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一私交甚笃的朋友,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够用就好。在他看来,钱财乃身外之物,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但并非生活的目标。工作时,兢兢业业,做好份内事;下了班或者节假日,则下下棋、钓钓鱼,或者做点感兴趣的事儿。当身边的人忙着累金积财时,朋友却活得特别轻松。够用就好,这话胜在一个“浅”字。将浅尝即止之心,来对待名利之争,便有了超然物外的洒脱。世事纷繁,有了这灵动之“浅”,便能从名利的泥沼中拔足,还自己一片云淡风轻,也就活得轻松自在了。处世需浅,但做人,则贵在“深”。别看朋友活得洒脱,却是个  相似文献   

2.
坐忘铭     
正心为形之主,身乃神之舍。身安则神安,心明则神明。观乎人生,碌碌于追名逐利所惑者多;安分于抱朴寡欲无累者少。所惑者乃神之昏暗不明,所累者为心之骄躁难平。然何由得少惑少累?天隐子曰:简事收心,物我两忘。如此,惑者自明,累者自清。自明自清,神静心宁。知  相似文献   

3.
田晓 《天风》2004,(3):35-35
多一些璞醉要些张几袭造溉)争幸橇撇瞅护巍篡鬓鸯髦{·鬓多共些承担{一孚一书妈戮卿黔豁少一些与多一些@田晓!上海  相似文献   

4.
佛心慧语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哭泣,而终结却是一声叹息。生命犹如钟摆,在追寻与幻灭中摇荡。人间之力智,在乎洞悉本身之缺点。人的价值在于他懂得善尽他的义务。“心地安祥”的快乐,比世间一切财物的价值都高。单纯的心是一种最美的心情。“亲切”像是美丽的花朵,可以美化我们的人生。“亲切”是一种无声的韵律,它能让你周遭的人产生共鸣;“不亲切”是一种残忍的自私,因为它不仅会阻止你拥有快乐,同时,也阻止你拥有朋友。我们如果不为别人的说法和做法而忙乱,心中必会安祥得多。  相似文献   

5.
做这样的人     
清气若兰 这样的人有一种清爽之气,如同兰花一样。没有污染,没有浅俗,只有高雅,只有文质。这样的人,给予别人的甚多,留给自己的甚少。对朋友,以君子之交;对同志,以宽仁之心;对家庭,以奉献之诚。这样的人品行极高,严于律己,脚踏实地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读书,以书养清气,以书育德性,以书导人生。和这  相似文献   

6.
朱谦之与梁漱溟的半个世纪友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谦之先生与家父梁漱溟相识于1920年 ,即朱先生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那一年。而此时先父在北大哲学系任教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他们相识 ,并很快成为颇为相知相得的朋友,既有师生之情 ,又有朋友之谊。在先父1921年10月首次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财政部印刷局印刷)一书的扉页内印有一张先父与当时哲学系三个学生的合影 ,在此合影的“题记”中写有这样一段话 :“这是我同三个顶好的朋友叶、朱谦之、黄庆的照像 ,他们都是北大的学生 ,却四人年纪皆二十几岁 ,差不许多。我们相与并无所谓先生和学生 ,只是朋友 ,而且是小孩子般…  相似文献   

7.
读书心得     
一 读文学的书籍使人生情;读哲学的书籍使人明理:读历史的书籍使人醒悟:读艺术的书籍使人高雅:读法律的书籍使人懂法守法;读伟人的书籍使人自立:读宗教的书籍使人修身养性:读教会的书籍使人懂得成圣。二 朋友不是书,他不能像书一样毫无所顾及地向你打开任何一页;书却是朋友,它能深入你的心灵,帮你铺设一条阳光大道。一本《圣经》,除了具备以上的功能外,更能使你读过之后不由自主地一心想活出基督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4,(2):1-1
夫养性者,当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夫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孙思邈《摄养枕中方》严君平《老君指归》曰:游心于虚清,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养性延命录》祖师语录  相似文献   

9.
王孺童 《法音》2010,(1):26-28
<正>中华文明之伟大,在于绵延千载而不绝。文化之存续,一赖人传,一赖字传。人传者,口传心受也。字传者,著述立说也。然著述立说,若不归于文字,落于笔端,现于纸上,则难于致远。遂有仓颉作书、蒙恬制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三病     
正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我很喜欢读的一本书,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人的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一句,愈琢磨愈感到其理之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4,(2)
正本刊讯1月15日,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龙潭寺隆重举行恭迎本焕长老舍利暨永久供奉法会。15日6时30分,深圳弘法寺在法堂举行了护送本焕长老舍利赴云浮新兴龙潭寺供奉仪式。弘法寺首座一如长老主持法会,法光法师代表龙潭寺到弘法寺恭请长老舍利。15日12时30分,相关领导、诸山长老、护法檀越及各界朋友汇聚一堂,共同以最虔诚之心迎  相似文献   

