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津老子庙的建筑特点颜开明新津老子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县城西南,约3公里的永商乡车灌村境内的稠山(又名老君山)。据道书和志书记载,庙址最早为东汉张陵所建24治之一稠治,隋唐以后,由治所变为道观,历代累圯累建,殿宇雄踞山巅,依山势建成,三清殿居...  相似文献   

2.
在锦官之城——成都以南新津县境内有一座名为老君山的道教仙山。老君山古称天社山、稠山。据传,自古以来老君山是祭天的神圣空间,但它的主要法  相似文献   

3.
《老子》自面世至今,版本繁多,各家注释解译之数量更是汗牛充栋。《老子》又名《道德经》,为道教最高经典,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但是,道教界并不否认老子的无神论思想.老子的“道”的立场、观点是唯物主义,《老子》八十一章没给所谓真的鬼神留一点位置,老子不信鬼神,《老子》深奥的哲理否定了。鬼神的存在。《老子》鲜明的无神论思想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领先。《老子》的无神论思想在无神论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老子》成书新论──《德经》成于稷下学者周广庆对《老子》上下篇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者们见仁见智,有一人一时说,有多人多时说。有春秋说,有战国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笔者曾撰文通过对上下篇的考异,论证了《老子》一书实为《道经》和《德经》的合编。对于《道经...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宗教、建筑艺术及道教美学思想,从建筑的环境、布局、形态、装饰和造像五个方面对新津老君山老子庙的建筑艺术进行了探讨,认为老子庙建筑继承了我国传统建筑的思想,并将易学的符号理趣和义理融贯其中,其建筑艺术紧扣道教文化精髓而展开,体现了道教特有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具有独特的道教审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处四川新津县境内的老君山属于早期道教的圣地,而且至今仍是颇有名气的道教名山。从清末到民国,山上的道观与一个被通称为"刘门"或"刘门教"的团体密切相关。刘门源于儒家学者刘沅(1768—1856)的思想体系与修炼方法,后逐渐发展为带有宗教色彩、提倡教育并开展慈善活动的民间团体。在刘门的倡导和支持下,老子曾隐居此山的古老传说便成为老君山在宗教地理中享有崇高地位之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存在是哲学的恒久主题。尽管追问和沉思的方式可以各异,但哲学之思总是不断地指向存在。作为中国哲学重要的早期文本《老子》同样表现了对存在的关切。以道之总纲,通过终极之道与人的存在、道与德、既定之“有”与未定之“无”、超越在场与守护可能等关系的论析,《老子》展示了对存在的深层思考。一相对于先秦时代儒墨二大显学,《老子》似乎对形而上的问题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以道的辨析作为全书的出发点,一开始便展示了一种形而上的视域。而在《老子》哲学的展开过程中,我们确实可以一再看到对形而上学问题的追问和沉思。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8.
<正>"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中非同寻常而又往往得不到确切解释的一个论题。在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老子》版本──郭店楚简本《老子》(根据竹简形制分为甲乙丙三部分)中,这一论题就已经有了。在通行本《老子》中,这一论题是属于第二十五章。与这一章相对的竹简本说:"有状混  相似文献   

9.
《易经》与《老子》在世界文化史上被视为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它们有着共同的源头活水。《老子》作为中国第一部有体系的哲学著作,又从《易经》中吸取了智慧,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辩证思维。老子从《易经》中吸取了哪些辩证思想因素?作为老子辩证思维的源头之一,《易经》给予老子哪些启发?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论述。《易经》属占筮之书,由符号和文字两部分构成。符号包括八经卦和六十四别卦,文字有卦辞和交辞。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因素,直观地表达了中国先民的科学、理性思想。这些思想为周守藏室之史、在…  相似文献   

10.
陆沉 《宗教学研究》2001,(3):129-136
“老子”公案自古至今,到二十世纪初“古史辨”派再度为此引发了数十年的激烈争辩。七十年代帛书《老子》、九十年代竹简《老子》的发现,令汉语学界一片兴奋,皆以为“老子”公案可以就此了结。本文经过冷静的分析与检讨,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即,就我们现有的材料,尚不足以了结“老子”公案。因此我们还需要等待新的发现、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柴文华 《哲学动态》2012,(10):44-51
老子和冯友兰都是从中原大地走向世界的哲学家。冯友兰虽然是理学一系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但对老子思想也非常重视;在其"三史"[1]和"六书"[2]中,冯友兰提出了系统的老子观。那么,建国前冯友兰的老子观都有哪些内容?他与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时期的其他中国哲学史家的老子观有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12.
藏智     
孔子在洛阳见到了自己长期仰慕的老子。一天,老子告诉他,君子碰到适合的时机,可以一展自己的才华,但在必要的时候,也不妨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藏一下。笔者信然。  相似文献   

