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回族剪纸的习俗流传已久,人们在茶余饭后,坐下来拿起剪刀,静体会心灵与纸面的接触。剪纸也悄无声息地成为回族群众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回族剪纸以窗花、墙花的形式妆点着生活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人们推崇的真善美、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姜歆 《中国宗教》2018,(7):76-77
回族剪纸的习俗流传已久,人们在茶余饭后,坐下来拿起剪刀,静体会心灵与纸面的接触。剪纸也悄无声息地成为回族群众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回族剪纸以窗花、墙花的形式妆点着生活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人们推崇的真善美、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的事物,一环连着一环,环环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要从一事物发散开去,通过联想从此到彼,从一种思想引伸到另一种思想。这样,一颗思想的种子,有时会结出好多颗思想的果实。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就是一个善于进行联想的人。他的好多发现和发明,都是因为善于构造思想的链条而获得的。 有一次,富兰克林正在喝酒,一只苍蝇不当心掉在酒杯里,渐渐不动了,富兰克林把苍蝇撩了出来,放在阳光下。没有想到,过一会,苍蝇活了起来,扇扇翅膀,伸伸脚,飞走了。这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人们不会感到有什么启示。但是富兰克林却想,苍蝇在酒里没有真正死去,它只是暂时停止了生命的活动。这是一种生命的保存。苍蝇能保存生命,将来有一天,人的生命也能保存下来。这是个很有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4.
花的美和甜     
正花好月圆。花前月下。花开富贵。花团锦簇。美貌如花。如花美眷。幸福得像花儿一样……花,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喻体,花在人们的眼里,不仅是美的象征,甚至可以说,花,本身就是美。花,因美而惹人喜爱。陶渊明的菊花,杜牧的杏花,周敦颐的莲花,徐渭的梅花,随着他们的文字,开在时光深处,也开在了每一位爱花人的心中。人们对于花的喜爱,是原初的,是先民的初心,也是我们的初心不改,就像是《诗经》中的棠棣之华,  相似文献   

5.
智慧语丝     
正山林里培植一棵树木,如果一年就把它砍伐下来,只能当柴火烧;如果三年后砍伐下来,可以用来做桌椅;如果十年以上的树木,就可以作为栋梁。所以"不求速成"就是要我们能经得起岁月霜雪的熬炼,能够历久,才能更大、更高!——星云大师1.地球上如果只开一种花,那么,地球也会变成花的荒漠。2.智慧与愚蠢是孪生姐妹,愚蠢被发现时,智慧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6.
方海清 《美与时代》2014,(11):57-57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固定的、相对简单的城市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和丰富多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有了更加多样性的选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性的时代,原来不受关注的城市开放空间也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设计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城市开放空间,而不仅仅是令人愉悦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7.
素质     
正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花是非常奇怪的。因为在家院的庭前种了桂花、玉兰和夜来香,到了晚上,香气随风四散,流动在家屋四周,可是这些香花都是白色的,反而那些极美丽的花卉,像兰花、玫瑰之属,就没有什么香味了。长大以后,更发现这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凡香气极盛的花,桂花、玉兰花、夜来香、含笑花、水姜花、月桃花、百合花、栀子花、七里香,都是白色,即使有颜色也是非常素淡,而且它们开放的时候常是成群结队的,热闹纷繁。  相似文献   

8.
吃花美事     
正之前,我一直以为花朵的最大功能就是让人赏心悦目。喜欢花的人可以把玩,可以闻香,但只有蜜蜂、蝴蝶这些小精灵才能和花朵亲密接触,享用花朵的美味,吸收花朵的精髓。我从来没想,好多花还可以吃进嘴里被人吸收。这是多么新奇的事情啊。栀子花盛开的时节,只要一开放,路边就有拿着栀子花叫卖的中年妇女。我以为栀子花的用途不过如此。可是,昨天我却发现了新大陆。一个家庭主妇,竟然采摘了  相似文献   

9.
低语的花朵     
一花知春,花似人。生命如花,笑靥如花。温柔的蝴蝶花,经不起风吹雨打;娇艳的玫瑰花,无奈何被人采摘;铮铮傲骨的梅花,雪压霜冻全不怕……再卑微的花都有开放的时候,再高贵的花总有飘落的时候。落花一旦随水漂流,它的生命就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孩子蹲在那里,专注地注视着一颗露出地面的种子,种子已经开始发芽。"爸爸,芽苞是种子的伤疤吗?"孩子问站在旁边的父亲。父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种子在发芽时,确实会留下伤口,但那伤口处开出的是希望,是生命之花。孩子,你看这芽苞,是不是更像一朵美丽的花呢?"  相似文献   

