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确证是认识论的一大难题.在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着语境论与非语境论如怀疑论、常识实在论、可错论、比较论、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长期争论.语境论主张知识在特定语境中是意义明确的,怀疑论则持相反的观点,常识实在论认为常识直觉就可驳倒怀疑论,比较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命题比较来阐明的,不变论认为知识不随语境变化的,相对主义强调知识语句是在语境中被评价的,而不是在语境中被说出的.这些非语境论各自提出了对知识确证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同样的知识状态,在某个语境中可以认为“知”,而处在另一个语境中却有可能被视为“不知”。这就涉及所谓的知识归赋问题。这个问题虽曾引起过语言哲学的精神教父维特根斯坦和言语行为论的创始人奥斯汀的兴趣,但对知识归赋全面系统的广泛关注则始于21世纪初叶。目前,围绕知识归赋语句(下文简称“知识语句”),语境敏感性的探究方兴未艾,不仅吸引了语言哲学家的踊跃参与,而且激发了心理学家与知识论者高昂的研究热情,继而催生了(知识)语境论、恒定论、对照论(contrastivism)等不同理论,旨在解决所谓的“知识归赋难题”。  相似文献   

3.
李俏  吴建民  张必隐 《心理科学》2000,23(5):568-570
通过两个词汇选择实验,采用快速选择法对汉语句子语境作用作了考察.结果发现句子语境位置及语境与目标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对于词汇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1)前语境为被试对随后出现的目标词有一种预期效应,它对词汇选择的促进作用大于延迟语境;(2)当句子或短语不符合句法时,语境的效应很弱,语境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句法、语义等高层次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语句(sentence)是语义的基本单位,语词只有在语句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这是弗雷格(G.Frege)的一个著名观点。(Frege,1884,p.140)可见,语句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或语义理论中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然而,语句是什么,它的涵义和指称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反本质主义"是西方后现代的核心理念.是近几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持续讨论的焦点.但是,中西方语境不同,"反本质主义"的目的和任务也不同.本文分别从中西方语境出发,考察"反本质主义"产生的巨大差异: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反本质主义"不能等同于"解构";中国语境下的"反本质主义"所要做的工作是"反权威主义".吴炫先生以"中国式文学性"观念的当代建构来穿越中国语境下"反本质主义"文艺理论课题,可能是当下中国文艺理论界在全球文化语境下迎接"反本质主义"挑战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增量呈现文本范式操纵预视类型,并同时操纵目标词语境预测性,考察了预视对词汇加工中早期语境预测性效应的影响。实验1发现预视类型和语境预测性不存在交互作用。无论有没有预视信息,语境预测性均对早期词汇加工产生了影响。实验2采用※预视创设了更接近自然阅读的文本呈现模式,再次发现语境预测性效应不受预视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语境预测性对阅读中词汇加工的影响并不依赖于与目标词相同的预视信息,在没有预视信息情况下同样会表现出语境预测性对词汇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尔认为,道德语言也能用形式逻辑规则来推导,且由此推出事实不蕴涵价值的结论。运用博弈论语义学方法从假言命题的角度对道德语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事实对价值的蕴涵关系。黑尔研究了道德语言应用的语言环境情况,认为这种语境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语句语境"对道德命题没什么作用。引入博弈模型对此进行研究发现,道德语言意义的实现与道德行为在博弈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知识论、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的经典话题。当我们谈论语境的时候,存在两层意思:首先,语境指在进行解释时的物理或沟通环境,这种环境会为时间、空间、名字、记号、符号所决定;第二,语境指进行讨论所基于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本文中,我们通过预设一种理想语言,来避免对语境在第一层含义之下所导致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我们将从特定的文本语料库构造第二层含义之下的语境。在构造的过程中,我们借鉴数据挖掘领域"聚类分析"的思想,将语境视为基于语句之间互信息的语句聚类。  相似文献   