13.
书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经》,不仅在中华民族传承的历史中愈益生辉,而且早在唐代就被译成梵文流传国外。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在我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上个世纪初,《道德经》在世界上已有七八十种外文译本,几乎每一种语言都至少有一种译本。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诸多篇章受到《老子》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不仅体现为其对《老子》语句的直接引用或化用,也体现为《韩非子》诸篇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对《老子》的文本给予例证和诠释,从而使得《老子》所阐述的抽象原理下贯于现实政治层面。在道物结构方面,《韩非子》否定了万物先天和谐的“自然”状态,由此,它否认了统治者的普遍贤能,洞察到“臣”的政治角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韩非子》强调“臣道”应“顺上之所为”,从而将“下必有为为天下用”的“臣道有为”思想诠释为“臣道无为”。在《韩非子》中,作为“臣道无为”标准的“法”与“术”,一方面脱离了《老子》的“智”的范畴,成为了具有神圣意义的政治观念;另一方面又与“无为”关联,成为君主“无不为”的治理手段。《韩非子》对《老子》的诠释,不仅体现了法家哲学对“臣道”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臣道”观念在战国中晚期的凸显。  相似文献   

15.
老子论士的修养与古礼谢扬举“士”是中国古代重要群体,“周礼”中有关士教育内容丰富广泛。文章以为老子重士和士的修养实际是中国底层礼文明传统的反映;老子“善为士者不武”的教旨,吸收了周代士礼之教偃武尚文的人文精神;老子有关道德的休养论,是对西周成形的德、...  相似文献   

16.
一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解放以来,我国学者对老子和《老子》一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广泛、深入的探讨。 五十和六十年代,哲学史界曾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过比较热烈的讨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各报刊发表了近百篇研究老子的论文,对老子、《老子》书以及老子哲学的性质等问题展开了“百家争鸣”。在讨论中,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分歧不大。但对老子哲学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老子》一书成于何时,它与老子的关系如何?《老子》书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等等,却看法不一,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7.
任继愈先生一生都在不断研究老子的《道德经》。他多次出版著作绎读《老子》,作出独特的学术贡献。他指出:将“道”作为最高的范畴,集中阐发,老子是第一人,“老子开创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先河”;老子第一个提出了“无”的概念,“这是中国哲学史第一座里程碑”;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是弱势群体的辩证哲学,代表弱势群体说话,“同情弱势群体,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思想特色张运华道家思想在汉代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神仙方术思想的逐步渗入,到东汉时期,形成了一股尚黄老、修仙道的社会思想,因此人们多以道家思想来治身养性,如桓帝就曾三次祭把老子,并在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亲词老子于濯龙官。文为坛...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哲学家。《老子》一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但影响先秦哲学,还对两汉哲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老子其人和《老子》一书引起了历代学者的重视。从古至今,研究《老子》一书和老子思想  相似文献   

20.
如果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宽容概念与《老子》相关思想进行比较,科恩将宽容视作“在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主体有意识地、有原则地不干涉那些反对他的人,尽管他自认为有能力予以干涉”,与老子关于“不善者亦善之”“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战胜以丧礼处之”的思考以及慈爱思想相融通。然而,考虑到比较研究中的不对等性,以及比较对象自身的系统性,文明对话的研究不应止步于此。细究文本,《老子》思想中实则包含超越西方宽容概念的内容。《老子》中持类似西方宽容观念的是圣人,但圣人并非宽容的直接主体,而是“道”的拟人化象征,超越万物,包容万有,无所偏私,以“无为”养育万物,使万物归于自然有序的状态。老子的目标是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其思想中虽然包含了宽容理念,却远远超出西方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老子包容天下的襟怀中,各种差异的共生共荣就是世界的本来样貌,欣然承认,接受差异和不同,并坦然地生活于其中,那么冲突就不是必然的,战争就不是人类的宿命。这为冲突和动荡频发的今日世界分歧与对立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