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我收到一张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是六年级的一个女生。我喜欢的一个男生,他平时总跟我玩、帮助我。今天,他却去帮助别的女生出气,我心里不好受,想哭。平时他都会安慰我,可今天却没有,我的心凉了!怎样才能让我的心情好一些呢?班里有个女生已经向他表白了,我是个内向的女孩,我不敢向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一个男孩,喜欢默默的关注他,默默地为他做一些事,一直以为他也喜欢我,但我们谁都没有说什么。然而,他现在有了女朋友,我很难过,因为自己真的很喜欢他。我也很清楚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可能了,但是心里总隐隐地存有希望。在这种幻想和现实中徘徊,让我不知所措,而我和他在一个实验室,常常见面,我真的不知该用怎样方式和他相处。  相似文献   

3.
最珍贵的     
空闲时,我曾经帮助一家心理机构做过问卷调查。问卷上只有一个问题: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在小区里,我遇见一位退休的老妇人。她这样写道:"我的人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所有美好的东西,如容貌、健康,都已渐渐失去。再回首,最珍贵的便是逝去的青春年华了。"她颤巍巍地写完后,整个人都沉浸在回忆里,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惋惜与伤感,让  相似文献   

4.
“老师,我能够评上‘区级突出进步生’,这里也应该有您一份功劳,因为,通过与您的这段时期的接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是萧萧同学在周记写的一段话,看着她写的周记,不禁让我想起了刚转学来的萧萧。  相似文献   

5.
我的内心并不象外在的那样。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很阴暗。因为我默默地喜欢一个男生——他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我是女生就没有问题,可我不是。  相似文献   

6.
宣泄     
我的一位学生找到我,说心里很不舒服,想找我谈谈。我微笑,让她在我的面前坐下。她用极其流利的语言描述了近期的情况:家庭的矛盾,学业的困惑,生活的慵懒,人际关系的不如意等等。其实她讲的一些事情很平常也很微不足道,她却用极其夸张的形容词对事情做了消极的描述。我点头,微笑,同感。她足足讲了近一个小时,停下来时,吐了一口气,如释重担。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苦痛的时代,也是美的成就权高的时代,而在这种层次背后,却有着魏晋人士所独有的心理建构,即在言行、才性、雅俗、狂慎等不同心理层面的深层构建,展示魏晋名十的心理建构及其悲剧冲突,在伦理观念上,要张扬个性要“宁作我”,而礼法名教的层层束缚,导致了循礼与违礼,崇教与悖教的心灵冲突,归结为人生理想,则是一往情深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今天来信主要想和您探讨一下关于美的问题,坦率地说,我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姑娘,但留心一下周围的女大学生中比我美的人比比皆是。她们有的相貌出众,有的身材苗条,有的气度非凡……与她们相比,自己就相形见绌了。小的时候,家里的人也经常夸我长得好看,自己颇为得意,现在想起来他们是因为喜欢我才这样说,其实我并不算出众,进入青年期以后,  相似文献   

9.
勇敢的结果     
少男少女的恋爱心理与成人不一样,以两性间自然的生理吸引成分较多,而社会情感的心理效应较少。交往中大多很天真、纯朴,不受世俗太多的干扰,少年男女问恋人的关系,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只要对方“耐看”,“够味”,就什么都行了。女同学婷大胆地说:“我不在乎他的家庭怎么样,除了他本人外,其他什么我都没去考虑,我只觉得他人不错,和他在一起特别开心。我也没去想今后和未来的事,我只要每天能和他在一起就好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姚苏晟 《美与时代》2014,(11):87-88
侯孝贤导演作为华人导演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著称。尝试从其代表作中的视听语言、人物形象、主题选择和阶段创作为切入点,对他进行创作心理的分析,从这个角度更进一步走进侯孝贤,把握其电影作品的内涵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我是初二女生,现在心里烦闷得很,因为一些我不愿接受的观念总是来束缚着我。比如,今天我到教室上自习,诺大一个教室,10盏灯都亮着,而只有几个人零散地坐在教室里,我觉得这样太浪费电,我想让这些同学坐到一起来,可心中抵触又怕遭人议论,自己也很烦,闹得我整晚自习也没有很好地利用。  相似文献   

12.
淑芬是我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2019年被按立为牧师,工作一直都比较顺利,去年有一天却突然打电话请我给她进行心理辅导。简单问候后,她就迫不及待地说:"冯老师,我实在是难受。这几个月来,我常常有自我放弃的念头,做事总提不起精神,最近甚至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你也知道我们的工作是不可以随意转换的,可是要再这样下去,我真会憋死啊!"  相似文献   

13.
“我不懂战胜别人的方法,但却懂得战胜自己的秘诀。”  相似文献   

14.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曾被誉为“美国勇气的象征”,可见他是多么自信、勇敢和坚强!然而,他年轻的时候却与此相反。在一本传记里,他写道:我曾经是一个病病歪歪而又笨拙胆小的孩子。年轻时,我害怕的事情真多,遇事很紧张,而且对自己的才能也没有信心……后来,我读了英国作家马利埃特的一本小说,印象深刻,很受启发。书中有位船长和主人公解释,如何才能克服胆怯心理,变得气宇轩昂,无所畏惧。他说,起初临到极所行动时,人人都可能害怕。不过,勇敢的人所依据的法则是控制自己,使自己表现得毫不害怕,非常勇敢。这样持之以恒,原先的假装就会变成事实……  相似文献   

15.
很早就想给你写信了,但一直都没有机会。这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  相似文献   

16.
那年高一,我和林娜是好朋友。那天,我坐在她的位子上,老师突然来讲事情。我习惯性地从课桌里掏出一个笔记本,翻开才发现,那是林娜的日记本!我瞟了两眼,赶紧合上。然而诱惑是神灯里的魔鬼,一旦放出来,就  相似文献   

17.
【指导语】本问卷共20题,每题均给出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项最适合你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同学跑到我的办公室问我:老师你说我们应不应该谈恋爱,另外一个就说:你不用问了,老师肯定会说“当然不应该谈恋爱”,我笑而不答,我只想问问你面对这份爱,你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尚未成熟的你是否能承担起恋爱的责任。你们在经济上是否已经  相似文献   

19.
一、油漆未干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到动物园去游玩。当她看到豹子笼旁挂着“油漆未干”的牌子时,不禁惊奇地叫起来:“噢,我还以为豹子身上的斑点是真的呢!” 二、蝴蝶结七岁的女儿对肚脐很好奇,问妈妈肚脐是作什么用的,妈妈于是把脐带连着胎儿与母亲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了一下,说婴儿离开母亲之后,医生就把脐带剪断并打一个结,成了肚脐。女儿似乎懂了。可又有些遗憾地问道:“医生为什么不打蝴蝶结?”三、我的上帝小彼得自豪地对他的朋友说:“我叔叔是神父,所有的人都称他尊敬的神父。”小保罗说:“我叔叔是主教,谁跟他说话都称他…  相似文献   

20.
心理需要及其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生长发育最快、心理变化最显著、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对中学生心理需要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掌握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其行为规律,也是我们探索更适应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的基础。能否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将直接影响他们心理的发育、性格的成熟、思想的进步和能力的发展,也将影响和改变他们的行为发展方向。需要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