9.
"葛梯尔问题"与知识的条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可信赖性 (Reliability)这种理论认为 ,使某一信念有资格成为知识或成为在认识上得到确证的 ,是它与真理的可信赖的联系 ,这种联系主要指论证的过程与方法 ,也就是说 ,如果一个合理的真信念来自可信赖的过程或方法 ,它就能够是知识。“可信赖”指的是所运用过程或方法的可靠性 ,遵循它就不会导致错误的信念对于古德曼来说 ,这种可信赖的过程特指心理过程。他认为 ,信念的可确证的状态依赖于产生或保持它的心理过程。合理的信念是由恰当的、可信赖的心理过程产生的 ,而不合理的信念则是由不恰当的、不可信赖的心理过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医学认识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医学认识的语境分析1.1 医学认识主体语境特征“社会活动语境表明 :主体精神状态是多元的 ,活动类型是多元的 ,追求目标也是多元的[1] ”。从主体精神状态来看 ,医学研究的主体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 ,他对医学概念的理解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认识交流也是理解者对理解对象在特定历史语境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 ,医学意义的形成、选择是在两者以及他们背景之间的协调、交融中得以实现的。医学认识主体对于每一个患者和每一种疾病的的理解都有一定差异 ,渗透着主体价值和目的的倾向 ,带有主体明显的个体知识背景的痕迹和实践经…  相似文献   

11.
郭璞洋  李波 《心理科学》2017,40(3):753-759
"正念是什么"是正念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研究者的难题,造成此困境的重要原因是正念跨越了佛学与心理学两种语境。在正念内涵研究历程中,研究者们先后试图以"去神秘化"、"去语境化"及"整合化"来解决跨语境所造成的问题。本研究认为:正念为多维概念,其内涵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者对正念的认识并非静态的判断,而是逐步成熟的过程;应深入整合佛学与心理学语境,以发展的视角看待正念。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有理由的真信念的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根据一种传统的观点,知识可以定义如下:S知道 P=DfO;S 相信 P;S 有理由相信 P。在这个定义中,如果我们象许多人那样,认为“S有理由相信 P”与“对于 S 来说 P 是显然的”的意义相同,这个定义就是不合适的。因为 E.L.盖梯尔已经证明:除非我们愿意是怀疑论者,否则我们必  相似文献   

13.
汉语句子语境对单词识别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朱晓平 《心理学报》1991,24(2):35-42
本实验采用命名作业对汉语句子语境条件下的单词识别作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句子语境类型、语境对目标词的限制强度、目标词词频和笔画数对单词识别都产生明显影响;并且语境对单词识到效应的大小也受到语境限制强度、词频和笔画数等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1)语境对单词识别的作用点会随着不同的条件而改变;(2)被试在不同的语境限制强度条件下采用了不同的利用语境信息的策略。本研究没有支持核证模型、Logogen模型和双加工理论的一些预测。有关汉语文的语境效应作用机制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婷 《学海》2014,(6):23-29
在后发现代化语境中,党和政府的城乡政策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关键性的驱动作用。本文选取了建国以来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6个代表性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策文本的言语系统特征进行语言学分析,考察了言语建构与规则效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建国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城乡兼顾——以乡支城——城乡均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转变,相关言语系统主要由对客观现状做出描述的实是语句、具有肯定性色彩的评价语句和大量的行动语句构成,政策文本通过不同类型的语句组合,影响行动者的价值判断并提供现实的行动选择,从而实现以言行事与以言取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眼动记录的方法,考察了不同句子语境中,不同类型的动宾组合的加工过程。结果发现,韵律限制对句子阅读的认知加工过程起重要作用。符合韵律限制的[2+2]和[1+2]型动宾组合比不符合韵律限制的[2+1]型动宾组合加工更容易,更少地寻找支持信息。语境能引导读者更快地通达符合韵律限制的词汇的意义。在中性语境中,符合韵律限制的[2+2]和[1+2]型动宾组合比不符合韵律限制的[2+1]型动宾组合加工更容易,更少地需要语境的支持。在偏向语境中,同时符合韵律限制和语境信息的[2+2] 型动宾组合加工更容易,更少地需要语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蕴涵论题主张,知道蕴涵相信,如果S知道P,那么S必定相信P。然而,迈尔斯-舒尔茨等人关于"不自信的考生"的实验对蕴涵论题提出了挑战。该实验数据证明,在缺乏信念的情况下,受试者也能进行知识归赋。罗斯等人把信念分为正在发生的信念和倾向性信念,认为迈尔斯-舒尔茨等人的数据只能证明知识可能不蕴涵正在发生的信念,而不能证明不蕴涵倾向性信念。穆雷等人通过地球中心主义案例证明,倾向性蕴涵论题也是错误的。巴克沃尔特等人则通过区分厚信念与薄信念,批评了反蕴涵理论,坚持知识蕴涵薄信念。笔者认为,蕴涵理论是知识论中的主流观点,借厚信念与薄信念的区分,可为其作出辩护。  相似文献   

