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管明星的名气有多大,有一点是和我们相同的:都经历过失恋。失恋的明星偶尔也会像常人般发出些感慨,或者带点哲理,或者莫名其妙。刘若英失恋就像吃酸味冰淇淋。“失恋就像吃酸味冰淇淋,心  相似文献   

2.
一天,某汽车制造厂总裁收到一位汽车用户的抱怨信,信中写道:“总裁先生,这是我第二次给您写信。我不会责怪您没有答复我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荒诞了。但它确是事实,我想再重述一次──我家一向有晚餐后吃冰淇淋的习惯。由于冰淇淋有许多种,所以当大家一致同意吃那一种时,我便被催促开车去商店购买。最近,我买了一辆贵厂出产的汽车。从此以后,去商店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每次我从商店买完香子兰冰淇淋回家时,汽车就起动不了;但我买其它种类的冰淇淋时,车子却起动得很好。不管这个问题有多么荒唐,我还是想让您知道…  相似文献   

3.
我们总以为用冷却的牛奶去做冰淇淋,一定比用滚烫的原料去做花的时间会少得多。1963年,坦桑尼亚的马干巴中学,给学生提供了做冰淇淋的设备。一天,那个三年级的姆潘巴同学,把生牛奶煮沸并加进了糖时,他发现冰箱的冷冻室内放冰格的空位,已所剩无几。为赶到他人前面,他等不及牛奶冷却,就急急忙忙把热牛奶倒进了冰格,送入冰箱。一个半小时以后,奇迹  相似文献   

4.
“随时随地传信息”的摩托罗拉寻呼机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跑步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大多数中国人还是第一次听到摩托罗拉这个名字。人们在对其产品叹为观止的同时,尚无暇去顾及这家早已称霸世界无线电通讯领域的跨国公司的来龙去脉,几乎还没有多少中国人能说出保罗·高尔文这个创造了摩托罗拉奇迹的天才和实干家的名字。然而正是这个高尔文,他的智慧和品格概括了摩托罗拉成功的全部奥妙。从在一个美国小镇上靠卖冰淇淋糊口的穷小子,到创办风靡全球的摩托罗拉品  相似文献   

5.
宽容与友善     
当营业部经理时,我和一个雇员不和。我不喜欢她的目中无人,并决定找她谈谈。为了避免当众争吵,我打算在家里给她打电话。“我是否要解雇她?”翻着雇员卡,我若有所思。突然,9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闯入我的脑海。 那时,我干着全日制工作,以资助丈夫迈克完成学业。终于,他毕业的日子要到了。我们的父母将从州外赶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而我也为那天做了许多计划。比如,毕业典礼后,去吃冰淇淋,然后去镇里潇洒一回。 我兴高采烈地跑进我工作的那家书店。“我要在感恩节后的那个星期六休假,”我向老板宣布,“迈克毕业了!” “对不起,…  相似文献   

6.
姆佩姆巴效应 坦桑尼亚中学生姆佩姆巴,有一次在热牛奶里加了糖,准备做冰淇淋。冰箱容量有限,此时别的同学放入的牛奶差不多要把冰箱占满了。姆佩姆巴来不及等热牛奶凉下来,就将它放入了冰箱。奇怪的是,姆佩姆巴的热牛奶比别的同学的冷牛奶结冰快得多。他的这一重要发现,当时却被老师和同学当成笑料。姆佩姆巴却不放过这一发现,求教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教授。奥斯博尔内教授做了同样的实验,证实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此后,世界上很多科学杂志都肯定姆佩姆巴第一个发现了这种现象,并把它命名为“姆佩姆巴效应”。试想,如果姆佩姆…  相似文献   

7.
日子,不辜负     
正1日子,像万花筒。望进去,七彩斑斓,美不胜收。日子,也像厨间菜。做出来,麻辣咸淡,风味不一。只是,每个人,会用自己的眼光,选择自己喜欢的日子里的色彩。每个人,会凭自己的厨艺,做出自己偏爱的日子里的风味。2有人喜欢一家子聚居的日子。日子里,飘逸的,满是烟火暖暖的气息。敲响锅碗瓢盆的节奏,和着嬉闹吵嚷的配乐。有人偏爱一个人独处的日子。日子里,漫浸的,尽是孤单凄清的味道。与自己淡淡对酌,与明月凛凛对望。  相似文献   

8.
欢乐红尘     
正1喜欢逛大街。林立的高楼。纷呈的店铺。闪烁的霓虹。如水的车流……满目的繁华,百看不厌。一切,皆在红尘里,在梦一般的红尘里。脚步,走不停。眼睛,看不够。红尘印象,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重复镌刻在一颗眷眷凡心之上。喜欢融入人群。擦肩。回眸。像一尾鱼,欣欣然,亦悠悠然,遁入红尘深处。  相似文献   

