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汉书·五行志》引用了一段京房《易传》佚文 ,清王保训所辑《京氏易》也收录了这段文字 ,但分列两处 ,且结尾处比《汉书》多 53字。本文认为这段文字原本应在一处 ,且王氏所辑末 53字出自班固 ,而非京氏。此外 ,这段文字很可能不像《汉书》及《京氏易》所说的出自《易传》。  相似文献   

2.
通观《周易》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它使用了两种符号,一种是卦爻符号。另一种是汉字符号。在这两种符号中有三层意义平面:卦象与它的“所指”是第一意义平面,卦爻辞与卦象之间是第二意义平面;《易传》与卦爻辞、卦象之间是第三意义平面。如果我们把卦爻符号叫做对象语言的话,那么卦爻辞就是元语言,《易传》就是元元语言。  相似文献   

3.
今、帛本《易传》都有一系列关于《坤》卦卦爻辞的解释,这些解释体现出了它们各自解《易》的不同义理或哲学倾向。本文拟通过对今、帛本《易传》关于《坤》卦卦爻辞的解释的对比分析,力图把握它们思想内涵的差异,并由此对今、帛本《易传》的关系尤其是对今、帛本《易传》各篇成书时代与先后的关系做出一个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京氏易传》入手,对京氏易学中阴阳二气的对待与流行进行了阐发。文章指出,京氏通过纳甲、卦变、飞伏、游魂、归魂、建候、积算诸说将“一阴一阳”之《易》道具体到实处,构建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立体的阴阳对待流行图;其纳支、建候、积算则依历法及音律之隔八生律法纳入。  相似文献   

5.
《易传》中的"象"字具有两层意涵:一指内在于《周易》古经文本的卦爻之象,二指外在于古经文本的自然、人事之象。在《易传》论"象"诸语中,此二义参差并见。相较于涉乎古经之外的后者而言,前者直观地纯然存于古经之内,更加反映了古经文本的本质特点。因此,较之杂用"象"之二义以至于招致混乱的王弼"言象意"之说而言,《易传》"言象意"之说专门论述卦爻象与"言""意"间的关系,是一种更贴合古经本质特点的学说。  相似文献   

6.
易学是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并通过其解释,发展为一套知识系统或理论体系。它是古代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汉朝以来经学家和哲学家对《周易》经传的解说和注疏,都属于易学的领域。易学作为一门学问,是通过《易传》占筮体例的解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对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从战国时期的《易传》开始,就存在着两种体例,一种是取象说,一种是取义说,以此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的逻辑联系。取象说是以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释《易经》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辞。取义说是以八卦和六十四  相似文献   

7.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彖传》是易传各篇中成书最早的一部作品,也是易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易经》本是占筮之书,《周易》的哲理化而成为一部哲学著作始于《彖传》,易经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本无必然联系.而《彖传》的作者为寻求其间的关联开始试图将六十四卦的内容予以逻辑化、体系比。这种逻辑化的企图和战国时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参见朱伯■:《易学哲学史》上册,第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易经和易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如朱伯■教授所说:“传是对经的解释,但其解释.不是《易传》的作者凭空臆想的,而是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文…  相似文献   

8.
卦爻辞与卜筮之辞从内容到形式都大不同,它不是由筮人总结卜筮之辞而来,从内容上看更可能是当时的"黄历"式的记录。孔子用"赋诗断章"式阐释方法对卦爻辞的引申发挥使《易经》地位有了质性提升,《易传》最终奠定了《周易》"大道之源"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程颐提出"因象以明理"和"得其理则象数在其中"的象义关系,在此基础上融汇《易传》各种解经体例,提出了他的"卦才"说。卦才说崇阳抑阴,尚中正,重时势,注重时、位、才的整体性关系,体现了对王弼易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就诠释实践而言,卦才说能够抓住一卦的主导意义,为解读卦爻辞的所以然及其所蕴含的意义指明了道路。换言之,卦才说为程颐解经提供了沟通卦爻象与卦爻辞的桥梁,使其能够在注解经文时大加发挥自己的理学思想。但不得不承认,《伊川易传》注文往往诠释过度,存在远离经义的问题,这与程颐对卦才说的过度发挥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帛书《易传》对乾坤之义作出了独特的阐发,在和今本一样充分肯定乾坤的核心地位和特殊作用的同时,以键川为卦名,从宇宙的动态功能的角度呈现出乾坤所统摄的天人之道。《衷》篇着眼于万物的动静存亡,凸显了乾坤的刚柔动静之义,并举证卦爻辞来阐明其刚柔之义,尤有进者,《衷》又将乾坤刚柔动静之义下贯于人事之文武之道。帛书《易传》最终将乾坤二卦所含之义理发挥为阴阳合德、刚柔相济、动静有时、文武兼施的天人之学,并从中体现出人文德性的精神和天人和谐的价值追求。不仅如此,帛本对乾坤卦爻辞的解释较之今本及传世注疏也可谓别开生面,向我们呈现了卦爻辞背后更为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易传>是现存系统解释<周易>古经的最早典籍,对后世历代学人诠解<周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周易>古经由卦爻符号和卦爻辞组成,卦爻符号与卦爻辞之间的关系便成为后世<周易>研究的关键问题.在<易传>作者看来,<周易>的卦爻辞是由圣人"观象"而来,圣人通过"观象系辞"来揭示易道.换句话说,<周易>所阐发的义理乃以象数为基础,象数蕴含着义理,义理脱胎于象效,二者如水乳之交融而不可分.而<易传>象数与义理合一的模式是以"三才之道"为其理论架构的.开天道以立人道,法天文以立人文,成为<易传>立论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周易》的思维枢纽在"数",它是《周易》卦爻辞形式化、理性化的内在根据;通过《易传》对《周易》本经的语义转换和理论提升,《易》"数"摆脱原始思维"象数互渗"的神秘性,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范式。从内因说,"数"助推了《周易》古经文本的形式化、理性化;从外因说,又离不开《易传》对《周易》"筮数"原始思维的哲学突破。《周易》数物相生的思维方式实与现代"大数据"原理相通。  相似文献   

