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杨健生,1965年6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入选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绿音》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山妹子》获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白玉兰》获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红蜻蜓》获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铜奖;《山果》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作品奖并被收藏;《盛夏》、《清香》获西部风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优秀作品;《苗集》获中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大展优秀奖。几年前,我去杭州参观第十届美展的中国画,一幅《霜叶红于二月花》吸引了我。画面以工笔重彩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清纯、质朴、健美的山村牧羊少女形象。它与时下流行的那种妖艳、做作的"美女图"绝然不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打开手机通讯录时,"爸爸"二字就会出现在首位,可是,这个电话再也拨不通了,他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没有信号,只能猜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父亲去了就不能回来吗?病躯倒下的那一刻,灵魂到天主台前受审判……我知道父亲还没有走远,点滴话语就在我的心怀:女儿,你叫李升,爸爸在圣母升天瞻礼给你领的洗,你要牢记这个日子,不要愧对自己的名字。孩子们都过来,请圣号念经……儿时我就会念《天主经》、《圣母经》,就知道天主创造天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和平之道即进化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往世界和平之路是人类的进化,儒学理念的复兴有必要性。当代的趋势是走向普世主义:一个反映了孔子眼中的大同社会的观念,这个趋势已经为正在进行的全球化所印证。作为实现普世主义所必不可少的范式转换,涵盖更广阔视野下的宇宙,包括可见和不可见的维度,涉及中国哲学中象“天”和“地”等概念。内在和外在的反好战性过程是内在和外在和平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自我分析或自我修养等是进化手段,协助在人类进化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正>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核心理念,在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和衍变过程中,在对外文化交流融合与相互吸取包容过程中,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的构建过程中,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志华 《天风》2014,(12):36-36
"不义之管家"是耶稣的比喻中较难理解的一个(参路16:1-8)。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随意浪费主人财物,被人揭发后,面对被辞退的现实,依然处心积虑,考虑到自己无力锄地,也羞于讨饭,为求自保,擅自篡改账目,将一百篓油的债务改为五十篓,以此贿赂欠债人,利用主人的利益为自己留好后路。这俨然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忠不义之辈。  相似文献   

6.
"文"的古义是"纹理"、"花纹","美"的初文描摹的是一歌人头戴羽饰、手舞足蹈的形象。"文"与"美"在"形美以感目"的意义上存在着悠久的渊源。"文化"和"美育"在使人的生命朝着自由境界的生成过程中和充分对象化的实现过程中,实质上是一回事,没有"文化"就没有促使人类进化的"美育",没有"美育"有就没有超越功利的"文化"。就这个意义而言,如果说文化的实质内容是人化的话(所谓"文而化之"),那么人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美化(所谓"美而育之")。用"文""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以"美""育"我们的现实生命,我们一旦抓住了阿里阿德涅的彩线,人类便登上了希望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7.
8.
有一童女,怀孕生子,人称其名,厄玛努尔。(依撒以亚)"在那近郊有牧童,他们在田野.里轮更看守羊群。主的天神显现给他们,有主的荣光四面照耀着他们。他们惊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亲兄弟,他们生活的农场相毗邻,40年来他俩相处得相当不错。然而有一天却为一件鸡毛蒜皮之事闹起矛盾来,这也是他们之间第一次出现裂痕,而这一切仅源于小小的误解,从而产生重大分歧,进一步发展为恶语相向,之后是几个星期的互不理睬,长期的兄弟合作就这样破裂了。  相似文献   