9.
冬天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子。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故乡,瓦是大词。一片瓦,庇护着满村的人。其实,对于瓦,除了高举着现实,它还一头扎进中国的词汇里。瓦蓝,是一种颜色。在故乡,唯有一片瓦,为生活保留着原始的情趣。瓦蓝,更是一种乡村的审美标准。瓦蓝,在屋顶,构建了古朴的小镇。在中国,瓦是女性化的。弄瓦之喜,说的是女孩。用瓦去修饰女人,也算是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自由     
正1云,在天上飘。天,浩瀚无垠。云,飘得——要有多惬意,就有多惬意;要有多闲适,就有多闲适。风,在天地间游。天地寥廓。风,游得——要有多任性,就有多任性;要有多洒脱,就有多洒脱。不受拘束,是云的个性。放旷不羁,是风的特点。自由,是云和风共同的追求。2鸟儿,在飞翔的时候最美。飞翔的鸟儿,是自由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独具魅力的美。  相似文献   

12.
思念     
思念是一挂洁白的瀑布,飞流直下,势不可挡。思念是飞向蓝天的大雁,坚定豪迈,展翅勇往。思念是一湾清澈的湖水,轻波微澜,晶莹透亮。思念是一首悠扬的乐曲,缠绵柔和,幽远感伤。思念是压在心底的手帕,展开欣赏,折叠回放。思念是感怀共处的时光,沉思畅想,默默希望。思念是心底泛起的牵挂,氤氲缱绻,随风飘扬。思念@王为民~~  相似文献   

13.
过客     
时光,不断线地流逝。弹指间,便飘忽而过。临风嗟叹,太匆匆。繁华若梦,当你化为一黄土,在彼岸的终点,是否轻叹过。我们,只是时光的过客。窗外,那一轮明月,诉尽了一生的痴怨;耳边,那一曲弦音,唤起了几世的情思。一笔刻下了残年,却发现,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我不过是流年中失落了的过客。那时,月白风清。一苇渡江,渡去了一生的遗恨。一步步走过,颓废了时间。盲目地奔跑,追逐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越跑越快,不顾疲惫,一步步靠近。偷闲回首,却偏离了心路,太远。为了这些飘渺的事物,付出的却是无  相似文献   

14.
善是道德价值。它是私意的表达。因此,《老子》认为,善恶是非不分,需要破除。言即知识,是对事实的陈述。它有所限定,即局限性,彼此有别,因此也要放弃。有即万物。有具有主体性。有即现象,为假,不是事物的本来。事物的本来即道。作为本来的道,即本、即生。作为本的道是某种可能性,故不可说。作为生的道,未能成形,故不可说。道不可道。假的有、巧的真、善的名都遮蔽了道:事物的本来。故需要反,即还原。  相似文献   

15.
南方的庄子     
正庄子是南方的,正如孔子是北方的。南方的庄子是水,北方的孔子是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蜿蜒,曲折,居无定形,神动而天随,渊默而雷声。这是南方的水。而南方多水。这也是南方的庄子,而庄子属于南方。南方的庄子,在森林里潺潺流响。南方有虎,有豹,有大象,有鹿群,有犀牛,有鳄鱼,有茂密的森林,  相似文献   

16.
情语霏霏     
正多少红尘事并非不得已,多少杯中酒并未沉香醉,只为等你灯火处,共享繁华。想你的夜,寸寸柔肠。不见,一日如隔三秋;见,如白驹过隙。凭栏望,唯君他乡想故知。曾经,在花前月下承诺,岁岁有今朝,年年有此时。今夜,月上眉梢,你却沉往心底,抹不去,还锥心。草叶上的露珠,犹是你牵挂的泪。满眼青山绿水,好似你思恋的诗。春已散馨香,秋已捧来秋实。在等你的路口,雨  相似文献   

17.
时光书     
正时光,静静流过时光如河。横桥静卧。站立在桥上,看风景。影子掉进河里,激不起涟漪,随流水东逝。蚕蛹破茧,化蝶飞过去,与飞过来的蜜蜂擦肩而行,不期而遇。交换着随身的芳香,还有携带的秘密。绝对不是游戏。彼岸,花开烂漫。日落月升。水声自言自语,幽淡的月光从桥上走过,脚步轻轻。 真实,凝固在时间里心声,在壑壁吐纳,并无回音。听见,没听见或假装没听见,  相似文献   

18.
故乡的密码     
正直到今天,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  相似文献   

19.
清凉     
正1多年前的一次途中。六月天。一个人跋涉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阵阵热气,从脚底袭涌全身,喉咙干渴难耐,意识几近混沌。转过一处路口,瞥见树竹掩映下,一幢民居,赫然而立。叩开半掩的木门,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妇,为我笑盈盈地端出半碗采自井里的泉水。接过,一饮而尽,刹那间,一股清凉,直抵内心。抵达内心的清凉,是世间至美之物。  相似文献   

20.
槐花,麦饭     
正一个人,活在花事里。一群人,蜂拥而至,草木,不得安静。我喜欢,一个人,顺着山路,去听听风,去看看草木。探看一些花,是否活得安然。我所居住的陕北,除了苹果花是大规模生产外,其他的花,都是小门小户地过日子。这好像在一个名曰春花的村子里,突然有几户人家,是异姓人,姓桃,姓杏,或姓梨。或许,还有一种花,开在路上。是槐花。一个人,顺着光阴,去看一眼原生态的槐花。花,很野。树,也很野。在他乡,走着。听见陕北的婆姨,讨论槐花麦饭,只一句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