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学术流派与中医学学术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派众多 ,源远流长 ,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特异现象。诸多的医学流派 ,数以千百计的医家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 ,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阐释、发挥《内经》中所蕴含的医学思想 ,使中医理论体系似乎更加完善、系统了。然而问题在于 ,科学地评价学派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表面化、形式化地论列现象是远远不够的 ,更需要的是以进化的思想分析各学派的学术观点 ,进一步判明在学术本体上学派的存在对中国医学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派争鸣带来的学术繁荣又真正给中医学输入多少新鲜血液呢 ?在争鸣中 ,大多胶执一点 ,不遗余力地发挥两端。如伤寒学…  相似文献   

2.
一、划分学派的着眼点以什么作为中国古代学派的分水岭?每位学者在论述一种学说的学派属性时都有自己的标准。我认为,划分学派属性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学说的主旨上,也就是说应该放在学说的根本观点、基本主张和核心思想上。其理由如下。1、历史上的学派之分是由学术主旨不同形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学派的形成有个过程,而形成的时期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蜂起,形成争鸣之势。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立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都有一个学术宗旨;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争鸣的情况,它们各自也都是在围绕着自己的学术宗旨立论。没有一个学术宗旨…  相似文献   

3.
中医理论特色与学术争鸣的关系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章树林众所周知,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多种学术派别。这些学派之间的争鸣,既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又给后人学习、理解中医理论带来了困惑。大家...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文化大解放、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学说蜂起,学派林立,各种学说,各个学派在春秋战国所提供的历史大舞台上竞相表演,互相诘难,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对于这一时期的学术有人用“吹万不同”来加以描述,称这一时代为“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在这样一种学术情势下,任何学派都不可能“洁身自好”,丝毫不受其它学术和学派的影响。实际上在这种沸沸扬扬的学术论争中,各种学说、各个学派都从对方的理论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充实、完善、发展自己,正是这种互相吸收…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多重复杂关系交织而成的文化巨网中,几经波澜,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与发展并存的局面,这是历史的必然.代表性学派有三个,分别从不同角度为中医学的生存与进步积累了资源,现在应该综合集成,创建能够满足时代诉求的新中医.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化是以学派作为基本单元而发展的。学派属于文化生产者的范畴,是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主张或独特的方法、技艺为基础而形成的学术群体。学派也是文化生产者在文化创造过程中结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派,学派促进文化的发展,这是世界文化所经历的一条共同道路。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与教育体制存在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医学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学术关系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学术关系(见图1):图1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学术关系和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医学发展中的地位示意图11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的差别。“纵向”差别是指在科学发展进程上,中医学相对于现代医学有科?..  相似文献   

8.
闽人杨时、游酢从学于二程。杨时学成南归时,程颢以"吾道南矣"一语相送,后人由此语引出了宽泛不一的道南学派的各种界说。而道南作为一个学派,应具有成为学派的必要条件,其界说也应符合学术派别构成的一定规范,如共同的活动地域、学统脉络、学派特色及相似的哲学逻辑体系等。考察道南学派的原由出处及形成、发展的客观实际,可以论定道南学派为在闽地传播洛学直至朱熹闽学建立的一个动态发展的学术派别,包括杨时、游酢及其后学罗从彦、李侗。作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一个理学学派,道南学派将洛学南传的历史地位及影响主要体现在延续了两宋期间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交流,奠定了朱子学走向世界的理论局面等。  相似文献   

9.
纵观现代对中医学发展路径的探索,大致可概括为特色发展、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三种观点,不同观点之间争论甚为激烈。从现代中医诊疗技术发展与中医理论创新方面,反思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对中、西医不可通约性的哲学思考,提出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学的融通是中医学术创新的新路径,现代中医学术的发展应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从当代中医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创新、发展中医理论的同时,也要积极梳理60余年来多学科特别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采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分析、提炼创新性理论,促进中医学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学"的理解在学界有很大差别。本文试图将"宋学"的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回到"宋学"命名、定义、研究的元明清学者是如何看待"宋学"的;另一方面还联系到宋代文化的背景与学术发展的趋势,考察宋代学者是如何标榜自己的学术形态、学术宗旨。由于宋学思潮中的不同学派学者均在强调自己的学术是一种"明体达用之学"、"义理之学",以解决现实的人心世道、经邦治国的文化功能意义,故而"宋学"的外延应该包括整个宋代的不同学派和学者。  相似文献   