17.
索引表达式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常常运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们具有同语言行为发生时的语境状况直接相关的特殊语法特征。如指示代词“这个”、“那个”,人称代词“你”、“我”、“他”,时态词,时间和地点副词等等。对于这样的表达式,如果我们不知道它们被使用的语境情况,就不知道它们的确切意义,例如,某人门上贴有字条“将在1小时内回来。”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写的,也就不知道笔者究竟何时回来。又如语句“我是中国人。”我们不知道谁是说话人就无法断定它的真值。正因为对索引表达式的分析研究同表达式的运用密切相关,索引表达式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索引表达式有不同类型的范畴。例如人称索引就因人物在言语活动中的角色不同而有区别。第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围绕中文代词理解中, 读者的常识性知识和语篇语境的作用以及作用时程这一问题展开。实验1首先探讨在中文阅读理解中, 职业性别倾向这种常识性信息是否能对代词的指认产生早期影响。存在一致和冲突(如警卫-他; 警卫-她)两个实验条件, 结果在凝视时间、重读时间和总阅读时间上都发现了职业性别倾向所引发的性别冲突效应。实验2在实验1基础上增加一个代词(如:警卫-他-他; 警卫-她-她), 考察更正后的信息, 即文本语境内容是否可以覆盖常识的作用对代词加工产生影响。结果发现语篇语境确实可以覆盖常识性信息的作用, 对代词加工产生早期影响。但是, 职业性别倾向这种常识性知识仍然在代词加工的后期阶段发挥作用。考虑到代词所形成的语境较为含蓄, 实验3中采用更明确的方式来界定职业名称的性别, 例如男艺人、爸爸等, 然后再出现一个代词, 代词的性别始终和先前的性别描述一致, 而与职业性别倾向冲突, 这样也存在一致和冲突两个条件(例如:保姆-妻子-她, 警卫-妻子-她), 结果发现只有更正后的语境信息对代词加工产生影响, 职业性别倾向不再发挥作用。说明在中文这种高语境依赖性的语言文字中, 语境可以覆盖常识性知识对代词加工产生早期作用。但是, 语境作用的持续性问题会受到语篇语境中性别信息明确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观基础上,研究反讽话语中语境信息的激活模式。反讽话语所表达的命题与理解时同时激活的语境信息之间都存在着不相容性,识别话语中的反讽意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者对这些不相容性的探察。本文通过对有关的认知语境进行分类,证明了语境信息激活模式在文本分析中的有效性,同时为解读反讽艺术的独特魅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高兵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08,40(4):381-388
通过眼动实验,考察了语篇理解中整体语境和局部语境对代词理解的影响。实验一是预备实验,发现名词与动词词组之间关系的典型性不同,整合的速度也不一样。实验二发现,代词的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代词理解的初期受整体语境的语义偏向影响,而不受局部语境的影响。在第二阶段主要受到局部语境的影响。代词的理解过程比较符合Cook(2004)所提出的两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