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提起少林寺,人们就会想起少林拳,想起那武僧的功夫和武德,然而,走访寺僧,他们总是指着瑞士少林武术团归山朝圣后新立的石碑骄傲地说,少林寺的特色在于“禅拳归一”。 “禅”是佛教的特产,特点在静;“拳”是民间的武术,特点在动,两者扯在一起,确有一些勉强,但在少林寺,“禅”和“拳”的的确确地搞到了一块,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一静一动不知难为了多少天下好汉,也使得多少青年人心神向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本来与“拳”(武)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因为佛教徒是通过坐禅修行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身体上的…  相似文献   

2.
国内新闻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参访少林寺5月12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夫人南希一行来到河南少林寺参观,受到了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及僧众的热烈欢迎。参观途中,一块美国华林寺访问少林寺的纪念碑引起了基辛格的驻足,永信法师向客人讲解了中国佛教和美国佛教交流的有关情况。西藏萨迦寺搬  相似文献   

3.
黄全春在2008年第1期《消费导刊》上发表文章《从佛教中国化看少林寺的现代化》。文章指出,近年来,少林寺先后创办了实业发  相似文献   

4.
《法香》编辑组:最近,我看了武术片《少林寺》,感到其中有些涉及佛教方面的情节安排得不够慎重。比如,影片中有一群头上烫了香疤的青年和尚围住觉远抢狗肉吃、李世民以“秦王”的身份允许少林寺僧人开杀戒吃酒肉、和尚受戒时在头顶烫香疤的作法等,既与史实不符,也有任意揶揄之嫌。因为第一,李世民的《告少林寺主教》碑,实物犹存,其中并无“刺开杀戒,  相似文献   

5.
本人有幸拜读了方立天教授的洋洋百万言的近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书,感到莫大的欣慰。这本书总结了我国解放后乃至近现代我国研究佛教义理的经验,从中国文化宏观的角度阐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老一辈佛学研究家汤用彤、吕澂、陈垣、蒋维乔、任继愈等人的优良传统,从历史比较和实证的方法和角度对中国佛教哲学作了全新的解释,堪称我国佛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方教授的大作,落脚点在中国佛教哲学,因为印度虽然是佛教的创生地,但是它后来集大成还是在中国。中国的佛教与印度佛教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读《中国近代佛教人物志》北辰关于中国佛教传记,有别传、类专和总传之分。其中以总传最有影响,因为它时代绵长,收列人物众多,记述某一历史时期佛教代表人物各种错综复杂活动情况,为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保存着丰富的资料。在历史上,有梁代慧皎的《梁高僧传》、唐代道...  相似文献   

7.
邹相 《中国宗教》2022,(2):60-61
作为禅宗祖庭、中国佛教名刹,少林寺自公元495年建寺以来,有序传承至今,积淀深厚。作为少林功夫与少林文化发祥地,少林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挖掘少林文化的历史内蕴、厚重内涵与时代价值,进一步认知与诠释佛教中国化,少林寺积极开展“少林学”研究。“少林学”概念最初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提出,得到季羡林、饶宗颐等多名国学泰斗的认可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1998年即将过去,回眸这一年的中国宗教,最引入注目的莫过于佛教并举办的庆祝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的盛大活动了。据客三证实,中国最早的原始社会距全有7000年的历史,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大概出青3000$的时光,而佛教却在中国流传了二千年。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它是舶来吊。但是佛教能在中国传入卉图扎下根来,这说明中国人在2000年动对船来品是不拒绝的,中国文化本目就是一个丹极性系统,中国宗教委是一个@容广泛的体系。世养上所有的宗教既有与它宗它教不同的特性,又有与真2宗教所舅育的共通性。2000年到佛教能脸传入中国,真并通性是…  相似文献   

9.
2006年月10月11日至13日,由河南嵩山少林寺与中国元史学会共同举办的“元代佛教与少林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登封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来自日本与美国等地的学者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涉及到元代佛教与少林寺等相关问题,特别是元代中外文化交流与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次会议是在纪念雪庭福裕圆寂731年时间召开的。参会人员对少林寺及其一系的僧人在元代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界人士认为:当前国内举办的"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有利于研讨二千年来佛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相融合的历程,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的佛教风貌;有利于加强中国在亚洲、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增强海外3000万华人及亚洲众多佛教信众的凝聚力;有利于显示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英明正确,回击海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诽谤和攻击。一编者1998年是中国佛教历史_t最值得记载的一年,因为它是佛教传人中国二千年的纪念年。中国佛教界对这一年的到来欢欣鼓舞,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本刊…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新闻     
《法音》2003,(2)
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泰国本刊讯应泰国曼谷越素读佛寺住持、御封维素塔堤埔谛大尊长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协会长、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8人,于1月22日至29日对泰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友好访问,并参加了越素读佛寺举行的佛像开光吉祥法会。在泰国期间,代表团先后参访了越素读佛寺、大王宫玉佛寺、泰国北柳府梭通斋坛佛寺、春武里府丛林寺、大城府大佛寺、佛统国家佛教中心,并瞻礼了正在泰国供奉的我国佛牙舍利。1月27日上午,代表团应邀出席了曼谷越素读佛寺举行的佛像开光吉祥法会。代表…  相似文献   

