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外讯息     
教宗晤平信徒委员会圣体圣体圣事乃堂区更新中心教宗9月22日接见宗座平信徒委员会成员和出席委员会全体大会的人士,和他们谈了堂区生活的更新。平信徒委员会这次全体大会的主题是:重新找到的堂区。教宗说:“大家所期望的堂区更新,不能只由牧灵活动或桌上拟定的方案获得。堂区以宗徒大事录记载的初期教友团体为榜样……尤其是在圣体圣事中与基督相会时找到自己。堂区因着圣体的滋养,在教会的共融中成长,完全信赖教会的训道,并慎重地领会和分辨天主在他子民身上激起的各种神恩。”教宗强调,堂区因着不断与基督契合而有力量来不遗余力地为弟兄…  相似文献   

2.
进入修院,第一件事便是爱上了圣体圣事。圣体圣事是教会生活的高峰与中心,及一切行动力量的泉源。自然也是,甚或更是修道生活的高峰与中心,及力量的泉源。每天的生活从参与弥撒礼仪开始,袭着聆听圣言,恭领圣体,汲取成长的营养和奋斗的力量。晚上以朝拜圣体结束一天的生活,在圣体前谦逊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将成败得失通通交托在基督的手中个人祈祷,也往往是在圣体前进行的,或默想圣经,或静坐默现,总觉得容易投入,且收获多多,圣体圣事是我生命的支柱。痛苦不堪时,总愿走进圣堂,跪在圣体前,一无遮拦地流泪,无所顾忌地抱怨,把…  相似文献   

3.
圣体圣事是吾主耶稣亲定的圣事,是教会中至尊至大的圣事,是吾主耶稣的天主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真实地隐藏在面酒形内。圣体是全体基督信友的生命食粮,因为其它圣事只赋圣宠,而圣体圣事则赋圣宠的根源,即耶稣基督将自己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食粮要我们去领受。领圣体一般都是在感恩祭中,教友们在主教、神父领圣体后,由同一的感恩祭中领受主的圣体,表达了对感恩祭的完整参与。所以,教友们所领的圣体应是在自己亲自参与的弥撒中所祝圣的,如没有什么阻碍,教友们应在参与弥撒时领受圣体。若有正当理由,弥撒外有要求领圣体的教友,…  相似文献   

4.
圣体圣事是吾主耶稣亲定的圣事,是教会中至尊、至大的圣事,是吾主耶稣的天主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真实地隐藏在面酒形内。圣体是全体基督信友的生命食粮。因为其它圣事只赋圣宠,而圣体圣事则赋圣宠的根源,即主耶稣基督将自己作为我们的生命食粮要我们去领受。领圣体一般都是在感恩祭中,教友们在主教、神父领圣体后,由同一感恩祭中领受主的圣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主教》2002,(1):50-50
教廷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于2001年10月25日发表声明,承认东方教会安提约基礼的亚叙利亚教会及天主教迦洛底礼和亚叙利亚礼的信友,在找不到属于自己教会的神父时,可以在另一教会的感恩祭中有效地互领圣体,这项声明主要的目的是为回答,有关以及古老的东方教会成圣体祷词,在感恩祭中祝圣圣体是否有效的问题,教廷信理部经过极长时期精心研究,并虔诚祈求圣神光照后,于今年一月份作出结论表示可以视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14,(7):4-5
基督圣体圣血节是天主教的一个重要节日,由原来耶稣圣体和耶稣宝血两个瞻礼合并而成。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包括举行成立圣体圣事的弥撒庆典、朝拜圣体(祝圣过的酒和面包)、恭游圣体、感恩圣祭等。图为6月22日西安教区主教座堂庆祝基督圣体圣血节。  相似文献   

7.
耶稣圣体瞻礼来到了,我们满怀着感激、喜悦、热爱的心情,欢庆这个圣节,纪念耶稣在受难前夕吃晚餐时所留给我们的一个无限伟大、神圣和爱人的厚礼——耶稣圣体宝血。圣教会文献关于至圣圣体奥迹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救主,在他被出卖的那一夜,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他的体血感恩祭献(弥撒圣祭),藉以永留十字架的祭献于后世,直到他再度来临(世界末日),并把他死亡复活的纪念,托付给亲爱的净配圣教会。这是仁慈的圣事、统一的象征、爱德的联系、逾越宴会,在此以基督为食物,心灵充满恩宠,赐给我们将来荣福的保证”。(礼仪宪章47)这一段话充分阐明了至圣圣体圣事的无穷奥义。  相似文献   

8.
美青年教友的信仰核心圣体圣事帮助弱小美国新近一项对青年教友的调查显示,青年教友大多持守教会的教导,相信基督临在圣体之内、认同教会应协助贫苦。这次调查由美国天主教大学社会学学者霍格、波士顿厄玛努耳学院约翰逊修女和其他学者联手进行,为要找出战后一代年青教...  相似文献   