11.
正据科学家研究,在太空,即使有土壤、空气、阳光和水分,种子播进土里,也无法发芽和生长。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太空中土壤没有重量,播进土里的种子,土壤就不能给它一份压力;还有,种子自身极轻,自己不能给自己一份压力,由于种子没有外界的压力,也没有内在的压力,种子就无法向上发芽,向上生长。在大地,正是因为有地球的重力,让土壤有了重量、种子有了重量,播进土里的种子,才会去挣脱土壤重量和自身重量的压力,获得向上  相似文献   

12.
有花有树的生活,让人向往。至少是悠闲的、自然的。树是友谊,而花,是爱情。有花有树,这个要求高吗?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当然好,不过倘若住在城市,无山无水的一个小区,能够有花有树,也不错了。这花开在心头,这树长在路上。于是人生的行走,就不那么寂寞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零度绽放     
似乎太多的花儿都是开放在温暖的春夏,特别是那些野外的花,经霜耐寒凌风而开的,除了寥寥的几种,人们也不会想到更多。一如生活中,在最艰难的境遇里,能绽放出最美的笑容的,都是那些坚强的人。而在这个极北极远的山区城市,一年中有七个月的寒冷天气,那肃杀的冰封雪盖,似乎已将一切美好冻结。曾问过一个远方的朋友,在零度的天气  相似文献   

14.
张艳 《天风》1995,(2):20-21
黄岐岛濒临东海,与台湾马祖岛遥遥相望,此岛历来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早在解放前,就有福音的种子撒在岛上。近年来,信徒人数增长很快,教会非常兴旺,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甘草人生     
有一种草,生长在荒芜之地,性坚韧,风沙与干涸不会轻易让它死亡,哪怕有一线生机,它就会顽强地生存下来。后来,人们发现它可以制成药品,味苦,有淡淡清香,很廉价的药,叫做甘草片,如果咳嗽或咽喉肿痛,吃几片就能见效。有两个英年早逝的演员,人们说,他们的精神似甘草。一个是高秀敏,一个是傅彪。不张扬的个性,从社会的底层一点点上来,永远有谦卑的微笑,即使功成名就,也是朴素做人。他们的离去,让众多的人掬了一捧心酸泪,有的文章标题是:为什么这样的好人会早早离去?  相似文献   

16.
破车效应     
王庄人看准蛋鸡养殖,家家建鸡舍,户户闻鸡啼,短短几年时间,村民们就相继推倒了土坯房,住上了二层楼。人们兜里有了钞票,便嫌弃乡里的学校教学条件差,不惜花大钱,也要将孩子送进城里读书。  相似文献   

17.
自从古希腊在哲学(沉思)的生活与政治(行动)的生活之间作出区分以来,至少在西方,人们就把政治与行动联系在一起,从而政治也就具有了动态和开放的特征。政治之所以是动态的,是因为它意味着某种类型的行动过程;政治之所以是开放的,是因为动态的行动过程究竟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这一点在政治的范围内很难给出确切的答案。相对而言,制度则是静态的和封闭的,它意味着对政治行动的规范和制约。虽然人们常常把政治与制度结合起来讨论,有时甚至倾向于从制度的角度去理解政治,但政治行动与制度规范各自的特性,使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紧张关…  相似文献   

18.
没有人会因为永久的开放而喜欢假花。因为植物的生长周期,那些真花变得尤为可贵。其实我们爱上的是真花的凋谢与残缺。花开不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我们会在它开放之时加倍地珍惜。因为短暂,故有“昙花一现”之美。  相似文献   

19.
没有人会因为永久的开放而喜欢假花。因为植物的生长周期,那些真花变得尤为可贵。其实我们爱上的是真花的凋谢与残缺。花开不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我们会在它开放之时加倍地珍惜。因为短暂,故有“昙花一现”之美。  相似文献   

20.
试论“增上缘”与“自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识学在大乘佛学中有其独特思维方式。对于法的生成关系,唯识学虽然也采用了佛教传统的“四缘”生诸法的说法,但是唯识学于诸法生起别立“种子”义,“种子”学说应该说是唯识哲学的一大理论特质。“种子”义实质就是承认诸法有其自性存在,虽然这个自性是有内在的刹那灭、果俱有、待众缘、引自果、性决定、恒随转之义,但自性是存在的。这就是唯识学的自性观。与唯识学不同的中观学则主张无自性,故说诸法生时不立种子义。我们知道大乘佛学有两大支:一是唯识学,二是中观学,史称中观学为空宗,称唯识学为有宗。所谓空宗就是无自性宗,所谓有宗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