10.
徜徉在山水间,去体味它所呈现的一种放荡不羁的气质,悠远而雄壮。浓墨丰盈处,草木环抱,郁郁葱葱;笔力枯瘦处,风景独具,坚挺轩昂。  相似文献   

11.
正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历代高道、学者都讲,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是道教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养生也要遵循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之道,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也是要我们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12.
一、导论在五·四以前的十多世纪里,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曾有过四次的正面接触①,但中国的士大夫除了对利玛窦的尊儒敬孔的传教方式给予认同和略有好感以外,天主教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排斥、敌对,且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值得我们应该深思的是:每当天主教和儒家文化相遇时,我们不时发觉有异体排斥的反应,或是正面冲撞。许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是以人本思想为主,而天主教则是神本思想,二者不可相通相融。我们承认天主教与中国文化在枝节上确有歧异之处,但我们同样可以肯定其根本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儒家重仁义,天主教则以爱播爱,天主是爱。况且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一切以孝为根本,天主教在论伦理关系的第一条诫命“孝敬父母……”。本文试从儒家文化之“仁”和天主教核心之“爱”作比较,以求二者间有所沟通。  相似文献   

13.
陈企瑞 《天风》2011,(10):48-48
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财主有几个金元宝,天天担心被人偷,总是换地方藏。藏在柜子里怕夜晚被贼偷走,埋在地下怕家里的佣人发现挖走,搁在屋顶怕被大风刮走。就这样,财主整天悬着颗心,财宝放在哪里都不安心,日夜牵挂着金元宝的藏处,屹不下睡不着,最后郁郁而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财宝在哪里,心就在那里。  相似文献   

14.
魏悌香 《天风》2011,(10):48-48
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财主有几个金元宝,天天担心被人偷,总是换地方藏。藏在柜子里怕夜晚被贼偷走,埋在地下怕家里的佣人发现挖走,搁在屋顶怕被大风刮走。就这样,财主整天悬着颗心,财宝放在哪里都不安心,日夜牵挂着金元宝的藏处,屹不下睡不着,最后郁郁而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财宝在哪里,心就在那里。  相似文献   

15.
细微之美     
细微之处,最易忽略,也最易遗失。然而,细微之处,看在眼中,便是风景;握在手心,便是花朵;拥在怀里,便是阳光。细微之处,透露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在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往往饱含着文明的底蕴,闪烁着人性的关怀,折射着生命的感恩,浸润着真爱的芳香,潜藏着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气之韵     
人活于世,气乃命根。气聚则生,气通则神,气宏则雄,气浩则逸!当孟子在生命之琴上奏响“颐养浩然之气”的主旋律时,便有有识之士抚弦而和之:“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当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后,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创意纷呈百家唱:体气足,则文气高妙畅爽;胆气豪,则文气恢宏磅礴;心气旺,则文气凌日冲霄……这气之所彰,宜文,更亦宜人!  相似文献   

17.
佛画之缘     
<正> 湖心,莲花正在开放,蜻蜓飞驻其上,是缘?还是自在?我画罗汉,就是这样。几十年的绘画历程,转到绘画罗汉上,仿佛是柳暗花明,不仅找到绘画题材,人生也寻到了栖息灵魂的清凉世界。在这个世界,千年中华文化的辉煌与神秘尽在其中,游心于此,你可得天独厚,被受恩惠。  相似文献   

18.
天人之道     
正王鲁湘: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生态问题就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去吸取一种智慧来抗衡这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道教和道教的生态智慧,从天人之道的角度来探讨道教中蕴含的古老智慧。1995年的时候,张继禹副会长、彭马田先生,还有全世界的一些宗教的有识之士,曾经在英国的温莎城堡举办过一个关于宗教与环境问题的会议,而且发表过一个宣言,请张继禹副会长跟我们说一下是  相似文献   

19.
挂钩之鱼     
前段时间,时兴买基金。同事们常常议论基金收益如何,气氛热烈。听说某人一天就赚了3万,让我这平日里清静读书的人眼热起来,心里痒痒得按捺不住,也买了基金。以后,天天没事儿就坐在电脑前,研究基金走势,成了一名地道的“基民”。忽升忽降的行情,勾得我的心忽起忽落,心思全系在上面,甚至有时影响了正常的休息。如此一月,获利甚微。  相似文献   

20.
父之爱     
何介苗 《天风》2005,(12):12-14
路加福音15章11—32节的经文中,记载的这个家庭里有父亲和两个儿子,虽然没有母亲的出现,但从经文的内容来看。却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这位父亲对两个儿子既“慈”又“严”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