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是谈到人类的性动机或性驱力时,总是把对象定义为异性。同性恋的情形则不同。同性恋者性动机的对象,不是异性,而是同性;是同性别者之间,彼此感到性的吸引,甚至发生性的行为。同性恋又可分为单性恋和双性恋两种类型。在人类的性史上,同性恋一事古已有之。自从基督文化兴起后,同性恋行为被列为禁忌。认为同性相恋,违反上帝的旨意,同性恋者一旦被发现,即遭受严重惩罚。20世纪以来,即使对同性恋的禁忌稍宽,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为止,在精神医学上,一直将同性恋当做性变态来处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遭遇尴尬     
同性恋(homosexualism)对同性别者产生强烈依恋感和性爱的行为,它是性变态中最常见者,对同性恋行为争议很大,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各有不同态度,古希腊崇尚男性骨骼肌肉的自然美,故赞许男性间的同性爱慕,认为它比异性恋更为高级。中国明清两代对同性恋较宽容,所以恋风盛行。犹太一基督教又则视同性恋如同通奸等均是罪恶,一直到20世纪,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才有所改变。现在,  相似文献   

3.
恋童癖是以儿童为对象获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主要见于男性。绝大多数强奸或猥亵幼女犯都不是性变态,他们多半是因为找不到异性对象,或者有可乘之机,才在无知的幼童身上发泄性欲。至于作为一种病态的恋童癖,是指对成熟的异性不感兴趣,只以幼儿为满足性欲的对象。恋童癖和强奸或猥亵幼女犯的一个区别还在  相似文献   

4.
同性恋问题的道德探讨与法律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就同性婚姻出台立法,同性恋已不单是道德问题,也带来了实践中的法律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应对同性恋问题进行道德上的理性思考,将接受同性恋与承认同性恋者的平等权利分开,并在谨慎处理我国是否为同性婚姻立法的同时,积极探讨如何应对涉外同性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往关于同性恋的研究大部分是以男同性恋者为研究对象,样本很少涉及女同性恋者,现有有关研究大多也将整个女同性恋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但实际上在女同性恋的生活中,有"T、P"(类似异性恋男-女结构)的普遍角色分工。"T"角色在社会公众的眼中更被看做异类,她们在衣着、躯体、性行为等方面不符合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评价体系中常常受挫。她们在同性恋中扮演了异性恋中"男性的角色"。通过调查研究作者认为儿时同辈群体、家庭教育、性经历以及同性恋亚文化群体是影响"T"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性别政治化导致了性少数群体的崛起,与之相关的文艺作品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后现代开始,同性恋题材就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艺术创作素材。中国现当代以同性恋题材作为对象来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少,其中不乏大量具有时代意义且内容深刻的作品。作品《邹氏女》通过对特定环境、特定时代下邹今图和张雨荷之间的同性恋情的描写,来体现作者"以情索命"的情感主题,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现当代同性恋题材作品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关于同性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从四个不同角度分别论述了同性恋理论的产生及发展,以及同性恋的心理、行为。通过介绍,作想让读对同性恋有一个再认识。在以后社会的发展中,同性恋所倡导的性解放思想以及他们所建立起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性规范。  相似文献   

8.
吴奇  钟春艳  谢锦源 《心理学报》2021,53(1):95-110
研究以性选择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与同性竞争者的相对身高劣势和求偶动机对男性冒险行为的影响。4个研究一致显示, 与同性竞争者存在的身高劣势会导致男性提高自身冒险性; 且高求偶动机水平的男性, 会更多地表现出这种补偿性行为。这些结果提示, 拿破仑情结具有进化的基础, 男性在自身身高与竞争者相比处于劣势时, 采用冒险行为进行补偿是男性用以解决性内竞争和性间竞争问题的一种适应器。  相似文献   

9.
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 表现为患者对与原危险刺激极不相似的中性刺激也有着较高强度的恐惧反应。临床上,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焦虑障碍, 因而对恐惧泛化进行性别差异研究可以为解释女性有着更高焦虑障碍发病率提供新的角度, 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 以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作为测量指标, 从行为和生理两个层面对条件性恐惧泛化程度和恐惧泛化消退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在恐惧泛化程度上, 未出现显著性别差异。在恐惧泛化消退上, 在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两个层面均有着显著性别差异, 具体表现为相较于男性, 女性恐惧泛化的消退更慢, 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果表明, 女性焦虑障碍高发病率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可能在于女性对于恐惧泛化刺激的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0.
张帆  钟年 《心理学探新》2018,(2):110-116
客体化理论提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被他人凝视、在人际交往中被强调外表的重要,以及媒体信息对女性性吸引力的突出等信息,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因素导致了部分女性接受以“第三者”的观察视角来看待自己,看重自身的生理功能而忽视了个人能力。当这种性客体化内化之后,其结果就是自我客体化。自我客体化会造成如抑郁、焦虑、身体羞耻感等情绪问题; 进食障碍以及与性行为相关的行为障碍。最新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展:在研究对象上,从女性群体扩展到男性群体,从异性恋群体扩展到同性恋群体; 在研究范围上,从性客体化扩展到去人性的工具客体化。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文化差异、性别趋同和配对研究三个方向进一步探讨亲密关系中的客体化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般情况本文共收集了我院1982年以来情感性精神病患者40例的智力测查结果,并加以分析。患者中躁狂症和抑郁症患者各20例,均处于疾病期。大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但都意识清楚,能合作。躁狂症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在19~63岁之间,平均34岁。文化程度:大学2例,高中7例,初中11例。抑郁症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41岁。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中,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如:女性在男性面前往往想比在其他女性面前更有魅力,希望所有的男性都为自己的美貌、温柔、贤淑所打动,从而对自己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而男性在女性面前,竞争意识将会大大提高,相互之间都想表现出自己的出众才干,以显示出自己的强大和所具有的权威性。这种心理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但大多数男女均不愿承认自己有超越同性取悦于异性的心理。心理学把这类现象称之为异性效应。在一男一女的社交场合中,男性常常想表现出举止潇洒、气度不凡,才华横溢,谈吐幽雅、妙语连珠,这样很…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健康体检成人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大连市成人健康体检10 357例,进行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结节的总体患病率为43.79%,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7.75%和50.77%,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与年龄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另外,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为不良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不同性...  相似文献   