12.
佛典选录     
《法音》2022,(7):13-15
<正>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四十二章经》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佛遗教经》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一世,需要吃饭、穿衣、住房、乘车、赡老养幼,有得失之心本很正常。然而,除了适度的得失之心,也得有"分润之心",也就是有能力时,我们必须懂得分利给别人。曾国藩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这个大家庭以祖父母为核心,包括曾国藩的父母、叔父母与其弟弟、弟媳、侄儿、侄女。曾家的经济来源除了土地上的收入,就是曾国藩不定期地从北京捎回的白银。这些白银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上千两。在曾国藩看来,一个家庭要和睦,那些有能力支撑家庭的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去除利己心。其次,他给母亲寄了五两银子的零花钱,马上觉得有点不对,因为没有给叔母零花钱,于是嘱咐家中的弟弟给叔母也送上一份。并且立下规矩:以后自己每年给母亲、叔母零花  相似文献   

14.
正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倘若相反呢?古往今来,数数看吧:王阳明5岁了,都不会说话,却终成一代圣人;爱因斯坦,9岁时都不能流利说话,他妈妈曾经一度以为他是弱智;爱迪生5岁才会说话;陈景润成年后还是结结巴巴;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靠嘴上功夫名扬天下,却是在4岁时,才学会说话的……明代有一位被称为"四绝"的全才,却是在11岁,才开始能说话的。他就是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明代  相似文献   

15.
儒家友谊论     
<正>人生在世,不可能无友。到底何谓“朋友”?则言人人殊。我们常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五伦,其中一项则为朋友之伦,相关论述,见诸《中庸》《孟子》等典籍。可见如何处理朋友这种关系,早为古人所注意。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只在稍稍留意便不难发现,有的人似乎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周围总有那么多的朋友,总有那么多乐意和他(她)交往的人;而有的人则很少有朋友,人们像怕惹上一身腥似的,唯恐避之不及,努力将这些人排挤在自己的交往圈之外。为什么这些人不讨人喜欢呢?  相似文献   

17.
淡泊人生     
淡,或许总比浓好。雾淡影淡,朦胧;云淡月淡,恬静;心淡情淡,高洁;名淡利淡,超逸。在人生旅途上,用淡淡的心,慢慢地陪着星星走。看开一些,便能放阔一些;少一份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份对功名利禄的执著,便多一份坦然自在。淡泊不是一种枯寂的生命状态,也不是鹤立鸡群似的清高。淡泊不是推卸责任,不是拒纳使命,不是鼓励人们都去做庄子和陶渊明。淡泊是返璞归真,守住人生的“本真”,认认真真地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清清白白地做个平平常  相似文献   

18.
从前,我不大读“流行书”,除了圣经,只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世界名著,我属于“较保守”的一类。一位很好的朋友名叫周筠,她在一家出版社作编辑,向我推荐了三毛的两本书:《背影》、《送你一匹马》。这两本书改变了我的态度,流行书中不之较好的作品。 三毛的文笔十分优美,作品内容清新,鼓励人积极向上,教人“与自己向上的心合  相似文献   

19.
李世峥 《天风》2014,(9):40-41
《提摩太后书》是使徒保罗晚年时期的作品。滕慕理(Merrill C.Tenney)指出:"《提摩太后书》是保罗离世前,给他的助手和朋友的最后一个音讯。"这样看来,这本关于牧养的书可以称作保罗的"封笔之作"。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广,其中一项就是如何应对牧养中可能遇到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正儿子属九零后,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任音乐教师且住在学校。有一首校园歌曲很流行:"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的母亲思来想去说:"就叫海鸥吧!"一来希望儿子成为人们的朋友,二来希望他能像我从小到大品学兼优。既生之,则养之;既养之,则教之。除照顾日常生活外,望子成龙的我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看图识字,写字画画背唐诗……以致儿子上学前就能背诵几十首唐诗,能认不少简单的汉字,能画一手像模像样的简笔画。我满心希望儿子能像我上学时一样,学习拔尖。入学后,没想到有失所望。儿子上课不认真,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