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价值与知识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恩格斯认为 :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重大的发现 ,一个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 ,另一个是对剩余价值的发现。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它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他的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马克思指出 ,各种商品的使用价值 ,千差万别 ,不能在数量上测量它们的多少。他说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 ,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 ,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3卷 ,第 5 0页 )就是说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个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所创造的。所以 ,我们通常说 ,劳动创造价值。在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以来,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确出现了一些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据此,有不少同志认为在当代中国存在着发展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的“二律背反”,即善善冲突。基于这种认识,有的同志对发展商品经济的道德后果充满悲观忧心的情绪,有的同志还提出了以道德退步为代价发展商品经济的主张和思路。但是,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并不存在商品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 首先,不能把商品经济可能导致的负作用等同  相似文献   

3.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读科学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广义地讲, 科学价值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科学的认识 (真理) 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等。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科学劳动产品的相当部分可以纳入商品范畴 (对于科学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是不是商品, 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 笔者认为它也是商品 [参见刘冠军])。本文中的“科学价值”专指科学劳动产品作为商品的价值, 这是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读科学价值的逻辑前提。一、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读科学价值的必要性对科学价值的认识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密切相关。从 1949年至今,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大约有五次 (…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克复 《学海》2002,46(3):39-42
所谓“生产力价值论” ,是指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是由投入生产的各生产要素经有机组合所产生的合力即生产力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论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 ,忽视了劳动是劳动者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进行 ,仅有劳动者单个要素 ,劳动无法进行 ,因而也无从创造价值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鲁品越 《哲学动态》2003,2(8):11-13
货币经济功能已为人们熟知,然而它对人类历史最深刻的功能,是由其经济功能而导致的社会功能:它塑造着与其相应的社会价值观,进而衍生出相应的社会结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一社会功能正在凸显,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社会。1.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社会功能的来源货币之所以具有塑造社会结构的能力,是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人们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某种脱离社会关系的独立事物。马克思之所以坚持劳动价值论,反对把商品的价值理解为“效用价值”或“使用价值”,其基本立足点正在于此。作为商品交换尺度的价值量,是对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全社会…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从根本上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但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经济的某些固有因素,也会“诱发出”或“伴发出”精神领域中的某些消极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消极现象绝对不可能单纯依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自身的更大发展来解决。因为:第—,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商品经济所固有的一般属性,它不能消除商品拜  相似文献   

