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 ,相关伦理问题的不断凸现并引起了生命伦理学界的关注。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有 :基因研究和人类的尊严、遗传信息的隐私权及获知权、基因组图谱的信息使用与人的社会权利、基因组信息对个人的影响、基因资源的专利与资源争夺、基因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基因组研究成果应用的不可预测性等。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来源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延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2,23(2):7-10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较多,因此要思考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胚胎干细胞来源有四种:选择性流产的人类胚胎组织;治疗不孕症夫妇不需要的由体外受精产生的人类胚胎;由捐献者专门为研究所捐献的配子由体外受精产生的人类胚胎;由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人体细胞核移植入人或动物的卵泡内产生人类胚胎或嵌合体胚胎。用不同胚胎来源研究干细胞产生的伦理问题不同,伦理的思考和结论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人类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晓梅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2,23(2):13-16
关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争论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2000年8月23日,美国卫生研究所颁布了涉及人类多能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指南。指南允许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者进行干细胞研究,但是按照布什总统2001年8月9日的决定,政府只资助有限制的干细胞研究。而在英国、法国、日本、澳洲、以及其他国家,干细胞研究不仅在私人的实验室里而且也在政府的实验室里进行着。无论如何,人类干细胞研究应该按照一定规范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4.
重视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明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2):19-21
黄禹锡的“卵子风波”反映了干细胞研究领域中伦理规范的缺位。分析了针对干细胞研究的种种伦理争论,并且指出,由于与人类的尊严和幸福密切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不能回避伦理问题,相关的伦理研究必须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李亚明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3):19-21
黄禹锡的"卵子风波"反映了干细胞研究领域中伦理规范的缺位.分析了针对干细胞研究的种种伦理争论,并且指出,由于与人类的尊严和幸福密切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不能回避伦理问题,相关的伦理研究必须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研究及其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翟晓梅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1,22(6):15-17
干细胞是动物体内一种独特的基本细胞类型。干细胞分化时,有些成为特殊类型的细胞,另一些仍维持干细胞,准备替代机体衰老和损伤的细胞。这些干细胞本身能够复制,以供机体终生组织更新的需要。最基本的多能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科学家们成功分离和培育干细胞的报告,为退行性疾病主损伤甚至致合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于使用人类胚胎和死亡胎儿进行研究的伦理大争论。 相似文献
7.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重大突破及其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谢蜀生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0,21(6):25-27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佛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认为,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到1966年6月冷泉港年会宣布DNA三联密码的破译,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已经确立,之后的工作只是做一些“细节上的补充”,以及对DNA这个“金螺旋”(Goldhelix)的应用研究。目前很热点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这种实际应用的新高峰。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现代生命科学中,剩下需要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主要是:(1)生命的起源;(2)意识的产生;(3)生物个体发育的调控,也即单个受精卵是如何精确的分化为各种在形态… 相似文献
8.
JohnHarris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2,23(10):6-10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使用面临很多问题,并且大部分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很少进行讨论。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使用问题,这些问题是:(1)干细胞研究与社会政策,各个国家有关的政策制定并不一致,除了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的国际性公约外,国际性准则在胚胎研究的也没有提供明确的规定;(2)欧洲有些国家在相关的问题的立法一致性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相互预报的;(3)干细胞研究应用的预防原则的适宜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争论;(4)有利及避免浪费原则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准则(建议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3,24(2):19-21
20 0 1年 1 0月 1 6日通过2 0 0 2年 8月 2 0日修改人类胚胎干细胞 (ES)研究是 2 1世纪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一大前沿课题。由于这项研究涉及人体胚胎的使用 ,因而引发了激烈的伦理之争。反对者认为 ,胚胎是人类生命的雏形 ,理应受到尊重而不该加以破坏。但大多数科学家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 ,认为胚胎干细胞研究可为治愈那些至今仍属不治之症的疾病提供美好前景从而造福人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研究部的伦理委员会 ,认真讨论了胚胎干细胞所引发的伦理之争。我们认为 ,为了“医乃仁术”这个崇高的事业 ,应该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制订和完善我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指导原则,公众咨询与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人积极支持,但希望加强伦理规范与管理.建议在制订伦理准则时,应兼顾世界性与民族性,鼓励科学家与伦理学家携手合作,基础研究环境要宽松,临床试验和应用要规范,严格准入制度,以促进研究和应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问题的调查和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对各级医生进行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认知的调查研究,其目的是为制订相关的伦理准则提供认知依据,调查是在我国东西部二个城市的8家三级医院进行,采用随机抽样、自愿无记名填写信息表方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50%以上医生认为早期胚胎不是道德意义的人,70%以上医生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表示支持.海峡两岸的医生由于有相同的文化根源,在对待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观点及态度上极其接近.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与伦理之间——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蜀生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2,23(2):4-6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使我们不得不在科学与道德之间作选择。治疗性克隆是如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的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体细胞核转移是治疗性克隆关键步骤,因此治疗性克隆与克隆人只有一步之遥。科学史证明,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福利而不是灾难。我们不能低估人类理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Yue Liang Zhe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16,22(5):1277-1284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can be obtained from somatic cells, and their derivation does not require destruction of embryos, thus avoiding ethic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human embryos. This type of stem cell may provide an important tool for stem cell therapy, but it also results in some ethical concerns. It is likely that abnormal reprogramming occurs in the induction of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and that the stem cells generate tumors in the process of stem cell therapy.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should not be used to clone human beings, to produce human germ cells, nor to make human embryos. Informed consent should be obtained from patients in stem cell therapy. 相似文献
14.
关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场伦理之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关于“人兔细胞融合”的伦理之争,主要围绕“人兔细胞融合”实验是否违背伦理,要不要经过知情同意,以及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等问题而进行。这场讨论是正常的,健康的,有益的,倘能加以认真总结,将有助于推进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5.
胚胎干细胞在治疗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exanderMcCallSmith MichelRevel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3,24(11):13-17
目前有许多研究人员希望能够从事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这项研究可能对可移植组织用于对目前认为难以治疗或不能治疗的许多疾病的治疗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然而,由于干细胞是源自人体胚胎。这就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了治疗学研究,在胚胎植入子宫之前从人类胚胎上获取细胞以从事实验室培养和研究在伦理上能够被接受吗?不同国家的伦理委员会或国家立法机构关于胚胎研究的观点及其采取的解决办法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多元性世界里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活体肝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活体肝移植术部分解决了供肝短缺的问题,10多年来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由于活体肝移植需从活的供体身上切取部分肝脏,且供体多为患者家属,故存在着供体的选择,供体的贡献与代价,患者的家庭,心理,社会等伦理等问题。因此在提高活体肝移植技术水平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活体肝移植的伦理学问题,遵守伦理原则,使活体肝移植不但能从技术上达到,在伦理学方面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余荣娇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8):79-80
精原干细胞是精子发生的起始,精原干细胞既能分化产生成熟精子又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以维持自身数量的恒定。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只需将一定数量的供体干细胞植入到受体睾丸的精曲小管内,就能重新建立生精功能。显然,精原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使传统的道德伦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