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至今,许多通科医生的医学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只有医学模式的彻底改变,才能真正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介绍生活质量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医学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透过循征医学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临床医学行为也由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向以循征医学为依据的模式转变。循征医学所提倡的是科学治病 ,通过提供和运用当前最好的证据 ,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最终造福于病人。1 循征医学反映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传统医学的医疗模式是以疾病和医生为中心。而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 ,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已不单纯满足于治疗疾病与症状的控制 ,而是希望改善疾病转归和提高生活质量转化。循征医学的医疗模式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它所强调的是以病人…  相似文献   

3.
晚期癌症患者宁养疗护强调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其在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正成为姑息医学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和姑息医学快速发展,宁养疗护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宁养疗护伦理在医疗方面强调适度治疗与合理用药,护理方面强调患者生理、心理、灵性、社会和宗教等层面的整体性照顾。梳理宁养疗护伦理有利于在宁养疗护服务中做出最优伦理选择,这种选择需遵循不伤害原则,注重生命质量原则、适度治疗和舒适生存原则、尊重患者意愿原则以及公平正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为何滞后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医学模式转变问题提出至今已近20年,但在实践中,医学模式并没有转变。对于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在理论上、观念上的创新、接受与在实践上、实际行动中的保守、拒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不协调。本文对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实践成因、理论责任、医学教育模式未同步转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针对医学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开展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试论现代医学模式所要求的系统思维方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深入研究医学模式转变的主客观基础,找准关键,从而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性地围绕转变医学模式的主观基础--思维方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医学模式实现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医学变革.途径和标志是什么?实现模式转变的基本途径是创新建立一个医学新理论体系;实现新旧模式转变的客观标志,主要体现在医学理论、医学主体、教育培训体系、医院组织结构、医疗方式、技术体系、管理模式、医学目标等的转变.微创医学(或整体医学)理论是笔者于2003年提出的一个医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试论现代医学模式所需求的系统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研究医学模式转变的主客观基础 ,找准关键 ,从而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性地围绕转变医学模式的主观基础———思维方式展开探讨。1 医学模式转变的主观基础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医学模式”是一个理论概念 ,是指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总的看法[1] 。对于这一定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 ,医学模式的客观基础是医学实践。医学模式是医学实践的产物 ,一定时期的医疗卫生实践必然显示出某种模式或特征。从医学史来看 ,医学实践的重大突破是新的医学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 ,2 0世纪以来 ,人们发现了心理、…  相似文献   

8.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 ,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提出了一系列的卫生改革措施 ,我们认为这个文件较全面地把卫生改革的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概括在内 ,是一个指导性很强的文件。但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并没有指出 ,即新的医学模式如何在改革中得到贯彻、体现。我认为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医改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是落实医学模式转变的契机 ;医改有利于新医学模式的发展 ,应该促进医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转变。1 医学进步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9.
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疗质量的内涵也从单一的临床医疗质量转变为临床疗效、服务质量、就医时间、医疗费用等诸方面的综合质量.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患者满意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增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借鉴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存质量在晚期肿瘤疗效评价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肿瘤疗效评价方法多采用治愈率、生存率等指标来衡量。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存质量从一个新的角度评价治疗效果,更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而不是仅将临床客观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能更客观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医学模式理念,但目前我国仍未完成医学模式的转变.在20世纪最后10年,西方发达国家医学界又提出了循证医学这一概念.这就给我国医学和相关学科工作者,在认识上造成了一些混乱.就二者的关系、医学模式转变困难的客观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临床决策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决策也应由目前以经验医学为主导的经验决策向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科学决策转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决策也应由目前以经验医学为主导的经验决策向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科学决策转变.  相似文献   

14.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慢性复发性倾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多因素的心身疾病,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要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系统论出发,应用发展的观点,注重医学模式的转变,审慎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对腰痛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腰痛患者疼痛的影响亦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心理社会因素对腰痛患者疼痛的影响探讨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以及给腰痛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医学教育必须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教育必须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广东医学院(湛江524023)王小燕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与医学本身演进的结果。这是现代医学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有关这一课题的探讨,必将对医学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一、医学校式的转变将促使...  相似文献   

17.
从创建爱婴医院看医学模式的转变开封解放军155医院(475003)刘群,李丙午,张瑛随着李鹏总理于1990年代表我国政府在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上签署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90年代行动计划》等文件后,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  相似文献   

18.
血液病治疗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医学模式指出人文关怀在医疗服务中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在血液病治疗中对人文关怀重视不够。由于大部分血液系统疾病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病程长,并发症多,所以预后差,再加上治疗费用高,社会角色转变困难,很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抵触、恐惧、多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加速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谈影像医学诊断思维模式的转变第四军医大学影像医学研究生(西安710032)张劲松导师魏经国影像医学诊断思维模式已从传统的病理解剖──形态(PM)模式句两极发生转变:其一是代表宏观的功能──形态(FM)模式,另一则是代表微观的超微病理──形态(MM)模...  相似文献   

20.
循证医学是近20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指认真、明确和明智地应用现有的最好证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做出医疗决策[1].循证医学自1992年正式诞生以来[2],对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实践的指导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数十年来康复医学的发展,也正在从传统的经验模式转变为以循证为依据的临床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