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间佛教"的引领之下,台湾佛教将宗教的神圣性融入于世俗的生活之中,积极地从事社会关怀与福利事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台湾佛教也因此遇到了许多困境与挑战,首先,佛教的世俗化与神圣性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其次,佛教亟待进行文化的更新以及自身形象和功能的完善;再次,佛教面对着资本操纵和经济资源搏斗的生存困境。这些新的课题,会对大陆的佛教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朝鲜、日本等国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佛教把中国传统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仪礼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佛教思想和体系。同时它又囊括了世界佛教流行的几大派别,有属于北传佛教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的云南上座部佛教,三者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佛教体系。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平行发展(有时亦有交叉融、合或冲突的现象),地位平等,缺一不可。按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观点,1840年以前为中国古代时期,之后至1919年为中国近代时期,1919年至今是中国现代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中,学术界一般把两汉称为佛教传入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佛教为案例,对"5·12"四川大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安县等地受灾人群信仰状况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自由座谈等社会学实证考察方式进行了调研.调查表明:佛教界闻灾而动,寻声救苦,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赏佛教界在赈灾中的积极作用;佛教在赈灾中所发挥的心理安定、心理救援、生死安顿、生活充实、慈善公益等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秩序稳定功不可没;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度最高,92.8%的佛教信众认为"信宗教与信党和政府无冲突",佛教信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率是97.3%,高于普通民众;调查表明:正信宗教尤其佛教的适度发展,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益无害.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大宗教在赈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外部看,政府和社会对宗教的知晓度、认同度及宗教参与救援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从内部看,佛教自身存在寺庙引导力薄弱、僧尼老龄化、低素质化,部分寺庙僵滞于农耕社会的民俗信仰型态.必须痛下决心推动佛教向文化型、法治型、慈善型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方立天先生的佛学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佛教哲学的现代阐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其中,用当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对佛教哲学的解读发挥了佛教文化启蒙的历史作用;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为“佛教是文化”的论断提供了学理支撑;而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作为佛教中国化研究的核心论述之一,迄今对学术界思考宗教中国化问题仍富有启发意义。方立天先生的佛学研究是当代东亚佛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论的探索构成东亚大乘佛教研究现代化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应用价值的关注体现出一位佛教学者的学术洞见。  相似文献   

5.
从宗教范式而不是宗教势力的角度看,外来的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其范式由榜样到边缘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宗教格局中,自从佛教在中国站稳脚跟后,“佛教范式”便成为各种宗教纷纷仿效的榜样;但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现代宗教格局中,由于西方基督教的传入和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佛教范式”便被边缘化了,而“基督教范式”则取而代之成为各种宗教纷纷仿效的榜样。“佛教范式”在中国宗教史中的这一地位变迁折射出了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没有西方式宗教对立的“不排异”的宗教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探讨的是近现代中国的佛教学者如何响应由西方传入的现代科学,这与他们对基督宗教的响应又有何关系,而这些响应对于学界对文化全球化的讨论又有何意义。本文以章太炎及太虚法师为个案,指出前者基本上是中国视域为本位,而后者更倾向于采取全球的视角。本文认为文化上的全球化,不仅对个别的宗教传统构成挑战,也提供机遇让不同的宗教传统得以更新,这不仅有助不同传统的全球化,更可促进不同宗教间的交流以至多元文化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那日苏 《中国宗教》2023,(10):76-77
<正>佛教戏剧自印度传入中原地区后,广泛地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渐完成了中国化的演变,如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佛教戏剧,是指“表演佛教内容、叙述佛教故事并展现人物冲突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佛教戏剧起源于古印度,主要沿袭了古典梵剧的体例,以佛教题材为内容,集歌、舞、宾白等表演形式于一体。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于都市佛教概念的诠释关于都市佛教的定义,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认为:"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1]1.城市与佛教都市佛教是相对于山林佛教而言的,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作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两种路径,分别于佛教中的自觉与觉他相联系的,山林幽静易于其中思索以图顿悟,通都大邑则利于弘传教义,普度众生。佛陀成就  相似文献   

9.
