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云锦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以其纹样丰富多彩、奇异变化;造型优美、绚丽华美的特点闻名于世。云锦在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被公认为是"东方瑰宝"、"中华一绝"。[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南京云锦在继承与发展创新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处于逐渐消失的困境。因此,本文从南京云锦的艺术特征入手,综合分析南京云锦及云锦旅游商品,结合目前市场状况,对南京云锦旅游商品创意设计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提出具体举措指导南京云锦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从而促进南京云锦旅游商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1)
<正>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讲话中提到:"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来自欧美的国际人士向南京难民伸出了援手,他们面对日军的疯狂屠杀,挺身而出阻止暴行,给予南京难民以力所能及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二十多年前,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莫氏家族曾来南京寻根,并带来《莫氏家谱》。家谱序文中这样记载:"详考我莫式,尚有士焉,生著金陵,长养南京珠玑巷,自洪武十二年新正,民庆贺元宵,触犯官事,发配西土,拨属下卫所百户管理。"其实珠玑巷仅仅是南京回族聚集区之一。在全国各地的家谱(回汉家谱)中多次出现源于明初南京的老地名,如柳树湾、二郎岗、高石坎、水西门外拴马桩等。笔者曾在《南京穆斯林》2015年第4期发表《历史上南京回族集居地地点的考证》一文。遗憾的是当  相似文献   

4.
黄夏年  纪华传 《法音》2008,(10):66-66
10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和定山寺、南京市浦口区政府联合举办的达摩文化暨定山寺恢复重建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浦口区隆重举行。圣凯法师、隆相法师、智光法师,黄心川、方立天、楼宇烈、曹仲建、张新鹰、魏道如、黄夏年、洪修平、徐文明、王荣国、纪华传,南京宗教局副局长马恩荣,江苏省宗教局一处处长李华廷、副处长鲍蜀生,南京浦口区委书记戚鲁、副区长陆一,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华等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织锦中的高档品种,南京云锦曾因工艺复杂、用材讲究而闻名天下,而随着南京云锦织造工艺被列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学界兴起了南京云锦的研究热潮。基于此,详细论述了南京云锦图案的传承、南京云锦图案的创新,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具有人文性、艺术性、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感。地铁文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公众的审美需求,也体现了南京的历史、南京的地域文化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载体传播现代城市魅力、体现城市文明。  相似文献   

7.
正前言基督教传入南京始于1860年,1910年金陵神学院成立,成为南京基督教历史的亮点。此后成立的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使南京基督教重视教育成为一个重点。相比于其他宗教,基督教在南京的历史比较短。但基督教中国化在南京却显得特别突出,关键在于有金陵协和神学院及其院长丁光训主教。一、"协和"彰显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金陵神学院最初由美国长老会设立,后来卫理公会等其他宗派加入,但没有用"协和"二字。本来,由长老会联合其他宗派设立的  相似文献   

8.
1927—1937年南京工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六朝古都 ,南京既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商埠之一。由于历史相沿特别是 192 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定都 ,南京逐渐发展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本文以 192 7— 1937年南京工业的发展为基础 ,着重探讨这一时期南京工业的特征 ,指出虽为经济中心 ,但由于自然与历史沿革 ,南京的工业发展带有自身的显著特征。而且 ,从总体上说 ,南京的工业一直不发达 ,并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并影响到后来  相似文献   

9.
80年前,中华大地腥风血雨,南京大屠杀30万中华儿女丧生日军屠刀之下,震惊世界。其间,美国基督会在南京工作的六位传教士,不顾自己安危,坚守南京,领导和参与了救护25万中国人民的壮举。他们是迈纳·舍尔·贝德士博士,刘易斯·史迈斯博士,明尼·魏特琳女士,鲍恩典女士,詹姆斯·麦卡伦先生和裴睿德大夫。他们是当时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给家人和亲友写信,传达出血城南京的真相。因为在美国基督会工作的关系,同时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约研究员,笔者朱晓陵博士多次陪同美国团来纪念馆参观,也协助来自国内的学者、电视台摄制组访问美国基督会档案馆收集历史资料,在浩瀚的文档里,翻阅那些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书信和照片,每页文件,张张照片,都浸透着国际友人跨越国界,跨越宗教信仰,忘我救人的精神。中华民族是感恩的民族,对包括此六位基督会传教士在内的在历史上和民族存亡关键时刻帮助过我国的国际友人,我们应以各种方式表示缅怀和加以表彰。因此笔者在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80周年公祭之际,特撰写此文,以祭南京大屠杀期间死难的人们,并纪念当时在南京出生入死的六位美国基督会友人。  相似文献   

