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宗教界人士同全国人民一道,都在认真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我个人经过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感到这部宪法修改草案是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中全会以来各项重大改革成果的精辟概括,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与愿望的集中体现。这部宪法修改草案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从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出发,发展了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更加切实完备的规定,其中第三十五条关于宗教问题的条文,恢复和发展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的有关规定,较之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八年两部宪法的有关条文改得好。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民主模式下以公民为中心的道德逻辑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道德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简单与以公民为中心相对立,而是对它的扬弃、包容与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对道德逻辑演进规律的理论自觉,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的道德理由;"人民的统治",即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运行的道德尺度;追求"人类解放",即实现人民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追求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自治民主极大地扩大了人权和自由的范围由于社会主义自治,南斯拉夫工人已经享受到的民主权利和人的自由远远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所描绘的公民权利和自由。自治的权利和对涉及个人利益的各项决定直接发表意见的权利,排除了由多党制或一党制的社会统治中的政治垄断,也排除了以抽象的政治公民为基础的体制。只有真正的在以工人为基础的政治体制中,个人才能享受到这种权利。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历来利用人权问题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和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在最近几年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它们更把资产阶级人权观当作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也发挥着一种特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它积极参与了资产阶级发动的这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攻势;另方面,它又以走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的“第三条道路”自我标榜,既批评资产阶级人权观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权状况,又给它自己  相似文献   

5.
去年(指1978年。——译者注)11月3日,唯物论研究协会的第一次学术讨论大会在法政大学召开了。在这次讨论大会上,进行了“自由问题——以公民的自由为中心”、“辩证法和矛盾”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有十位先生发表了个人的研究成果。在“关于自由问题”的讨论中,清真人、藤田勇、宫本十藏几位先生分別以《社会主义民主的‘伦理基础’和‘公民的自由’》、《自由的问题——关于公民的自由》、《公民自由的历史性质——以‘无产阶级革命’和‘公民’的自由为中心》为题作了报告。清先生首先要大家注意这个问题:“个人自由”、“自律的个人”、“个性”等资产阶级的“公民自由”,应该怎样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伦理基础”加以继承呢?从这一点出发,他注意到黑格尔等人的德国唯  相似文献   

6.
李游  秦燕 《学海》2012,(5):16-19
政治性是公民教育本质属性之一,没有超越于国家的"中性"的公民教育,研究公民教育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普世性"出发。公民教育的内容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主体政治人格的塑造。中国特色公民教育研究过程中必须摆脱盲从心态,牢牢把握公民教育的领导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扩大民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实现路径.扩大民主参与以协商民主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民主管理为施政方式,以规范有序为基本原则,以理性自律为行动保障,以协商沟通为实现机制,以程序规范为制度前提.当前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民主参与,应当着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将公民参政议政和民主参与纳入法治轨道,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议事法》.  相似文献   

8.
应当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历史比它更为久远的一场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而从另一方面说,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赋予这场运动以充分的含义.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的理念无论就其范围还是就其内容而言,都受到极大限制,从而减少了它对既存政权和特权的威胁.相反,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大大地扩展民主的范围.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是十九世纪缺乏热情的民主预言家.在他为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写的序言中,托克维尔说,他使之与他认为匕在美国发现的“身分平等”相等同的民主,在欧洲也在迅速发展起来.他这样写道:“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正在我们中间进行.谁都看到了它,但看法却不相同.一些人认为,它是一种新现象,出于偶然,尚有望遏止;而一些人断定,这是一场不可抗拒的革命,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历史上已知的最经常的、最古老的和最持久的现象.”而且,在1848年他为该书第十二版写的序言中,他也曾这样问题道:“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痴心妄想?”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之中,统治阶级自十九世纪以来一直竭力纂改和歪曲托克维尔的预言,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民主而斗争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二者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同,植根于大相径庭的思想文化土壤和政治实践基础之中;二者赖以支撑的制度保障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得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等多层制度保障,而西方协商民主受资本主义私有制制约,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二者的协商主体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具有政党、民族、社会团体、基层组织、公民等多层次主体,而西方协商民主着重强调公民个体的主体地位,缺乏政党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的有效协商;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协商民主正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立体协商体系,而西方协商民主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协商。  相似文献   

10.
正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  相似文献   

11.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目前中职学生的公民意识存在着社会责任感淡薄,理想迷失等问题。因此,加强时中职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养戍正确的公民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与河南省社联、社科院、哲学学会等8个单位,于1991年4月18日至22日在洛阳市联合举办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理论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共70余人。 会议认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着来自帝国主义和平演变、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三方面的干扰与挑战,这三者本质上是合流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危险性更大。如果对此认识不足,就有可能犯历史性的错误。因此,与会者着重讨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有关问题。 (一)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 一种意见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发展为一种当代国际思潮,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社会主义、反马  相似文献   

13.
现行宪法颁布实施9年多了。9年多来的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适应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是我们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总章程。9年多来,它在我们国家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促进改革开放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而,人们的宪法意识日益增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53年制定宪法以来,我国开始实现一种比资产阶级国家、部分地说也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为新的、有关宪法的实质、结构和职能的观念,这一观念在新宪法草案中进一步形成,并获得了崭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是赋予了还是否定了公民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是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都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公民从事研究或创作,宣传自己无神论的主张,也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和国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的规定是统一的,符合全体人民包括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公民是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少数人 ,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是公民应具备的“四主德” ;中世纪缺乏公民与公民道德生长的土壤 ,社会造就的是谦卑温顺的臣民及深受基督教神学影响的臣民道德 ;17、18世纪的公民理论突破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公民资格的狭隘性 ,公民的内涵大大拓展 ,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提出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公民道德 ,但资产阶级公民道德理论也具有一定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17.
《论民主》一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内民主,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标榜的民主的虚伪性。 民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在如何搞清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民主。《论民主》一书认为,实现民主离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右派分子高唱着资产阶级的议会制,说什么“我俩应当学习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成立政治设计院,和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变成美国的上议院,来仿效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民主”等等荒谬的论调。其实,只要揭开问题的本质,就可以明白资产阶级的议会制是怎样一回事了。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即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是近代历史的产物,是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19.
立足激进民主主义立场,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政治解放所确立的"自由"及其悖谬进行辩驳,是1843年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变革的重要环节。这种辩驳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围绕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实现的国家与宗教的分离及政治国家的建立,辩驳"自由国家"及其唯灵主义;二是围绕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实现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及世俗生活的塑造,辩驳"自由社会"及其利己主义;三是围绕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导致的人的二重化及公民身份的建构,辩驳"自由公民"及其形式主义;四是围绕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引发的精神解放,辩驳"自由精神"及其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论协商民主的内在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协商民主,通过广泛的公民参与、公正的协商程序和公开的审议过程以达成促进公共利益的理性共识,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搭建了广阔的制度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协商民主有其内在的价值意蕴,平等是这一价值体系的逻辑前提;广泛的政治参与激发了公民对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的清晰认知;借助于法治的力量来建构协商的规范化标准、捍卫协商民主的权威;在协调文化分歧和价值冲突的过程中蕴含着宽容贵和的公民品格;对公共利益的价值认同推动了政治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揭示了协商民主的本质和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