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制中风动物模型之我见陕西中医学院脑病专业92级研究生(712083)申锦林目前,中医学研究中风之实验,其动物模型都是借鉴或搬用现代医学脑血管病模型,有益于中药新药之药效学研究,然有悖于对中风证候的本质研究。笔者认为当务之急要建立病症结合的中风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因组学对中医证候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中医证候现代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几十年来 ,国内外众多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学者们把中医证候现代化的研究作为中医研究的重要方向 ,力图通过该项研究揭示中医学的奥秘 ,使中医证和辨证施治更加科学化、客观化。他们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和方法 ,如生化学 (酶学 )、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功能形态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以及分子生物学等 ,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初步证实中医证候具有现代病理生理学基础 ,并部分地阐释了其中医理论的某些细节及其科学性 ,对中医证进行了各种客观指标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沈…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大连市中医医院(116013)张秀亭中医的辨证论治,就其实质来分析,不外乎是审证求因,治病求本。但就“证”与“本”的内涵与外延有必要加以探讨。“证候”、“症状”、“病”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证候”是中医专用词汇。所谓“证候”不...  相似文献   

4.
关系—证本质研究的新视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从证本质的现代研究说起证本质研究涉及中医阴阳、藏象、气血等基本理论 ,对揭示中医诊治原理 ,促进中医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几十年来 ,中医现代研究一直把证本质作为主攻方向 ,特别是继美国学者Goldberg自 1973年提出环核苷酸的环—磷腺苷 (cAMP)和环—磷鸟苷(cGMP)这一对矛盾物可能是东方医学阴、阳的物质基础之后 ,国内学者遂以极大的热情开展了环核苷酸与证本质关系的研究 ,并将这一研究方法推广开来 ,以期发现与中医证候相关的特异物质成分。这些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中医证候必然有其物质基础 ,证候的本质肯定与相…  相似文献   

5.
必要的软化——证候实质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必要的软化──证候实质研究的再思考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北京100700)佟彤代表中医学特色的证候,多年来一直是中医研究现代化的突破口。但在证候的规范化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证候的硕大内涵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使得任何一个或一组现代医学指标都很难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证候本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候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既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也是临证的重要依据。中医的理、法、方、药都是围绕证候来展开的 ,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临床医生 ,对证候都非常关注。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方式与西医完全不同 ,它是通过对疾病表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现象的分析 ,然后进行辨证治疗。由于辨证个体之间差异甚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寻找证候的客观本质。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证候的微观定量研究 ,为中医的准确辨证提供新的方法和科学依据。这种研究曾给人们带来过鼓舞和希望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原来的结论一一被否定 ,研究者…  相似文献   

7.
证候存在的逻辑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存在的就是客观的,包含了自然客观、思维客观和理性客观;把疾病现象和疾病本质划等号,在症状层面规范证候标准,抛弃中医辨证思维,就等于否定中医。物质不能等于客观,不能取代存在。证候属于理性客观,发生于中医学,是中医“阴阳神气”观念临床实在化(还原)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无序与有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医"证"本质的研究结果呈现弱特异性的.证是宏观概念,既呈现着多态性,又呈现着同态性,无序中包含着有序,有序中亦体现着无序.对于"证"研究中出现的弱特异性的研究结果,应将其看成这一证候的几种不同状态;对不同证候得出的同一研究结果的处理也是如此.具体技术上的处理包括:对研究思路更新;对证候规范化;大范围科研协作.强调了大范围科研协作.  相似文献   

9.
证候规范化的约定解和真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候规范化的约定解和真理解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100700)陈小野本文讨论的证候规范化指证候诊断规范化,其原理也适用于证候体系规范化。一、证候规范化的主要难点目前理解的证候规范化,就是把同一证候名下的多种诊断标准统一成一个标准。目的是解决对...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医要注重“证、机”深探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010020)王乐平一、立足宏观辨证,透过证候抓主要病机。几千年来中医药学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是“辨证论治”,许多年从事临床工作者中医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收录于《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中的诸多名医,对病证...  相似文献   

11.
对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 ,动物模型的研制对医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观现代医学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动物模型的进展情况。实验动物模型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动物模型在中医科研中的作用已成为整个中医界的共识。然而 ,从目前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来看 ,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远未起到显著的作用。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思考。1 中医病因的辨证理解问题在目前许多疾病的动物模型复制研究中 ,多是按中医病因进行 ,其理论依据来自一些中医经典原文。但由于中医病因学内容的形成和发展受当…  相似文献   

