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由观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纯粹理性批判》表面上是讲认识论,实际上却是在为人的自由开辟道路,《实践理性批判》虽主要讲道德,“而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理由”。①本文试图在对康德自由观作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理清其逻辑进程。一、康德自由观的历史考察1.苏格拉底与智者派:善与恶的冲突古代希腊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美德是天生的,它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他说:“没有人自愿趋恶,或接受他认为是坏的(结果),趋恶避善是不合人的天性的。”②人们之所以会作恶,只是…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存在“德福不一”的困境,而作为至善的世界,应是德福一致.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试图通过“三公设”之设定来调和这对矛盾,但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在晚出九年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提出了“法权”思想,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使得幸福从彼岸回到此岸.  相似文献   

3.
康德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建立在他对人之本性的界定上,就人的自然本性而言,人并不涉及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就人的理性本质而言,人的本性中既有向善的原初禀赋,又有趋恶的倾向,这为人向善或趋恶提供了可能性。康德说人的本性意味着出自自由的行动的根据,由此人性的善或恶取决于自由的任意将道德法则作为动机或将违背道德法则的动机纳入准则的自由。按照康德的严峻主义观点,人的本性天生就存在一种根本恶,这种恶败坏了一切准则的根据,造成了心灵的颠倒,但正因为其源于人的自由本性,也为人改恶向善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德福一致是中外哲人探讨的千古难题,难就难在人们希望德福一致,但又缺少证明其一致的理据.康德在分析批判以往哲学家有关德福的说法的基础上,借助于神学提出他自己的至善论的解答.反思康德的这一解答能够发现康德的至善论求助于神学的原因及其逻辑上的问题,由此可以从非神学的路径,从厘清幸福概念以及存在论和目的论的视角来解答这一难题,并揭示康德至善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至善学说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常遭到研究者的忽视或误解。事实上,至善作为幸福与德性、自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以及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的综合统一,对康德伦理学、认识论、历史观和宗教学说中都具有重要的范导意义。至善不但体现了康德批判哲学的最终目的,而且对批判哲学体系的最终建立具有定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作 《世界哲学》2023,(3):124-134
康德在至善的概念中引入幸福,引发了诸多质疑。在康德的伦理学中,人既具有理性的有限性,又具有存在的有限性。这两种有限性有密切的联系,导致康德的伦理学存在着张力。将幸福引入至善的概念中,正是康德重视人的存在的有限性的体现。然而,这也使得康德在一些论述中让人们以为他违背了意志自律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促进至善的义务在客观上并没有增加新的义务,只是在主观上添加了道德的人具有获得幸福的资格与希望。康德在后期可能试图消除人们的误解,在人的双重有限性的张力中,他更突出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因为它才是其构建道德的纯粹性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康德在18世纪80年代把自由意志视为一种善的意志,认为自由的同时又是恶的意志是不存在的。后来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拒绝了这种看法,认为人身上有一种内在于自己Willkür的对恶的普遍倾向,即根本恶。这种根本恶从动机二元论角度也可以表述为人在采纳道德法则和幸福作为准则的动机时颠倒了它们之间的道德次序,禀赋在动机二元论中体现为道德法则和幸福,而倾向是对这两个动机之间的等级关系的表达。所有特殊的恶的准则都有一个最高的准则即Gesinnung,这个概念使根本恶成为既是与生俱有的,又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从而使根本恶可以被归责。  相似文献   

8.
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书中,以人性的善恶问题开始了他在后批判时期的宗教哲学论著。在《论恶的原则与善的原则的共居或论人性中的根本恶》一篇中,康德集中论述了人性的善恶和原罪的含义。本文通过梳理康德的人性论和原罪观及其交互关系,从中引出康德与基督教传统教义的原罪观在自由意志层面上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康德认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既有“善的秉赋”也有“恶的倾向”,恶源自于质料及经验性杂多对理性的干扰,改恶迁善应当进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将基于理性的道德法则置于基于质料的自爱或幸福法则之上,并以道德(宗教)信仰保证德福一致及道德律的践行.与康德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无所谓善恶不同,荀子认为“生而好利”的基于欲望的自然天性决定了人性本恶,后天“化性起伪”的方式着重于以圣人、师长为主导的礼义教化.康德偏重先验分析的自由意志与苟子着重经验教化的方式都有助于人的道德自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一、《纯粹理性批判》:是否弃上帝,抑或是否弃思辨理性的僭妄?一种对康德哲学的如下理解曾在国内学术界差不多成为认同的观念:从《纯粹理性批判》到《实践理性批判》,上帝在一度被否弃后,又被否弃者重新扶上天国的王位。一部评述康德哲学的专著这样写道:“康德在前门送走上帝(在认识领域宣布不能证实上帝存在),在后门又接了进来(在实践领域又宣布上帝必然存在)。”(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269页)这种见解我们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海涅,然而海涅是错的。事实上,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1.
康德终生关注人,尤其关注实践意义的人。在实践论范围内,他把人放置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上帝诸多关系中去加以审视。人与自身的关系其实就是理性与感性、自由与自然的关系。理性独立于并超越感性之自然从而争得自由,才有道德,才成其为人。于此,康德强调此种独立与超越之自由,强调理性自律的道德价值。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是理性与理性、自由与自由的关系。理性与理性、自由与自由乃是基于道德之上的人格平等的关系,是诸多立法意志的平等关系。于此,康德强调人格之间的平等,强调理性立法的人格尊严。人与上帝的关系就是意志个别与意志一般、理性个别与理性一般的关系。康德引出上帝旨在解决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即至善问题。在康德看来,上帝乃是理性自身的一种主观设定,人对上帝的信仰不过是理性对自身设定理想的信仰,即对正义的信仰。于此,康德强调正义,强调理性战胜人类自我、调整社会的理想。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康德实践意义之人的真正内涵就是理性自由、理性平等、理性正义。康德大讲理性乃其一大贡献,但只讲理性又为其不足。马克思主义不满足于此,才有人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之说。  相似文献   

