经纪人的机关报“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以“美国新保守主义趋向”为题的文章。像“生活”杂志一类的刊物也都提出了美国需要“一剂保守主义良药”的说法。许多的历史家、哲学家、法律学家、社会学家用他们自己关于保守主义和保守主义趋向在美国生活中的作用这一类问题的文章,充斥美国的书籍市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的竞选对手史蒂文森都公开表示他们对保守主义的同情。现代美国主要的保守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金集》第1卷,第121页)。什么是时代精神,当今的时代精神是什么,这是哲学工作者始终关心并努力捕捉的课题。近来,有些哲学工作者初步探讨了这个问题。贾春峰同志提出,时代精神是反映社会历史前进的趋势和发展规律的。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以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成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而要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就必须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因此,建设有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70—80年代,资产阶级社会思想的一个特征是保守主义倾向的蔓延。资产阶级从意识形态方面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现存制度的基础已变得更加积极和更加露骨。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保守主义营垒中的极右翼分子。 70年代末,法国的新保守主义同被称为“新右派”的一个团体的活动开始联合起来。这一派别的主要喉舌是《费加罗杂志》以及这场运动的理论家A.德·伯努瓦领导的《新学派》杂志等。  相似文献   

5.
刘黎红 《哲学动态》2001,(11):21-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与现代化所伴生的意义危机和文化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新一轮更加广泛、深层次的冲击,文化保守主义问题在中国凸现了出来.当国内学者发现了这一问题的现实性和它仍将持续存在的必然性以后,文化保守主义很快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就近代文化保守主义[1]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学者们对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国内10余年来的主要研究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引发了保守主义思潮的反弹。可以说,从现代化开始的那一天起,文化上的保守倾向和进步倾向之间,就显示出了巨大的张力。目前发生在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仅仅是数百年来保守与进步之争的一个表现。从文化哲学的观点看,进步与保守有如鸟之两翼、车之两  相似文献   

7.
曹卫东 《学海》2006,49(4):84-96
本文选取德语世界中研究保守主义的几位著名学者卡尔·曼海姆、马丁·格莱芬、哈根和库尔特·伦克的研究成果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一方面对有关保守主义的不同定义进行阐述,揭示德国保守主义发生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对德国保守主义思想结构进行分析,并从宏观上勾画德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陆月宏 《学海》2003,(6):191-194
20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中期 ,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得到恢复并逐渐走上正轨的阶段。这个时期 ,发表的论文、译著与专著 ,数量上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代的总和 ,内容上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提高与拓深。同时原著的翻译与出版方面 ,在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著作都被翻译和介绍进来了 ,西方哲学原著、国外学者研究西方哲学成果的翻译和国内学者对原作的专题研究等都得到了加强。概括地说 ,在西方哲学研究的前一阶段 ,先后出现了“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和“尼采热” ,表现了该研究领域恢复期的繁荣景象。“三热”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最流行的口号,当时就有人对其维护中学、贬抑西学的保守实质和割裂体用、调和折衷的思想方法提出过尖锐的批评。自中国走向“现代化”之始,中西体用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到了80年代,在随着改革、开放潮流而兴起的“文化热”中,这场延续了百年之久的老论争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在对“中体西用”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坚持和倡导什么样的价值导向?自改革开放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成为中国社会的争论焦点: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人性”与“人道主义”的哲学大讨论、80年代中后期的“新启蒙运动”、90年代的“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热,无不与价值导向问题有关。无数次大小激烈的思想争论,一方面反映了思想界、学术界在价值导向问题上的混乱和争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价值观念上的迷茫和困惑。毫无疑问,不形成合理的、统一的、有说服力的价值导向,就难以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思想保证。最近,由《求…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近代以来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文化转型 ,学术界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多次大讨论 :一是鸦片战争之后 ,中西方文化发生了第一次大撞击 ;二是“五四运动”时期 ;三是2 0世纪 80— 90年代。在历次争论中均有激进与保守、“西方”与“国粹”之争。这三次大讨论促进了我国对文化的研究 ,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主张 ,如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彻底重建论、西体中用论等等。进入 2 1世纪以来 ,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讨论 ,主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创新与发展问题。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  相似文献   