11.
在明清学术思想的流变中,以刘宗周为首,以黄宗羲、陈确、张履祥为中坚的蕺山学派的形成,具有十分重的意义。这一学派总结了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开启明清经世致用学术风气的特点。但是,这一学派虽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却鲜有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者。近来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衷尔矩先生的《蕺山学派哲学思想》一书,填补了明清学术史研究中的这一空白。衷先生在这部著作中,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考辨蕺山学派形成的社会背景,学派源流,清理蕺山学派的思想理论架构及发展脉络,评判蕺山学派的社会影响和后世功用,让人读后一新…  相似文献   

12.
吕祖谦是南宋学术界的领袖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而长于陆九渊昆仲,更可以称作浙东学术如婺学、永康学、永嘉学派的导师,是婺学、永康学、永嘉学派的学术渊源。吕祖谦在学术发展史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特别是在浙东学术发展方面,事实具存。我们应当客观评价吕祖谦的学术贡献,辨明吕祖谦在浙东学术发展中的作用,进而认识吕祖谦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都伟 《世界哲学》2005,3(5):107-110
本文分类介绍了丸山学派、"近代的超克"式思想派别、后现代主义、保守主义等学术和思想派别对丸山真男的研究和评论,从中可以大致窥见当代日本学术界的内部格局和动向.其中,米谷匡史的丸山真男研究最值得注意,是本文的重点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4.
伤寒学派与温热学派的学派争论是我国医学史上一次影响较大的学术争鸣,历史上众多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术见解,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如何认识这一中医文化现象,如何评论这一争论,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医文化,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宝库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指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叶在西欧各国哲学发展中形成的两个学派。作为近代西方哲学的真正逻辑起点,在一百多年的长期发展中,它们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自成一体,蔚然大观,在近代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学术界,对这一段哲学史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下简称陈著)是我国哲学界研究这一领域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全书主旨集中,论理明确,分析细致,是近年来西哲史专题研究中较为难得的一部书。掩卷思之,具有以下几个特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的发展呼唤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在不断进步 ,科技在高速发展 ,在世纪交替的今天 ,回顾一下中医学的旅程 ,我们却不得不承认 ,较之于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而言 ,中医学并未搭乘上时代前进的高速列车。这种现状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在诸多因素中 ,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缺乏一种发展中医学的科学精神 ,缺乏一种敢于怀疑 ,勇于创新和探索 ,实事求是的精神。1 中医学缺乏科学精神的原因1 1 中医学缺乏科学精神是历史遗留下的缺憾1 1 1 《内经》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使中医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鉴于她的这种学术地位 ,历代医家无不将其视为圣典 ,这种意…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史学家钱穆和外国文学家、诗人吴宓在长沙临时联合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时为同事,后两人先后离开西南联大转到成都高校任教。两人属大范围朋友圈子的交往,与众所周知的吴宓和陈寅恪的紧密友谊关系、钱穆和顾颉刚的紧密友谊关系相比显然不同。然而,吴宓和陈寅恪私交虽密,但两人学术主旨并非完全一致;同样,钱穆和顾颉刚私交亦非常密切,但两人学术主旨差别也较明显。就学术主旨而言,钱吴两人反倒是更为接近,他们二人都是自命立志守护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那样一种人。即使在极其需要弘扬儒家文化的抗战时期,儒家文化派仍然处于学界边缘,此由钱穆和吴宓二人在抗战时期的学术境遇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南宋浙东事功学派学术思想渊源探析陈国灿本文分析了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儒学渊源、“事功”思想渊源及其与浙东传统学术的关系,认为该学派的学术思想主要是在坚持传统儒家学说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前人的各种功利思想及相关理论,继承和发展汉唐以来浙东学术...  相似文献   

19.
宋元明清时期的新安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理学是历史上以新安(今安徽黄山市,原徽州地区)籍理学家为主干组成的一支地方理学流派。该学派崛起于南宋,发展于元代,寥落于明代,终结于清代,对十二世纪以后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它近七百年的盛衰过程中,始终有一以贯之的学术宗旨、一脉相传的理学家群和鲜明的学派特色。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创新性本质,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虽然都是围绕这一创新性而展开,但两者无论在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内容上,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性的内在逻辑理解不同,而存有众多差别。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派标识即为,关注社会现象批判、理论本身彻底性检讨和马克思哲学重新构筑。从一定意义上理解,中国学派虽然也具有法兰克福学派的这些特点,但从本质意蕴上理解,中国学派的学派标识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派标识存在着原则差别,即中国学派强调对社会现实反思、对社会实践改造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