迟帅 《中国宗教》2015,(4):68-69
继《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系统探讨了佛教学术传统在欧美的大致发展轮廓后,李四龙教授又进一步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出版《美国佛教:亚洲佛教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转型》一书,叙论结合,介绍了亚洲佛教自19世纪伊始在美国发展和学术探讨的过程。本书关注美国佛教的视角,也正是为了反思亚洲佛教自身的发展理念,以及宗教在现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释庆道 《法音》2021,(4):21-24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与本土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使佛教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丰沃的土壤中,渐渐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蓬勃发展,实现了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因此,佛教不仅是第一个实现中国化的外来宗教,并且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又成功地融入了本土的社会价值观中;而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化的佛教,已经融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无论是在建筑、绘画、雕塑、书法、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
孙英刚 《世界宗教研究》2015,(2):43-52,205,53
史籍有关武则天在明堂设置"七宝"的政治和宗教意涵,被以前的历史和宗教研究所忽略。"七宝"(sapta ratna)作为佛教转轮王(Cakravartin)的符号和身份标志,从政治术语、仪式、君主头衔、建筑空间上显示了佛教王权观对中国中古政治的影响。而从整个佛教在亚洲大陆的兴起与传播来看,用"七宝"标志和宣扬佛教君主身份的传统,也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在中国中古时代,不论是作为帝国中心的长安、洛阳、邺城,还是位居西北边陲的敦煌,转轮王七宝的图像都广泛存在。这些坚实的图像证据,证明转轮王观念曾经在中国中古时代,在政治起伏、社会生活和思想变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这个角度讲,武则天利用佛教宣扬自己的统治合法性,不但在中古史脉络中不特殊,而且也仅仅是当时佛教世界普遍使用转轮王来解释王权这一潮流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周勇 《中国宗教》2023,(1):40-41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并就宗教中国化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论述,作出了“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的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学的精神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外来佛教与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的产物,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文化在中国佛学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佛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圆融精神是佛教调和其内部思想学说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关系的产物,对不同思想学说的调和、包容和融合态度以及圆融性的理论是其基本内涵;伦理精神融合吸收了与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相适应的儒家世俗伦理,具有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的特征;人文精神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社会人生的精神特质,从而使出世的宗教融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人心、人生、人间的思想内容。中国佛学的精神对于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佛教音乐及其东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荣 《法音》2001,(2):22-28
一、佛教音乐之性质  印度是一个宗教之国,其艺术的发生发展无不与宗教有关,S·夏尔玛指出:“印度艺术的生存就在于宗教。”[1]于此,音乐也不例外。举凡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皆是它重要的源泉。甚至到近前,印度古典音乐还是敬神的,对宗教的虔诚与赞颂,是印度音乐经久不衰的主题。  印度的佛教音乐穷源溯流则可远溯到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四吠陀”,其中记述《梨俱吠陀》(Rgveda)歌咏方法之“娑摩吠陀”(Smeveda)即为其肇始。它奠定了声明与梵呗的基础,佛教承此而产生了伽陀(gatha),即合乐的诗颂。不过在…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是一个中西冲突、新旧交替的时代,面对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也相应地做出了一系列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变,特别是更多地面向新时代、新社会、新文化,更多地关注并参与到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中,可将其称之为入世转型。这里的“入世”并非意味着近现代之前的佛教只有“出世”而没有“入世”的面向,恰恰相反,近现代佛教的入世转型,是对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入世化、人生化倾向的继承。但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入世转型又有着与历史上的“入世”非常不同的时代境遇、丰富内涵、新的特点及历史效应,它是对大变革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回应,也是中国佛教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的结果,是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佛教中国化的承续与创新,是佛教为了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发展并更好地展示其独特价值、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努力与开拓。佛教通过与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科学、社会思潮、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互动,实现了自身在政教关系、组织管理、思想观念、佛法义理、僧伽教育、宗教实践等方面的转型和变革。近现代中国佛教的入世转型,呈现出曲折的历程和多向度的路径,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佛教入世的新面貌、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前伊斯兰时期的中亚经历了诸多大国的统治,期间各国宗教传播至中亚城市并对中亚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了广泛影响。塞琉古王朝统治时期,古希腊宗教的传播展现在奥克苏斯神庙及艾哈农城遗址的宗教建筑中。贵霜王朝统治时期,佛教在中亚的传播主要体现为铁尔梅兹古城的佛教建筑与塔克西拉古城内的犍陀罗艺术。萨珊王朝统治时期,琐罗亚斯德教的天葬葬俗传播至中亚城市并通过花拉子模与索格底亚那的纳骨瓮得到进一步发展;琐罗亚斯德教的娜娜女神传播至花拉子模并与地方元素融合;片治肯特古城谷仓壁画与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内容在展现多元文化的同时,依然以琐罗亚斯德教文化为主体内容。中亚城市文明具有鲜明的多元宗教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赵朴初先生在《佛教常识答问》等著作中,对佛教史观有一系统明了的阐发:佛教的创立、传播及发展与印度的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演进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质之传统,鉴于现实,“人间佛教”是佛教发展的趋势,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贯穿于赵朴初先生佛教史观的主题则是人,是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行求法的第一人,法显对佛教在中国的立足与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对佛教思想、佛教制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从宗教走向信仰方面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开创作用。法显西行所取经书丰富了中国佛学宝库;律藏的搜求与翻译对佛教僧团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佛国记》中对印度各地佛教供养行为的记录与传播,对推动佛教在中国从贵族走向平民,从宗教走向信仰,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法显西行其始也简,而成之却也巨。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现代宗教学背景下的宗教概念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本土宗教观念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既具备西方文化特质,又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特征的中国化的宗教概念。中国近代宗教概念的形成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事件,而是中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是传统思想在现代语境中的挣扎和变革,是西方文明在传统环境中的妥协和调适,是传统中国社会接受西方观念制度的一个缩影。近代中国宗教观念的形成以儒教地位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变迁为切入点,最终落脚于对以中国佛教为主要样本的中国宗教形式的考察。特殊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宗教概念具有超学术层面的价值取向,其形成对近现代儒释二教及其他中国传统宗教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神话及道教题材在敦煌佛教壁画中的出现,是佛道思想融合的具体反映,也是早期佛教艺术中国化的特殊形式。实际上,宗教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今天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挖掘。敦煌壁画以佛教题材著称,不过也并不缺少其他宗教的题材,这反映了敦煌作为不同宗教文化交流中心的特点。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