14.
未来配偶偏爱的特征——选择长期配偶与短期配偶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天正 《心理学报》2007,39(3):528-535
该研究中被试分配有限“配偶币”来抉择与理想配偶标准相符合的性交往对象。首先,该研究重复验证了Li 等人 (2002) 和Kenrick (2006)的发现,男性理想的长期配偶需要外表出众,而女性理想的长期配偶需要社会地位较高;两性理想的短期配偶都必须外表出众。其次,两性所投射出的理想自我与潜在配偶偏好的特征一致,研究发现,长期性交往条件下,男性需要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女性需要外表出众;短期性交往条件下,男性和女性都需要外表出众。评价潜在配偶的机制与评价现有配偶的机制可能是两种受到选择的不同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不同性别的非吸烟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非吸烟的稳定期COPD患者93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59例。对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过去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改良的呼吸困难评分及疾病严重程度进行比较。非吸烟的COPD患者男性组和女性组在FEVl%pred,FVC%pred,PEF%pred,FEF25—75%pred,FEF25%pred,FEF75%pred,DOSE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L—CO%pred和Raw%pred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吸烟的女性COPD患者较男性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差,疾病严重程度重,可能与女性患者对生物燃料、空气污染等危险因素易感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线索-靶子实验范式, 要求被试完成面孔性别辨认任务, 从注意定向方面探讨面孔性别靶刺激返回抑制效应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有效线索位置上面孔性别靶刺激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无效线索位置上的面孔性别靶刺激的反应时, 即表现出明显的返回抑制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 男性被试对同性和异性面孔靶刺激的返回抑制量无显著差异, 表明男性对面孔刺激的返回抑制不受面孔性别的影响; 而卵泡期女性对异性面孔靶刺激的返回抑制量显著小于黄体期女性, 表明女性对面孔靶刺激的返回抑制量与面孔性别和生理周期的交互作用有关。这些结果再一次为返回抑制的盲目机制提供了部分实验证据, 同时我们推测面孔性别对返回抑制的影响可能依赖于观察者对性信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同性恋者婚姻关系的社会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多数同性恋者最终都会有异性婚姻,或是男女同性恋者缔结互助婚姻关系。以婚姻功能为视角,对同性恋者的异性婚姻、互助婚姻、同性婚姻等婚姻关系的社会影响及其合理或非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使社会公众对同性恋人群的看法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 与男性相比, 女性偏爱修饰。通过修饰行为, 提升自身吸引力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近年来, 一些研究者将女性修饰行为与繁殖目的联系起来, 认为女性修饰行为受到生理周期(主要是排卵期和安全期)的影响。具体而言, 排卵期时, 女性的修饰行为会增强, 缘于同性竞争, 包括竞争资源及配偶; 黄体期时, 启动异性吸引动机也会显著增强女性的修饰动机, 目的可能是保持“异性”对自己及后代的持续“投资”。总之, 上述观点为女性持续存在的、对修饰行为的关注提供了生物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采用UCLA孤独量表和18项简明症状问卷(BSI-18)对487名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老年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抑郁和焦虑情绪,男性患者的躯体症状、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重于女性患者。高学历患者躯体症状、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轻于低学历患者,有配偶患者孤独感低于无配偶的老年患者。(2)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感与躯体症状、抑郁、焦虑呈正相关,且焦虑和抑郁能显著预测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20.
Michele   K.   Surbey  Gavin   R.   Brice 《心理学报》2007,39(3):513-522
研究分为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两部分。首先,40名女性和33名男性完成有关自感配偶价值评价(SPMV)和择偶偏爱策略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是实验研究中数据分析的基线。其次,第二部分实验开始后,被试会得到实验者编造的他人潜在择偶对象的积极正面评价,其目的在于提高被试的SPMV。可以假设,男性的SPMV与随意性行为的认同或追求有正相关,男性SPMV的提高将会更加偏爱短期的性策略;女性SPMV与随意性行为不存在相关,女性SPMV的提高不会改变女性的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SPMV高基线水平的男性更加认可随意性行为,男性SPMV的提高与短期策略选择的增加有关。另外,SPMV提高,而不是一般自尊的提高,与择偶策略的改变具有相关。本研究结果没有证实,与长期稳定的性关系相比,SPMV的基线水平或是提高与女性对随意性行为的认同或追求之间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