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会于1989年10月7~10日在北京、曲阜两地举行,有中外学者300余人参加。会议主题是孔子儒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及其历史演变过程。会议收到论文200多篇,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本文仅就孔子儒学对近现代社会影响的讨论综述如下: 一、孔子的人道原则与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区别和联系许多学者认为,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相联系的人道主义思想主要来自西方,但与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孔子的人道原则在思想上亦有继承关系。丁祯彦认为,康有为的《大同书》以进化论为根据,用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主张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乌托邦,虽然终究是空想,但这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共有的观念。后来孙中山也用进化论来解释古代的大同学说,提出“天下为公”,强调要建立三民主义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传到中国以后也有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李大钊把大同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观初探成红孙中山先生作为近代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其政治思想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吸收,也有结合自身革命实践的独创。这与孙中山先生主动顺应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及时...  相似文献   

3.
由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教授主编的《孔子大辞典》,最近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就结束了孔子故乡无孔子辞典的历史,在中国学术史上写下了有意义的一页。1984年,美国出版的《人民手册》,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足见这位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世界影响之重大和深远。但是,在孔子诞生的伟大国家中,却没有一本以这位思想家的思想及其研究历史为对象的大型专科辞典,这与产生伟大思想家的伟大国家的国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人们有充分的理由作这样的期盼。有鉴于此,上海辞书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4.
<正>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其历史地位决定了孔子及其思想的研究和评价是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粉碎“四人帮”以后,孔子研究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民主讨论的局面。近几年不仅发表几百篇专题学术论文,而且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问世,这些论文和专著反映了孔子研究的新成就和新进展。近年来研究孔子,主要集中在下述六个方面: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这是关于孔子属于哪个阶级、维护什么社会制度,他的思想是保守、还是进步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大体有四种不同的看法:1.有人认为:“孔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革  相似文献   

5.
发刊词     
<正>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对孔子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历代评价有褒有贬,或奉为圣人,或抑为枇糠,但不论如何评价,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曾经对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和观念形态产生过重大影响,却是客观事实,亟需当代学者以科学的态度加以研究和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且争议最多的人物,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思想家,无不与孔子及其学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评析孔子,只是时代不同,思想家的立场、观点、方法相异,对孔子的评析也不一样。一五四时期,中国历史上又掀起了一次评孔高潮,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将——陈独秀,不可能不对孔子及其学说发表自己的见解。陈独秀认为,评析包括孔子在内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及其学说,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只当论其是不是,不当论其古不古,只当论其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古典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源头当追溯到原始宗教的山川崇拜意识,从原始宗教的山川崇拜到人间世俗的山水审美,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转变的实现,需要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思想巨人的出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不是老子和庄子,而是孔子。孔子第一次全面地  相似文献   

8.
《论语》辩证法与现代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人之一。孔子的学说和世界其他伟大人物的学说一样,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有精华也有糟粕,对现代文明有用的部分我们要发扬光大,糟粕部分我们要予以批判。孔子的学说是以仁爱为核心,以学习为主线,以笃行为依据,以大同为目的展开的。本文拟从“学’牢入手阐述孔子的治学辩证法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曰、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学与知的重要论述正确解决了学与知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中讲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相似文献   

9.
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儒学研究干春松日前,笔者以《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儒学研究》为题,走访了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辛冠洁。辛教授向我介绍了一些情况,并提供了很多资料,于是有了这篇文字。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对中国思想的发...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0周年,正值世纪之交。我们隆重纪念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研究他的思想学说,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尊重历史,必须把研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承继其珍贵的遗产作为这一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孔子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所处的独特地位,因此,深入开展孔子研究就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为了深入开展孔子研究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坚决克服在孔子研究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关于中华文化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首次在孔子家乡对儒学和中华文化作出的空前高度的评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果说1984年中央批准谷牧同志组建中国孔子基金会是高层率先打破反传统的文化激进主义思维模式,还原孔子"杰出思想家、伟大教育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和"世界古代思想文化巨人"的历史地位,认为孔子思想和儒学的精华对当代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儒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传承,怎样发展,是构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孔子研究》创刊,是学术界的盛事,我表示热烈的祝贺!研究孔子的春风遍及神州大地,这对于当代振兴中华、发展经济、加强改革,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中庸”为方法,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生活的和谐。他整理修订古代典籍、为保存和发展中国历史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几十年如一日诲人不倦,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同时总结出大量的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学说对中国古  相似文献   

14.
<正> 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诞辰2540周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10月7日—10日在北京和曲阜联合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会和学术讨论会。全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余位学者出席了这次学坛盛会。这次纪念与学术讨论会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吴学谦副总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会议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在开幕式上致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议期间会见了与会学者并发表重要讲话,加强了这次纪念和学术讨论会的分量。  相似文献   

15.
孔子和儒学     
孔子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百科全书》大都把孔子和儒学列为重要条目。目前我国学术界正围绕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当说中国学者看得最真切,但站得太近也有可能不见全豹之弊,听一听站在远处的人的看法是有益的。出于上述考虑,我们从这一期起,在《海外论坛》栏内选载世界上著名的《大百科全书》对孔子、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评介。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孔子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也影响了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进程.正是因为孔子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1988年在巴黎召开了一次诺贝尔奖金得主的会议,会议宣言中讲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尽管有人对这一传闻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产但在世纪之交,东西方两大文化走向融合,尤其是西方世界纷纷将注意力聚焦于中国儒家文化,企图从中汲取走向新世纪的精神动力,这一事件本身足以证明世界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视和景仰.作为孔子的后人,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研讨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从中阐发孔子思想在下一世纪对人类的贡献与影响,以求为更好地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培养一代跨世纪人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道德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他的基本政治主张是民本主义和天下为公的思想。研究孔子要善于取其精华。历史上有两个孔子,一个是被歪曲的孔子,一个是孔子本人。孔子的孙子和西汉的董仲舒都歪曲过孔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宋代理学家吸取佛教教义对孔子进行歪曲,后来也不断有人对孔子作这样那样的歪曲。研究孔子要对孔子的著作做慎重的考辨,要把歪曲的纠正过来。例如《论语》上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实际上是民本主义思想的表现,是说人民同意、赞成的要“由之”即听从,人民不同意不赞成的要“使知之”即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学说与儒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中国优良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重视继承、弘扬,其中儒家学说中有不少观点就是他所乐道的。 一 继承与吸收,无论是对一个思想家、一个学派的形成发展,还是对一个民族(或国家)具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的新思想新文化的创立,都是不可少的,从近代中国来看,有成就的思想家大都重视继承和吸收,只不过其侧重点不同。孙中山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人。 孙中山的理论、学说,是在“新旧潮流相冲突”中逐渐形成、不断完善的。他认为中西文化各有其特点、短长,“各有各的文明”(《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立足于这一点,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需要出发,他说:“余所治者乃革命之学问也。凡一切学术,有可以助革命之知识及能力者,余皆用以研究之原料,而组成余之‘革命学’也。”(《与邵元冲的谈话》)“一切学术”,当然包括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让我们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19.
本刊稿约     
<正>一、《孔子研究》是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凡有关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研究之作及学术动态和书评,热诚欢迎。2015年本刊将围绕"复兴中华文化"这一主题,重点关注以下选题: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当代中国文化;2儒家治国理政的经验与智慧;3中华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20.
管仲和孔子都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他们都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都有丰富的人才思想与论述。但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管仲与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孔子,他们的人才思想也有许多区别。作为管仲思想记录与发挥的《管子》的人才思想是管仲治国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孔子的人才思想只不过是他以仁义治国、实现其改良社会政治的一个保障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