12.
莲花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迹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迎牟尼下凡降生到速毗罗卫国的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膘俄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后来摩耶夫人在婆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呜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  相似文献   

13.
佛教在我国经历了近两千年传统佛学的发展阶段,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冲撞、影响、融合,终于形成了中国化的佛学思想,深深注进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十年文革的低谷,本世纪末,大陆佛学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传统佛学,重新审视其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已成为众多学者思索的焦点。本文以中国佛教界的刊物1991年以来所载有关文章为主,兼及其他报刊,对这一段时间围绕佛教的性质、地位和社会作用等理论问题所作的探索,作一简单的介绍。一、关于佛教的文化属性及文化功能“佛…  相似文献   

14.
乙涓 《佛教文化》1995,(5):45-45
1995年9月4日至6日,正值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之际,在河南嵩山山麓的登封市内举行了“少林寺与禅文化国际研究讨会”,来自韩国、日本和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佛教僧俗二界及学术界人士近百人出席了会议。韩国佛教研究院院长李箕永教授、日本新大学中西启子教授及一些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也参加了会议。国内著名学者石峻、黄心川、吴立民、苏晋仁、巫白慧、惟贤法师、方立天、杨曾文、李斌诚、孙昌武等人参加了会议,还有近年来活跃在学术界的一些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净慧出席了开幕式,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致开幕词,少林寺永信法师致闭幕词。  相似文献   

15.
吴容锡韩 《法音》2010,(9):32-32,33-36
<正>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就不断创新着自己的形式与内容。佛教深知,如果它失去了创造之主体性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在中土扎下根来,更不可能延续到现代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里,佛教是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8,(3)
正本刊讯3月5日,福建莆田南少林寺方丈空性法师率武僧团及南少林寺八妙梵音艺术团成员受邀飞抵印尼万雅佬,进行中国莆田南少林寺和印尼万雅佬首次文化交流,得到主办方Tribun传媒集团领导Risdiantotunandi、主编Sigitsugiarto,万雅佬佛教社会部长Iwansutanto、佛教部长Sufandisiwi的热烈欢迎。万雅佬旅游部部长Lendapelealu说,这是万雅佬历史上第一次这么大的文化交流。随着中印的深入交流,现在印尼的中国游客增加400%,万雅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5,(8)
<正>本刊讯8月2日至8月6日,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80余人,在少林寺常住院和下院法师的带领下,赴泰国开展"少林文化丝路行"活动。行前,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指出:"中外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优良传统,而‘一带一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系着中国,一端通往世界,这和少林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高度契合。"8月2日,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前往泰国索通寺、龙福寺参访,受到寺庙住持的热情接待。当天中午十一点半,泰国北柳府市及泰国佛教众明慈善联谊会在北柳府明化善坛(护善社)宴请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泰国原国防部长、中泰工商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5,(9)
<正>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千年时间里,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到如今已基本完成它本土化的任务。现在提到佛教,很多人还以为它是我国本土宗教。而基督教传入中国只有两百年的时间,并且基督教在中国近代史上也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尽管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外国传教士做了许多帮助中国人的事情,拯救了许多百姓的性命,他们还办医院、办  相似文献   

19.
一般人皆以为佛教弃乐求苦。例如一说到某位僧人吃肉饮酒,就觉得大不该,一听说有僧人近女色,更不得了,这是对具体的佛教徒而言;对整个佛教而论的,如电影《少林寺》拿僧人吃猪肉一事对佛教教义取笑,又如许多观众见到电影《少林寺》及《木棉袈裟》中的爱情悲剧而诅咒佛教的不近人情;既对个人又对整个佛教而论的,如近几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后,有一些青少年出家到寺庙,许多人因此发出疑问:现在当和尚准不准结婚?这么可惜,为何抛弃天伦之乐,去当和尚,作尼姑?好端端的有福不享,要去过那清苦的生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本期编发了一组与四川甘孜德格印经院有关的文章,编余,感慨万般!德格印经院对汉地学佛人来说,有些陌生,因为那是一座藏传佛教文化宝库。看不懂藏文的人,不研究藏语系佛教的人,可以不接触它,但不能不知道它,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佛教遗产中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