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岗位     
一个灯塔守护人,在一座孤岛上生活了将近40年。他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时,就随着伯父来到了这座小岛。白天,叔侄俩出海捕鱼;晚上,就燃起篝火,为过往的轮船引航。后来,伯父死了,他就独自一人,在孤岛上守着这座灯塔。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一艘客轮在灯塔的指引下,安全停泊在了孤岛避风处的港湾。船长上岸后,十分感激地对  相似文献   

2.
一觉足     
《佛教文化》2011,(3):105-105
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说,有一次,他到西班牙旅游,在一个风景旖旎的小岛上,他看到一个老人在垂钓。那个地方实在美极了,就连海水也澄碧到可以一眼望到底。然而,让他感觉蹊跷的是,老人钓上来的,都是很小的鱼儿。老人家,远处,不是有更大的鱼吗,为什么偏偏只钓小的上来呢?老人微微笑笑,回答了一句让他久久不能忘怀的话:够一顿早餐就好了,...  相似文献   

3.
徐文喜 《天风》2005,(9):22-22
1989年傅先生跟父亲由台湾省返回自己的故乡济南市探望自己年迈高龄的奶奶刘桂荣,这位老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多年来,在这位老姊妹身边与她朝夕相处而处处关爱她的是一位名叫“吴秀美”的姊妹——  相似文献   

4.
岗位冈但     
一个灯塔守护人,在一座孤岛上生活了将近40年。他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时,就随着伯父来到了这座小岛。白天,叔侄俩出海捕鱼;晚上,就燃起篝火,为过往的轮船引航。  相似文献   

5.
枯萎之美     
小区有位老人,养花弄草,我喜欢光顾他的小花园。奇怪的是,堆红叠翠之中,还有一盆死树,特别刺眼。而且,老人还像伺候花草一样煞有介事地给这盆死树浇水。这棵死树,原是一个门面开张,别人送的发财木,俗称摇钱树。这种树,属亚热带树种,不耐寒,冬天,树死了,被主人遗弃,老人如获至宝,将其捡了回家。  相似文献   

6.
谁来帮助爱     
从前,有一个孤僻的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 他各种情感。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便纷纷准备船只,想尽快离开 小岛。只有爱决定留下来,她想坚持到最后一刻。时间又过了几天,小岛真的开始慢慢地 下沉。爱想请人帮忙离开,于是她来到海  相似文献   

7.
小虎队解散以后,“乖乖虎”苏有朋并没有偃旗息鼓,他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也让自己突破白面书生形象。他将此作为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以感谢两位老人这些年对自己默默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下满的围棋     
正公园里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感到不耐烦。第一位老人说:"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们在下棋?我们一招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了,你们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旁边的老人起哄:"拿自己比林海峰?"第二位老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何况,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满,等到围棋下满了,棋就死了,要撤棋盘了。  相似文献   

9.
正广场上,有一位老人用墩布蘸水在地上写字。围观的市民看见老人精湛的书法一点点消失,直为老人着急,于是有人建议他把自己的字写在宣纸上裱好,这样就可以留存下去了。而老人却说:"我写字就是为了图开心,干吗要裱起来?"老人依然手持墩布,笔走龙蛇,神采奕奕。老人的选择使他摆脱了某种束缚,能够使他不断超越原来的自己。"留痕"与"不留  相似文献   

10.
牵手一世情     
10年前,每当这幅画面出现时,我就希望自己可以记录下来。但现在,可以帮我记录的,只剩下回忆。 两把单人春秋椅,一张小茶几,两位老人,两只苍老的手相互握着。  相似文献   

11.
真情馈赠     
美斯峰是美国一家"购买生命"公司的职员。"购买生命"公司的业务,就是将一些晚年生活困窘的老人的财产作为抵押,为老人寻找生活上的赞助者,受助和赞助双方先签下自愿合同,老人去世后,赞助方就可以合法继承受助方老人的财产。这一回,美斯峰看中了一个叫尔丽兰的太太,资料显示:尔丽兰太太是一位富翁的遗孀,身后已无子女,而且,尔丽兰家族成员中有一种家族疾病,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能超过70岁。尔丽兰太太今年已经67岁,美斯峰断定,自己这次一定能大赚一笔。美斯峰开始按合同履行义务。合同规定,赞助方除平时给予  相似文献   