12.
在康德伦理学中把恶作为一种隐匿的、对立的存在,是不符合康德原意的误读。同时,忽视恶的存在的康德伦理学是不完整的,善与恶共同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完整体系。康德伦理学体系细致分析了恶的来源、形态层次以及作用功能。抑恶的伦理并不能用来概括康德伦理学,但对于有限的理性人而言却是必要的。善的培育和生成是在恶的土壤中,要在感性世界中凭借自身的力量克服根据不在此的恶,需要道德信念的坚定、道德偏好的纠正更需要勇气和力量,才能彰显人的德性光辉。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德性研究只是从个人幸福、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理想、繁荣的价值需求来反向规定德性内涵,这种研究方法只是完成了德性内涵研究的一半。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以及西方苏格拉底、康德的德性内涵认为,德性形而上学规定德性纯理、纯善、光明正大。德性形而上学认为德性源于天道"明德",德性是天道的人道化,德性的义理内涵是纯粹正理、纯粹至善,德性是通过人"明明德"知识体系的建立向纯粹理性实践的"度越",德性最终是一个纯粹实践的问题,德性的深度要通过实践来实现,个体实践体现主体德性的纯粹"至善"。德性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现实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实践理性批判》的发表标志着康德批判事业的工作一分为三。本文从批判哲学的发展史和《实践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入手揭示出《实践理性批判》的起源主要归于康德的两个发现:一是趣味判断的先天性,二是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前一个发现导致康德重新规定批判与高级能力之间的关系,使他改变他的总体批判计划,把对于纯粹理性的一个批判分成对于纯粹思辨理性、实践理性和反思判断力的三个单独的批判;后一个发现及其解决使康德把纯粹理性的思辨运用和实践运用之间的关系确定为一种平行关系,使理性的实践运用从思辨运用中解放出来;由此产生《实践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5.
康德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所揭示的自然与自由的因果性问题.通过这两种因果性,康德鲜明地揭示了自然因果性的存在领地和自由因果性的存在领地,使自由因果性典型地呈现在其所探讨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本体世界.在这样的本体世界中,康德将自由放在道德律令、道德法则和至善的层面上加以探讨,彰显出自由在人的形而上追求意义上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蕴.对自由的探讨也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奠定了伦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叶秀山 《世界哲学》2012,(1):5-15,161
本文从康德"批判哲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在"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各自"立法权限"的关系中重点探讨了"德性"与"幸福"作为"原因"与"结果"的"先天综合"的可能性,以此阐明"希望"的"先天必然"的"根据",阐明"希望"之"权利"的"必然"基础。在面对"圆满之善"之为"希望"的"目的-对象"的问题时,本文还讨论了康德关于"神之存在"和"灵魂不朽"作为"实践理性""设定-悬设"所产生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看法,强调一个在"实践理性""自律"下的"希望"的"理性"自身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康德和约纳斯是两位从道德维度界定不朽观念的哲学家。康德批判了理性心 理学对灵魂不朽的证明,进而将不朽视作实践理性寻求至善(德福一致)的公设。这意味着 我们需要设定无限的修善进程,以便在每个瞬间永不停息地提升道德,最终实现意志与道 德律的“完全适合”。而约纳斯在总结了诸种经验性与非经验性不朽观的弊端后认为我们 只有以人的有死性为基础,才能在道德决断的瞬间发现自己与永恒的联结。因此,不朽并非 相关于持续性的永存,而在于通过每个瞬间的道德行动去帮助上帝确立世界的善。尽管康德 和约纳斯的不朽观内嵌于不同的道德神学体系中,但都揭示了道德行动的瞬间与永恒的统一 。  相似文献   

18.
康德对宗教合理性基础的批判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三大批判最后都包含着一个问题———宗教批判 ,这一问题究竟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与康德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本文试图从康德的宗教批判角度来揭示这些问题 ,重新审视康德的批判哲学。一、清除旧宗教的知识基础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宗教的态度 ,是一个争议较多的问题。在诸多争议中 ,如何看待康德对传统神学的批判是一个焦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有必要弄清这样两个相关的问题 :康德为何要对传统神学进行批判 ?康德对传统神学的批判是否就意味着对神学的批判 ,以至于否定宗教 ?对…  相似文献   

19.
在哲学史上,许多著名哲学家都意识到哲学的使命是把握真善美。例如,在西欧哲学发展史上,就有这样一个渊源流长的优良传统,其间最典型的有康德和黑格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讲“真”,《实践理性批判》主要讲“善”,《判断力批判》则主要讲“美”。黑格尔在《逻辑学》、《法哲学》、《美学》等著作中,也力图用真善美  相似文献   

20.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对根本恶的论述贯穿了三种维度,即先验维度、自由维度和进步维度。但这三种维度之间并不是自恰的,而是存在着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及康德对矛盾的解决的成败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是内在于康德的哲学的。对(善)恶的理解只有与人的生存处境和价值追求相联系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