12.
中国80年代末期文化激进主义的失败,反过来促成了保守主义文化的迅速崛起.中国近期部分电影表现出对道德权威的冷漠,对激进理想的疏离,以及对于当下利益毫不掩饰的追求,正是文化后现代主义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文化守成与制度更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百余年前国家溃败以来, 我们的文化传统便受到严重的挑战, 陷入文化的危机。危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失去信心和耐心的所谓全盘西化派, 囫囵吞咽了一些西方学说, 便急不暇待地要“打倒孔家店”、“不读中国书”了; 另一方面则是所谓文化保守派, 同样囫囵吞咽了一些古书,便高喊尊孔读经、设立国教, 不要或不顾现代制度了。时至今日, 两派思潮的消长并未歇息。20世纪 80年代, 西化思潮颇为盛行, 90年代与新权威主义同时出现了所谓文化保守主义, 今天则又兴起了所谓读经运动。这些历史现象说明什么呢? 会不会是由于我们对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开放的历史环境下,人物画在唐代处于成熟时期,在这个国力强盛、政权稳定的时期也是仕女形象画发展的高峰时期。张萱的仕女人物绘画在当时具有独特的风格,整个人物造型具有丰腴圆润的时代精神面貌,大胆地展示出了当时时代女性肥美肤白、健康活力的无限魅力。他笔下的贵族仕女体现出闲适自在、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选择张萱的经典作品进行人物审美造型特点拓展分析,以了解当时社会风气、绘画理念、审美趋势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卢盛忠 《心理学报》1981,14(1):109-116
一、苏联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发展概况 苏联劳动和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25年至1936年。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初至1959年。第三个时期是从1959年到现在。 第一个时期可以叫做“心理技术学”时期。“心理技术学”这个名称是1903年德国心理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60年代初期发表的几篇演讲可以说明,他是法兰克福哲学-社会学学派“第二代”理论家的代表,是霍克海默尔和阿多尔诺的最杰出的继承人之一。从1964年起。哈贝马斯担任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在60年代末大学生群众运动爆发的前夕,在那一段急风暴雨时期,哈贝马斯从事政论活动,并因此而成了一位“新左翼”思想家。但他同“新左翼”的结合并不牢  相似文献   

17.
一嵇康的思想特征嵇康(公元223—263年)是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音乐家。嵇康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的特征。汉代以降,由于社会的动荡,以及思想本身的发展,两汉时期的经学已经逐渐失去其维系思想统治的作用。一些精于思考的人们开始重新探讨和估价人以及整个世界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这种探索导致了对世界本身(包括人本身)的复归,即对“自然”的复归。崇尚“自然”可以说是魏晋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在阮籍、嵇康那里又可以说是发展到了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文明猛烈冲击后,针对中国文化的出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而卓越的探索,毛泽东主张用新的实践和时代精神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革命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批评了梁漱溟等人的文化保守主义,认为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原则,才能正确把握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才能在坚守中华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从"文革"结束算起,在新世纪刚好进入第三个十年,并恰恰是在每个十年都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其中,80年代以前是自然观唱主角的时期,80年代是科学论时期,90年代是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时期,新世纪则进入发展论时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出发论证哈耶克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首先介绍1950年代发生在自由意志主义与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的三次重要辩论,从思想史的角度厘清哈耶克写作的时代背景与动机;然后通过引入亨廷顿关于保守主义的三种定义(贵族式的、自主式的和情境式的)辨析哈耶克与保守主义的关系。本文认为,当哈耶克批评保守主义的神秘主义、反智主义、等级制以及推崇权威与特权的倾向时,他反对的是"贵族式"定义的保守主义,当哈耶克批评保守主义因为缺乏"政治原则"所以会被社会主义拖着走的时候,他反对的是"情境式"定义的保守主义。虽然哈耶克与"自主式"定义的保守主义——这也是保守主义最富哲学意蕴的部分——具有相当的重合度,但这依然不足以支持他成为一个保守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