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南开大学哲学院承办的"政治哲学与生活世界"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2年年会于2012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黑龙江大学、山西大学等47所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哲学》、《哲学动态》等多家杂志,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与会代表共提交69篇论文.会议围绕"政治哲学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及相关学术问题组织了四场大会发言和八场小组讨论.研讨所涉及的议题主要有"政治哲学"、"生活世界"、"实践哲学"、"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宗教、文化与政治"等.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的理事改选工作,产生了两学会新一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一书的名称,新中国建立后就是这样翻译。现在俞吾金先生在《作为经济哲学的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和命运》(《中国哲学年鉴》2011年卷,以下简称"俞文")一文中,却把"终结"译作"出路",并用  相似文献   

3.
最好的比较哲学不仅是(狭义上的或描述性含义上的)比较.根据近来在《两条通往智慧之路?--论中国哲学和分析哲学传统》这一文集中提出的三种看法,它(即创造性的比较哲学)应当致力于"整合"、"挑战"或"探求真理".  相似文献   

4.
《周易》重"时",强调"生生"、"与时偕行",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时间观念,而过程哲学亦重视"创造"、"生成"和时间问题,《周易》与过程哲学存在诸多相合之处。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就多有留意此问题者。本文不打算面面俱到地评述八十年来华人学者援引过程哲学阐述《周易》思想的全部努力,而仅把视角集中在过程哲学与《周易》时间观念之间关系上,尝试撮述并评骘方东美、程石泉、牟宗三、唐力权、成中英、于连、张成武等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论著,以期厘清并进一步揭示过程哲学与《周易》时间观念在哲学理路上的相通与龃龉之处,思考作为现代哲学的过程哲学对于《周易》时间观念这一古典思想的接引与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18-20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徐州师范大学、《江海学刊》联合主办,徐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创新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马克思哲学高峰论坛(2011)"在徐州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  相似文献   

6.
《世界哲学》2009,(3):76-76
为了推进我国的分析哲学研究,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in China),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联合协办。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洪谦优秀哲学论文奖评选办法》规定,第二届"洪谦优秀哲学论文奖"(简称"洪谦奖")于2011年9月正式启动。经过专家评委对应征论文多次双向匿名评审,最后评选出获奖论文如下:一等奖:《现象概念与物理主义:打破二元论的迷咒》(王球);二等奖:《休谟的因果性理论研究》(骆长捷)、  相似文献   

8.
张泼 《哲学动态》2015,(2):105-107
<正>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一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学术报刊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现实"为主要议题。与会者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近年来,学界在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2012,(9):129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2012年卷《中国哲学年鉴》力求真实、全面反映中国哲学界2011年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提供哲学界学术活动的信息,介绍海外哲学研究的现状和最新动态,并刊登内地和港澳台哲学新书  相似文献   

10.
王兴国 《世界哲学》2002,15(3):76-79
众所周知,牟宗三是哲学大师、儒学大师,亚洲最名的康德哲学专家之一,一生研究东西方哲学,配合康德哲学消化中国哲学和化,以康德哲学为桥梁融通中西哲学,在与西方大哲学家的对话中把中国哲学推向世界。他以一人之力翻译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和《道德底形上学之基本原则》以及作为其《圆善论》第一章附录的《限制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的第一部分,这是康德哲学作翻译史上的一个奇迹,足以堪称为一个异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2011年卷《中国哲学年鉴》力求真实、全面反映中国哲学界2010年度研究和教学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二、佛教哲学、文化艺术、制度信仰等研究 1.佛教哲学研究 40年来,研究佛教哲学的论文和著作很多,其中不乏具有原创性质的成果,比如赖永海的《中国佛性论》。在进入本世纪以后出版的佛教哲学著作中,有两部著作具有代表性。其一,方立天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相似文献   

13.
编辑说明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连续出版了33卷,本卷是第34卷。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卷力求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哲学界2015年度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14.
邱昭继 《哲学动态》2015,(2):108-110
<正>2014年10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动态》编辑部、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所和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论坛"在西安召开。来自西北政法大学、《哲学动态》编辑部、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编辑部等单位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任世荣教授、《哲学动态》编辑部强乃社副编审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词。参会学者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蓬 《哲学研究》2012,(3):56-60
<正>近年来,关于"当代中国哲学"应具备怎样的形态的讨论,成为哲学界的热门话题。这个问题的自觉提出,来自中国哲学界对自身存在的历史性反省。高清海先生在《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一文中提出的"中国需要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呼吁,有助于我们认真思考这  相似文献   

16.
编辑说明     
《中国哲学年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连续出版了34卷,本卷是第35卷。秉承学术性、前沿性、客观性的办刊宗旨,《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卷力求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哲学界2016年度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与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事件,客观记录中国哲学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张明 《学海》2014,(6):11-15
通过将《矛盾论》与苏联教科书或其他哲学著作进行简单地"逐字逐句"的形式对照研究,认为字面上"雷同"的对比结果是可以直接占有的"证据",从而将《矛盾论》判定为"抄袭"的做法,一方面犯了"过度还原"与"化约主义"的错误;另一方面也陷进了所谓"证据的陷阱",甚至是"无证据的主观臆想"之中。所以,必须摒弃"直接阅读"模式的限制,运用"症候阅读"方法面对"证据",寻求出表层"符码"背后的深层问题域,从而达至新的理论生产式。在"直接阅读"模式支撑下对《矛盾论》进行简单的"形式对照"研究,其遮蔽了堆积而成"符码"背后的深层内容,即《矛盾论》的真实写作意图、理论旨趣及其内在本质精神等,而仅仅拘泥于概念、字句和表述方式等表象内容"雷同"地争论之中,从而人为混淆以《矛盾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质性差别。  相似文献   

18.
王冉冉 《管子学刊》2014,(4):127-128
正林存光教授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颇富盛名的"刘泽华学派"或"王权主义学派"中较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尤其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方面可谓独树一帜,正如李振宏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一文中所说,林教授"把政治哲学研究学理化而真正提升到哲学的水平"[1]。如所周知,先秦儒、墨、道、法是中国古典政治思想的四大宗派,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古典的",乃意指他们开创和奠基了四种极富超越且具有恒久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受《现代哲学》编辑部委托,我继续主持新一期的"实践哲学的传统与创新"专题。此前两期的文章或者研究"中外哲学传统中的相关问题与资源",或者"寻求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显示了一定的特色。本期组稿仍追求这种特色。本期专栏共有五篇文章。拙文《笛卡尔对理论原则与实践原则的区分及其对中国学界的启示》反映了本人在研读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写成10卷本《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又经过数年的编校,现在终于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目前相对最全面、系统、完备的中国哲学通史.全书共10卷,其中8卷为断代哲学史,涵盖从先秦至现代的内容,又特别设置了少数民族哲学史、古代科学哲学史各一卷.作者团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深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