9.
海外信息     
孟国教会圣体年活动强调加强平信徒参与(天亚社讯)在今年圣体年,孟加拉教会透过讲道、研讨会和明供圣体等活动,希望加强教友的参与。孟加拉天主教主教团助理秘书长德罗萨里奥神父对天亚社说:国内六个教区均推出特别活动,让教友以正确的方式认识圣体年的重大意义。他表示,教会鼓励教友今年到指定的明供圣体小堂和到教区或堂区的朝圣地祈祷。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布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为圣体年。主教团秘书长戈梅斯辅理主教1月24日向天亚社介绍了今年部分特别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主教》2006,(6):47-47
教宗9月22日接见宗座平信徒委员会成员和出席委员会全体大会的人士,和他们谈了堂区生活的更新。平信徒委员会这次全体大会的主题是:重新找到的堂区。教宗说:“大家所期望的堂区更新,不能只由牧灵活动或桌上拟定的方案获得。堂区以宗徒大事录记载的初期教友团体为榜样……尤其是在圣体圣事中与基督相会时找到自己。堂区因着圣体的滋养,在教会的共融中成长,完全信赖教会的训道,并慎重地领会和分辨天主在他子民身上激起的各种神恩。”  相似文献   

11.
天主教的中文“弥撒”一词,源自拉丁文Missa的音译,亦称为感恩祭。它是教会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徒生活的重要内容。弥撒的中心是成“圣体”,即将象征耶稣“肉体”和“圣血”的薄面饼和葡萄酒,在弥撒祭献中经过神职人员的祝圣,使之真正成为耶稣基督的“圣体”和“圣血”。所以天主教又把弥撒祭献称为  相似文献   

12.
说起最后晚餐的意义谁都知道,不就是建立圣体圣血圣事吗。可是你知道吗,耶稣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建立的圣体圣血圣事?有谁为证?她的内涵是什么?你可能就略知一二了。第一个问题是何时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于2004年圣周期间在本会举行了三日庆典,全体神长教友虔诚的参与了全部礼仪。 圣周四(4月8日)早上8点30分,本会举行了三日庆典讲座,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父主讲,马神父讲述了逾越节三日庆典的意义及历史沿革,作为基督徒,我们要为耶稣预备一颗洁净的心灵,热心祈祷,善度圣周。晚上6点15分,由马神父主持了弥撒,纪念主耶稣在受难前夕建立圣体圣事和神品圣事的最后晚餐礼仪,耶稣为我们留下了彼此相亲相爱的诫命。弥撒后,大家虔恭地朝拜了圣体。  相似文献   

14.
玫瑰圣月是我们教友同圣教会一起,在每年公历10月份,以诵念《玫瑰经》的方式,向圣母举行的虔诚敬礼。这项敬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玫瑰月的来源教宗良十三世于公元1883年颁布通令,规定每年公历十月份为“玫瑰圣月”,昭令普世教会在此圣月中,每日明供圣体,公...  相似文献   

15.
礼仪是教会行动的顶峰,七件圣事中的感恩祭更是基督徒生活的源泉。教会教导我们:感恩祭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因此,让我们的生活感恩祭化。一、生活:身在福中不知福修道八年,我的修道生活却一团糟。原因是尽管对教会礼仪已经相当熟悉,实际上对礼仪精神却  相似文献   

16.
国内新闻     
《天风》2015,(12)
<正>各地基督教两会消息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基督教两会于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举行第四届教牧培训班,设置"教牧与管理"、"圣乐与崇拜"、"声乐发声原理"等课程,来自汉族、彝族、哈尼族和傣族的教牧同工通过此次培训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培训旨在以正确的神学思想引导教会事工,从而达到办好教会  相似文献   

17.
弥撒圣祭是吾主耶酥所建立的祭礼,用来重新奉献他十字架上唯一的祭献,使世世代代所有的教友,都能藉著这至尊至大的祭礼,献给天主与他相称的祭品——耶稣的体和血,以补偿自己的罪过,同时藉著领圣体,得以与耶稣亲密地结合,且与参与圣祭的全体教友及整个教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作为对于教会神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通过解读"圣事是一种标记"和"圣事要借助于可感事物和话语",将圣事源自于天主的"奥秘性"与开放给人的"标记性"结合起来,强调了圣事指向人、适合于人并最终圣化人的属性。以这一圣事学说为基础,天主教的圣事神学指导天主教信众构建起了以圣事为中心的宗教信仰生活,发展出了丰富的圣事礼仪文化,从而显示了托马斯·阿奎那这一圣事神学深刻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上次讲了领圣体圣血前的部分,即天主经、擘饼、体血混合和和平亲吻礼,作为领圣体圣血前的准备阶段就基本结束了。现在我要讲的是领圣体和圣血的部分以及领圣体圣血以后的部分,直到弥撒的结束式为止。现在讲恭领圣体圣血的问题。根据祭祀的意义来看,弥撒圣祭的性质是一种感恩祭,作为这种圣祭的祭品即吾主耶稣的圣体圣血,是应当由主祭和辅祭人以及参与这一圣祭的众教友来领受的。因此领圣  相似文献   

20.
晓望 《天风》2013,7(7)
"万民中央教会"与李载禄 韩国邪教"万民中央教会"又称"万民圣洁教会"等,教主李载禄.其自述:1974年4月,在一次神恩大会上,7年的疾病被医治;1978年5月,听到"从万世之前拣选的神的仆人"这一声音后,于1982年10月10日,创立礼拜…… 1990年5月1日,李载禄被自己所属的耶稣教大韩圣洁教会定为异端;1999年4月16日,被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定为"异端".目前,"万民中央教会"发展为1万多个支教会及200多万教徒的邪教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