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队互动过程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的特性在于成员间有相互作用,团队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成员间的互动过程。文章从团队互动的视角概览了新近有关研究。概括出:(1)团队互动过程的行为要素,包括沟通、协调、相互支持、冲突、领导行为、目标行为等;(2)伴随互动过程涌现的情感状态及互动风格;(3)团队互动的测评;(4)团队互动培训。提出进一步研究有待加强直接以团队互动过程为对象,建构高效团队互动的核心模型等。  相似文献   

2.
刘祖云  范虹珏 《学海》2014,(6):16-22
观察中国城镇化的展开可以选择"社会互动"的理论视角。中国城镇化互动展开的社会情境有知识情境、历史情境与政治情境三个方面,它们影响甚至左右着中国城镇化的社会互动行为。中国城镇化的社会互动过程有三个关键环节,即政治宣示、社会响应与知识联盟的形成。城镇化问题上的学术互动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还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与分歧,其中,学术会议作为一种互动仪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以大脑组织中的血容和血氧为信息载体,通过测量大脑皮层中血容和血氧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来了解局部脑活动的技术手段。近年来该技术在双脑研究非言语互动、言语互动、混合互动等社会互动脑机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更清晰地揭示自然情境中社会互动的神经机制,未来尚需进一步改进近红外光谱技术本身,开发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细化互动任务类型,丰富完善实验范式,促进多种脑成像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一.课题的来源。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的范围 1.来源:“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改下,再三强调高效课堂,“互动教学法”,就是高效课堂背景下重要模式,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互动教学法”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儿童教育的现代社会,互动玩具无疑是市场上倍受家长与儿童青睐的玩具类型。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也是不同设计师与生产商争相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中其所涉及到的不同要素对产品最终效果与销售影响巨大。无论是显而易见的互动要素、安全要素以及人的要素,还是相对专业的技术要素与审美要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讨的,目的是为现代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是指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双向审视、双向批判、双向参与。这一问题对儒学言 ,是能否在当代社会生存与发展和如何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对当代社会言 ,是如何汲取儒家的智慧走向人文化成的问题。双向互动不是封闭的静态系统 ,而是动态的开放系统 ,重不在互动的效果 ,而是互动的过程。儒学借助与当代社会的互动而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当代社会因儒学的参与而更加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平面广告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广告的互动性。现从分析平面广告的设计语言及其特点,进而得出互动平面广告的优势,不仅易于传播信息,更易于观众接受。将互动融入平面广告的设计中,使平面广告更有新意。  相似文献   

8.
自编《大学生亲子互动问卷》,选取125名被试进行问卷初测,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建立问卷的因子结构;运用编制好的亲子互动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06名大学生进行纸笔测试。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大学生亲子互动问卷》的结构,检验问卷的同质信度和分半信度,并运用回归分析考察亲子互动对抑郁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大学生亲子互动问卷》包含主动关怀、自我表露、家庭活动和经济交流四个维度共21道题目,项目载荷区间为0.46-0.78,解释率58.92%,问卷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1-0.89之间,分半信度在0.66-0.78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X~2/df=1.49,RMSEA=0.06,结构效度可接受。亲子互动与抑郁的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亲子互动总分及四个维度的得分与抑郁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自我表露与家庭活动两个维度是预测抑郁的主要变量。在大学生的亲子互动中,更多的自我表露和家庭活动与较低水平的抑郁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研究考察幼儿气质与母子互动质量对执行功能的作用。160名2~3岁幼儿及其母亲(主要抚养者)完成了亲子互动任务,然后幼儿完成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的测查任务。结果发现母子互动质量对幼儿认知灵活性有显著预测作用,幼儿努力控制负向调节母子互动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即幼儿努力控制维度得分越高,母子互动对幼儿认知灵活性的作用越小。研究表明幼儿气质与亲子互动质量的交互作用解释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亲子互动研究是从父母与儿童互动的角度来研究父母与儿童的交往行为,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从亲子互动影响因素和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了亲子互动的有关研究,同时又从有缺陷儿童的亲子互动和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作用介绍了亲子互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针对营利性组织中人际交往中互动公正的因素结构展开研究,通过实证调研、数据分析得出互动公正的二维结构,即尊重与认可、解释和领导方式,同时提出互动公正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医患互动模式是对医患之间地位层次关系、行为方式、交流沟通内容途径的一种笼统描述。医患互动模式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医患之间情感状态 ,可分为友好型、敌意互动型和情感无涉型互动模式 ;根据医患之间的行为方式 ,可分为合作型、顺从型和竞争冲突型互动模式 ;根据医患之间作用状况 ,可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互动模式 ;根据医患主体地位关系 ,可分为强制型、服从型和平等协商型互动模式 ;根据医患互动内容 ,可分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互动模式 ;按照医患互动媒介 ,分为言语性和非言语性互动模式[1] 。简单地从上面医患互动模式的分类名称…  相似文献   

13.
幸灾乐祸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情绪, 但却是一个远未研究透彻的领域。以往研究将幸灾乐祸视为一种不道德的情绪,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其有一定的正向意义并循此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全面梳理, 对幸灾乐祸的概念与测量方法的总结及对现有研究的整合, 构想了幸灾乐祸的互动过程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基于互动视角融合了互动双方(自身和他人)因素, 并基于过程视角明晰了幸灾乐祸乐祸发生的过程和发生后的变化。该模型指出今后研究者应关注幸灾乐祸前后事件的发生情境和情境中的多方互动, 并希冀对其他社会情绪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婴儿运动经验与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考察了个体早期自主位移运动——爬行经验与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的关系。对79名8、9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在8个月婴儿中,婴儿会爬与否对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行为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9个月时,婴儿是否会爬则对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行为有显著影响,表明爬行经验对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行为的影响存在累积效应与年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年幼儿童与一方家长观看视频前、观看视频中以及观看视频后的亲子互动比较,考察视频提供的互动性示范以及视频的文化适宜性对1-2岁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视频丰富的互动内容对观看视频后的亲子互动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此影响受视频的文化适宜性的制约。视频注意以及亲子互动质量的下降是观看视频中亲子互动得分减少的原因。研究最后对以婴幼儿为受众的视频内容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洁  蒋旭峰 《学海》2003,(5):88-91
有关媒介权力的理论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传播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剖析了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力量的权力来源 ,认为传播使互动成为可能 ,互动使社会交往成为可能 ,这是传媒权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媒介权力对社会意识、舆论、思潮的影响和它的异化现象和我们的应对  相似文献   

17.
郭力平  郝俊  朱文佳 《心理科学》2012,35(4):882-888
本研究采用表征理解任务和规则学习任务,通过比较真人互动、视频拟互动和视频非互动三种条件下年幼儿童的学习效果,考察拟互动在2-5岁儿童视频学习中的作用。结果表明,2岁儿童的视频学习存在视频缺陷现象,2.5岁到5岁儿童的拟社会互动视频学习效果明显,优于非互动视频学习,与真人互动学习相当。2.5岁至4.5岁是拟互动视频学习的最佳年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通过非概率性的问卷调查,辅以个案访谈和文献法的方式收集资料,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互动、人际交往等相关理论,采用单变量、多变量的描述性、交互性分析,对高校学生校园内网际互动开展思想工作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运用校园网并从对策上提出了开展网络思想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其心理问题是学校、社会、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童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多元互动,即加强社区、学校、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互动,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互动     
一、什么是互动 1)不是新鲜事物.课堂互动,早已有之。 2)互动的本质 (1)狭义的互动(师生直接互动):课堂上师生的思维交流,情感交流:“互功是课堂气氛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