12.
反帝爱国老人马公相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也是一位有民族自尊心和正义感的中国天主教徒。马老一生所经历的整整一个世纪,正是我中华民族倍受屈辱的一个世纪。公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人;还是以反帝救国为己任、身体力行的带头人。在当时,千万爱国人民都以他老人家“马首是瞻”,尊称他为爱国老人。马老离开人世间已经四十五个年头了。半个世纪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12,(10):74-75
福建省南平市梅山基督福堂仁爱老人院始终秉持"为国家分忧,替政府解难,助子女尽孝"的宗旨,实践着"博爱、忍耐、奉献、舍己"的院训,视老人如亲人,做老人的好儿女,让老人院成为一个汇聚爱的地方。460、170、75、105……这一串毫不相干的数字组合在一起,清晰地记录了南平市仁爱老人院的心路历程。开办14年来,老人院共接纳460位老人,现有入住老人170位,平均年龄75岁,最长寿入住老人年龄105岁,入住时间最长的老人为12年。老  相似文献   

14.
枯萎之美     
小区有位老人,养花弄草,我喜欢光顾他的小花园。奇怪的是,堆红叠翠之中,还有一盆死树,特别刺眼。而且,老人还像伺候花草一样煞有介事地给这盆死树浇水。这棵死树,原是一个门面开张,别人送的发财木,俗称摇钱树。这种树,属亚热带树种,不耐寒,冬天,树死了,被主人遗弃,老人如获至宝,将其捡了回家。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黑人小姑娘威尔玛·鲁道夫,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她只能每天孤独地坐在轮椅上,望着其他孩子活蹦乱跳,欢呼雀跃,而自己却寸步难行,一筹莫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威尔玛愈发自卑和忧郁,甚至拒绝任何人的靠近。但也有一个例外,邻居家那位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为她的好朋友。老人是在"二战"战场上失去那条胳膊的,尽管身有残疾,老人却十分乐观,一有空暇就陪着威尔玛到处散心。初春的一个早上,威尔玛坐在轮椅上,老人用一只手把她  相似文献   

16.
曾经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同时来到一个池塘边钓鱼。不一会儿,老人就钓了好几条大鱼,青年却一无所获。青年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的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青年来到老人身边,向他请教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位老出家人暮年的回忆,句句出自老人之口,字字发自老人之心。老人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有些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篇回忆表达了老人对他一生最敬仰的虚云老和尚的怀念之情。回忆中讲到了种种奇迹。对于奇迹,不必去争辩真假,要紧的是理解它的社会价值,是崇善还是扬恶。能激发人们弃恶从善的奇迹,我们宁可相信它是真的。我们鄙视的是为奇迹而奇迹,甚或为私利而伪造奇迹。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6,(3)
正问:我是一个丧偶多年的老人,子女工作忙,又一直在外地,我一个人感觉很孤单,因此希望找个老伴以互相照应,目前也已有心仪之人。可是,由于牵涉到财产等诸多问题,遭到子女的反对。另外,教会内也有不少人表示不认同,说我这样是犯罪。我实在不理解,很苦闷,我当怎么办?一位老弟兄:王恩赐答:敬爱的老弟兄,你好!非常理解你的想法,上了年纪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很容易产生寂寞、孤独,找个老伴儿养养花、溜个弯、说说话什么的,最起码是精神  相似文献   

19.
枯萎之美     
小区有位老人,养花弄草,我喜欢光顾他的小花园。奇怪的是,堆红叠翠之中,还有一盆死树,特别刺眼。而且,老人还像伺候花草一样煞有介事地给这盆死树浇水。这棵死树,原是一个门面开张,别人送的发财木,俗称摇钱树。这种树,属亚热带树种,不耐寒,冬天,树死了,被主人遗弃,老人如获至宝,将其捡了回家。我问老人,满目青翠,弄盆枯枝败叶鱼龙混杂,岂不大煞风景?老人说,我这姑且叫拾遗补缺吧,有了它的点缀,小花园才称得上是四时佳兴。新陈代谢乃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方丈,在巡逻寺院时,偶然发现后院的墙角下放着一把方椅。于是,老方丈明白了最近寺院为什么有人懈怠的原因。老方丈把方椅摆回客堂。当夜幕降临时,一位小沙弥从院外爬上围墙,然后纵身跳下。忽然发觉今天的椅子特别软,有弹性,好似加了个软座垫。“啊,你回来啦!”老方丈缓缓启口。小沙弥一惊,原来正站在老方丈背上。小沙弥惴惴不安,等待“寺规”的责罚。老方丈怡然地走开。过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小沙弥原以为的“跪香”受罚始终没有降临。小沙弥忏悔了,从此凭着刻苦与精进,终成一位有道僧人。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