7.
李昌银 《学海》2002,(1):75-79
商品的价值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 ,效用价值理论没有区分价值和效用之间的差别 ,认为商品的效用就是其价值。本文认为只有在假设的“初始均衡”状态下才是这样 ;常态下 ,商品的价值和效用之间有一个“裂缝”。劳动价值论 ,在价值规律面前也令人产生疑问。本文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其成本、效用以及供求关系三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商品交换总是与作为商品等价物的赁币的各种形式联系在一起的,货币是对商品的更为普遍的、抽象化了的形式。货币的出现以及它在商品交换中的地位的日益重要,标示着一个社会的(民族的或地区的)商品经济的发达与繁荣的程度。在古代各个伟大的农业文明中,就已经存在着商品交换,从而存在着货币。然而,货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公平观由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一)公平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认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具有公允性,即商品生产奉行等价交换原则,其基础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和个人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价值问题在我国哲学界逐渐引起重视,一些同志相继发表文章,就价值、价值关系、价值认识和价值真理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现对这些探讨中的各种观点作一综述。一、哲学的价值概念与经济学“价值”概念的区别有的文章认为,价值可以成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价值,不同于作为人类劳动凝结的商品的“价值”,但却可以相当于商品的或物的“使用价值”。不过经济学“使用价值”的概念涉及的范围比较狭窄,它只涉及物质存在物(主要是商品)在经济上的使用价值,而且只在直接的意义上考察物、商品对于主体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运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市场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市场”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文化”是借助意识和语言而存在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是不能进入买卖市场而构成“文化市场”的。可以进入市场而具有商品属性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的物化载体和物化形式。因此,如果要说有什么“文化市场”的话,那只能是“文化物化产品市场”,在这个市场里用货币交换的主要不是这个文化物化产品的文化价值,而是它在物化过程中耗费的劳动和成本。可以花同样的货币买到一套黑格尔的《美学》或一套庸俗消遣小说,但两者的文化价值可能相距十万八千里。有人认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文化价值,因…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宣布: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们都很熟悉这个论断,却未必都充分意识到它的严肃含义。因为“经济”这个范畴不但包含了社会的生产与交换,而且包含了分配与消费,宣布一个经济形态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就意味着不但在生产与交换领域,而且在社会的分配领域与消费领域,也都要遵循商品经济那些基本的规律。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还必须坚持公有制、计划性、按劳分配等原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正是要实现上述两个方面(即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化和市场”的讨论,已经引起广泛注意。这个讨论已经涉及到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分歧还很大,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不承认或有意无意地抹杀商品价值(体现为交换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本质区别,认为把文化生产部门当作“事业”单位而不作为企业对待,是“观念误区”。因此,“必须重建一个文化价值论”,从而把文化生产活动(指文学艺术、戏剧、影视、出版、广告、教育、科学研究、法律等等)“变成盈利性的经营活动”,让这些活动为社会“提供产值;让文化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人类一般劳动时间的外化、对象化和物化,是以物的形式表现的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货币理念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货币的伦理意蕴体现在货币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一是彰显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蕴含人格独立和人际平等精神;二是消解传统的社会结构,产生新的契约关系;三是祛除价值之上的迷魅面纱,创立理性基础上的新伦理;四是促成价值世界的转化,冲击传统伦理观念;五是产生伦理文化效应,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价值”是人们所需要、追求、选择并创造的内容的统称。“价值观念”则是人们价值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的积淀,即有关价值和价值关系的一种观念系统。就目前的研究水平来说,我们所看到的构成价值观念一般内容,从而也是构成人们社会评价标准系统的基本内容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池田大作“创造价值”的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田大作认为人生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把人生的“幸福”与“成佛”、“创造价值”联系为一体,这是池田之人生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7.
江雪松 《学海》2015,(2):9-14
《资本论》诠释劳工权益的核心是在政治经济学语境中展开劳动权的讨论。透过对商品价值形式与价值计量的辩证分析,揭示出劳工权益所蕴涵的劳动权,具体表现为劳动平等权与劳动报酬权。抽象劳动是劳动平等权的内核,劳动力价值计量成为劳动报酬权的基础,劳动解放是劳工权益的终极实现。《资本论》所诠释的劳工权益逻辑在于正确处理劳动力的产权化与人权化,不断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作日,让劳动者拥有更多自由时间实现全面发展,提升劳动能力,从而有助于更好的物质生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通过劳动辩证法,展现了主体通过异化复归而实现自我发展和生成的过程,揭示了劳动所蕴含的积极含义。然而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发现在需要的扩张中,劳动陷入了巨富与巨贫的悖论式存在,劳动反对劳动者。囿于交换的视角,黑格尔以效用来规定价值,无法真正把握到劳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这使他忽略了劳动者自身所蕴含的革命主体性、超出劳动本身的特性,而以国家来解决市民社会的贫困问题,违背了辩证法自我否定的内在原则,构成了其劳动辩证法的逻辑断裂点。马克思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劳动者所具有的革命主体性,使劳动辩证法得以真正确立,从而超越了黑格尔。  相似文献   

19.
货币:一种哲学向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 《哲学动态》2003,(8):8-10
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主要起着衡量和转移与个别商品相分离的价值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货币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它有着深厚的哲学与历史文化的底蕴。首先,货币对社会各种质料的组合,货币经济对人与人关系中内在维度的改变,锻造出人对世界理解趋向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坐标。货币化生存世界直接影响和关联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使得一种纯粹数量的价值不断压倒品质的价值,从而追求生活意义的平等化、量化和客观化,把人生的消费和积累作为惟一至上的终极追求目标。其次,货币是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的产物,它所体现…  相似文献   

20.
宓文湛 《哲学动态》2003,23(8):16-18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审视,从最初的特殊商品货币到作为物质财富一般代表的金银货币,再到今天的电子货币,货币的发展最贴切地表征着历史进化节度。货币的这种表征作用,在它同社会最基本的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交往的互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1.货币在与生产力的互动中表征历史进化节度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的价值即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物化和符号化。交换是生产的一个环节,生产力的发展是货币产生和发展的根源。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又反过来促进生产发展。因此,货币在与生产力的互动中,表征着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生产力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