10.
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林 《学海》2003,(2):167-170
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上 ,凡有帝王将相、王妃公主出场 ,他们身上光彩夺目的服饰 ,总会让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它们有力地烘托了人物 ,渲染了剧情气氛。这些雍容华贵的戏剧服饰 ,是以明清帝王后妃和高官贵妇及千金们的服饰为蓝本 ,经过艺术加工而制成的。而这些古代帝王们的服饰 ,其中许多就是用南京云锦缝制而成的。一、作为文物的“南京云锦”按照国际一般惯例 ,文物指一百年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实物。本文探讨的对象是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南京云锦 ,为使作为文物的“南京云锦”和今天仍在生产的南京云锦有所区别 ,故加上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剧院发展如火如荼,传统的剧院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变革,保利剧院作为国内剧院院线的开拓者,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式,形成了具有保利特色的院线管理模式。作为南京文化地标的南京保利大剧院,自2014年运营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回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其经营管理模式具有标准化管理、规模化运营、公益性定位的优势,同时其在实际运作中也面临宣传渠道单一,垄断模式有失灵活等问题。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政策环境下,南京保利大剧院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本土剧院、多种文化娱乐形式造成观众分流,与南京保利大剧院形成竞争的局面。对于南京保利剧院来说,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当下,需立足南京本土,充分利用好保利集团和保利院线的优势,扬长避短,在发挥院线集体管理制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求体制创新,打破体制束缚,才能实现更为灵活、更为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南京沦陷后,抗日战争前被明令禁止的娼妓业在日伪政权的大力推动下公然发展起来.日伪政权对娼妓业的发展并非漫无限制,而是采取了划定妓院区域、定期体检、征收妓捐等措施.但是,南京娼妓业的泛滥,严重败坏了南京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3.
南京盐水鸭在金陵美食菜单中,占有绝对的醒目地位。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却遗憾落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究其原因令人深思。文章将从南京盐水鸭申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利中寻找原因,分别从南京盐水鸭申遗的优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传承期间产生的问题以及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推进几个方面分别来阐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板鸭盐水鸭的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14.
徐宏  虞超 《美与时代》2015,(1):61-6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静态的人文休闲旅游度假模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南京白鹭湖别墅度假区以厚重的南京人文积淀为特色,在总体规划、人文效果以及生态考虑等方面综合设计。此设计为人文南京的城市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设计范例。  相似文献   

15.
略论晚明南京的商业周志斌明自永乐间迁都北京后,南京降为留都。尽管如此,它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仍享有特殊的地位。南京既是明王朝在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又是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故时有“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之说。商业的兴衰往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南京中央饭店为例,围绕我国民国时期建筑特色展开研究,对南京中央饭店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简单介绍,以南京为例,对我国整个近代民国建筑发展史从四个不同的阶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建筑学视角对南京中央饭店建筑特色进行了全方面的审视,分析了南京中央饭店的建造之美、设计之美,通过对南京中央饭店建造风格的研究,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民国时期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丝绸大国,是桑蚕丝帛的发源地。中国的桑蚕丝织及其手工织造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历史悠久的南京云锦在现代的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却少之又少。传承与创新本是一脉相承、互为基础、相互转化的。围绕南京云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以及图案的内涵,提取分析南京云锦的现代定位与发展,将云锦的传统图案与现代装饰设计相结合,运用新的传承载体和创新的绣法纹样,可以赋予南京云锦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5,(12)
<正>2015年11月7日,爱德基金会成立30周年庆典在南京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及省市相关部门领导,美、德和埃塞俄比亚驻华使节代表,爱德基金会海内外合作机构以及地方教会、香港特区教会代表等近400人出席了庆典仪式。尽管仪式当天的南京寒意阵阵,但南京国际会议中心里却是人头攒动、暖意融融。庆典仪式在下午3点30分准时开始。"益人百年——丁主教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江苏省伊协原秘书长努尔·穆罕默德·郑勉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5月24日归真,享年74岁。他的遗体于26日安葬在南京回民公墓。勉之先生在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等地的生前友好近百人参加了他的殡礼。勉之先生于1926年11月出生于南京...  相似文献   

20.
南京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利玛窦三进南京,不仅记述了南京城的秀丽和雄伟,描述了江南城市的物质充裕、经济繁荣的景象,他还详细解读了南京的政治文化、科技文化、建筑园林、音乐艺术和文人集会。他的这种多侧面、多视点的对南京城市风貌、物质文化和人文艺术的阐释,为欧洲了解南京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