12.
证候实质研究中弱特异性的正面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证候实质研究中弱特异性的正面观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700)陈小野一、证侯实质研究的弱特异性特点及其反面观证候实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近年来,这一工作有停滞趋势,其原因就在于证候实质研究中存在着特异性弱这一难以逾越的“障碍”。特异...  相似文献   

13.
证候,状态与WR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是患病个体的机体状态,是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调节方式(whole regulalory mode、WRM)。现代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把疾病按证候分类,即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实际上这一分类方法把现代医学疾病与患病个体的机体状态(可以说成是发病前WRM作用的表现形式)二者的共轭体作为对象来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指示机体稳态的差异,即WRM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疾病前成为罹患疾病的前提,在疾病中与疾病以一种共轭活动的方式供中医诊断时参考,在病后成为完全康复到正常状态的过渡。因此,在中医学的治疗模式中,充分体现了整体性的调节(中医整体观称…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学过程 ,中医证候认识也不例外。中医之所以形成了疾病证候认识成果 ,必然有其形成的原因 ,证候的认识既然是历史形成的 ,其原因、本质及规律也必然能够从历史的文化中揭示出来。1 本体论的限制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 ,东西方有着不同的认识方式。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一气化生的 ,气是世界的本原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始基物质 ,气充塞宇宙 ,流动有序 ,连续不断 ,变化无穷。早在公元前 3~ 4世纪的周庄在《庄子》一书中说到“通天下一气耳” ,“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庄子·知北游》)。“天…  相似文献   

15.
1 既辨证、又辨病 ,诊断学上的中西医结合中医重宏观 ,西医重微观 ;中医重整体 ,西医重局部 ;中医重辨证 ,西医重辨病 ,这是中、西医学的优势和特点。分而言之 ,中医是辨证论治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证候”之后 ,再根据中医的藏象、经络、气血、病因病机理论 ,在证候与自然、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分析中 ,确定病因病机以辨证求因 ;而西医是“辨病施治” ,根据来自病人、作为认识疾病重要线索的症状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仪器或实验室检查 ,以明确局部的病灶 (器官、组织、细胞 )的病理改变 ,或产生这种病理改变的致病因子 ,做…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是临床实践很强的经验医学,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理论创新的源泉,现代中医理论创新研究必须基于临床疗效为导向,以中医有治疗特色的重大疾病和难治病为突破口,借鉴现代科学和技术,深入开展证候构成要素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既是构成病证的核心要素,又深刻揭示了病证的本质,它体现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维,是中医治病理论的结晶和精华浓缩,抓住重大疾病和难治病中医病证病因病机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进行现代研究,必将导致中医药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组织和细胞的超微结构在中医证研究中的意义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和细胞的超微结构在中医证研究中的意义及其前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91)吴煜一自建国以来,中医、中西医结合及其它学科的许多学者,在广阔的领域对中医证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70年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与肾虚(肾...  相似文献   

18.
论“证”的概念与“辨证论治”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证”的概念与“辨证论治”思路北京市中医研究所(100001)符友丰一、“证”与辨治思路的历史回顾“证”字见于医籍,《素问》提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意为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病邪之气、病位病所及证候(表里)来选择。这节文字不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脾虚与胃黏膜损伤的相关性从中医发病学、病机关联观、证型归纳属性及治法归类等4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中医脾虚的病理状态为胃黏膜损伤提供了客观条件,而胃黏膜损伤因素则又易加重脾虚证候,二者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相关关系。其观点为构建“从脾虚论治”胃黏膜损伤性疾病的治则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上,中医所说的证或证候是从宏观总体上把握人的整体运动观和疾病质的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方面。那种离开研究对象本质自身———邪正抗争的辩证过程———整体层次以下“动物造模”的严重局限性是明显的。由于动物区别于人,它们没有情志和语言,没有抽象思维的表达方式,不能“察色按脉”,不能实施“四诊”的唯象辨证,不能如实地反映人的脏腑经络气化功能活动与自然及社会内外环境紧密联系的辩证规律,因而没有心理学、信息学等特征可供临床研究与实践。这就是说,动物的“证候模型”并不能客观如实地复制出来。故我们在实证“证的概念”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