13.
《周易》经传"行"字字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乃就《易经》及《易传》中的"行"字,分别探究其用法、涵义,结果发现"行"字在《易经》卦爻辞中的意义,大致是以道路、行走为核心,引申出行为、行动、施行等意义。而到了《易传》的"行"字则不仅进而引申有德行、运行、流行及抽象的道路等义,且出现"天行"、"志行"、"上行"等语词,而触及了天道、阴阳关系、事理顺逆等抽象的思维,等于向形上学再跨出了一步。由此可以证明《易传》对于《易经》的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故唯有将经传比合而观,探究二者内在的关系,才能切实掌握从《易经》到《易传》之发展、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程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思想的形成。他的《易传》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易经》的标准本。下面简要说明他的世界观和(《易传》的关系。为什么要研究《易经》呢?程颐认为它是一本纯粹谈“理”的书。《易》在它的卦爻辞中明确地表达了“理”、而其它著作则只是将“理”含蓄隐藏在历史的事例或其它事例中。  相似文献   

15.
《元包》沿用《周易》的卦象、卦名,其卦序则是以《京氏易传》八宫卦为基础并结合"老少仲孟"的原则而形成。《元包》中的《传》,主要融合了《周易》的《彖传》与《大象传》。《元包》遵循"观象系辞"的言说方式,其取象所用之字虽生僻,但性质与《周易》无异。尽管漏洞颇多,《元包》仿照《周易》筮法也制定出一套自己的运蓍卜筮方法。《元包》的思想并未超出《周易》的范围,同时也融入了西汉以来许多流行的观念,如京氏《易》的五行八卦说、气思想等。另外,卫元嵩还通过宣扬公羊学的文质之说来表达他期盼政治统一、天下太平的愿望。《元包》在学术水准上虽远逊于《周易》,但它的存在对于丰富易学史研究及了解南北朝学术思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彖传》是易传各篇中成书最早的一部作品,也是易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 《易经》本是占筮之书,《周易》的哲理化而成为一部哲学著作始于《彖传》,易经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本无必然联系,而《彖传》的作者为寻求其间的关联开始试图将六十四卦的内容予以逻辑化、体系化,这种逻辑化的企图和战国时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参见朱伯:《易学哲学史》上册,第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相似文献   

17.
《周易》卦爻辞中有许多"物占"方面的内容,鸟占是其中的一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及我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有关鸟占的资料,对《周易》中有关鸟占的14条卦爻辞进行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刘震 《周易研究》2007,(2):19-23
帛书《易传》中的《昭力》篇虽然字效较少,但其结构完备,内涵清晰,属于帛书《易传》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篇释文。然而由于其篇末的字数标记,许多学者认为《昭力》与《缪和》属于一篇文章。亦有的学者认为《昭力》中论及“卿大夫”与“国君”,乃以《易》论政,属于政治论的范畴,不属于解《易》范畴。笔者通过研究《昭力》对卦爻辞的解读,认为《昭力》恰恰是一篇独立成章的解《易》文章,而且其所体现的是与帛书《易传》其他篇章不尽相同的解《易》理念,其“六经注我”的解释学理念也是我国典籍中出现较早的。《昭力》篇的研读对于我们认识孔子的政治论点与易学观念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代京氏易学与《公羊》学都十分注重对灾异的诠释,而何休作为《公羊》学的集大成者,对灾异进行诠释时吸收了《京氏易》诠释灾异的内容。这种现象不仅说明了京氏易学诠释灾异的影响力,也是理解何休灾异理论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金春峰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全书共17.5万字。该书对《周易》古经之编纂成书及其思想意义、《易传》“十翼”的形成时代及其思想特色、帛书《易传》所反映的思想与时代、郭店楚简的成书时代和思想意义等四个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书共分为十三章,兹不一一胪列,现专就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书中的新看法、新结论摘引如下。其一,对一些卦的卦爻辞做出了新的解释,并以之为基础对《周易》的编撰及其所透显的哲学观念、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有根据的阐述。其二,在《大象》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