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1世纪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广大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探索、研究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体系。教师在创新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知名企业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引进人才。一场激烈的人才竞争,尤其是各领域尖子人才的竞争,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当前,我们要想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领先一步,真正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就必须要实行“人才引进”观念三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社会竞争激烈,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拍打着我们开放了的国门,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要立足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之林,关键是要有适应于未来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而人才主要是靠教育来培养的,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所以,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其创造才能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健全的艺术素质,是我们现代美术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时代的要求赋予这一代人要有坚强、独立的性格,有创新思维和稳定的适应社会的心理特征。而对这种人才需求,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的幼儿聪明活泼,智商很高,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单一,对独生子女的娇宠,幼儿本身又存在很多缺点,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幼儿心里及行为的错误发展。如逆反心理就是当代幼儿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逆反心理的现象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对此,我觉得逆反心理必须因势利导,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挑战。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激励教职工同心同意同德深化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精心培养跨世纪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看作自己的首要任务,看作管理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看和是自己的职责。这里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高校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民族富强的重要力量。国际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识,同时,有利于高校自身转型发展,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而借助在线教育丰富的资源优势,以高校创新教育课程等实践教学为出发点,结合创新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有效性举措,利于创新创业教学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一个国家要发展,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大力培养人才、科学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本文从当前我国人才使用不合理的角度来论述人才的重要性,及提出了怎样尽可能合理使用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强化教育的深入而又具体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它的提出和实施是迎来未来知识经济挑战,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的人才战略需要,是中国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并且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需要。那么,初中化学教学应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体会,谈一谈不成熟的拙见。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德育的一点思考辛朝惠现在的青少年将是21世纪社会各个方面的主力军,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个共同职责。笔者认为,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的特点,很有必要建立并建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为,我们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当今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社会的影响因素在逐渐加大,青少年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从教育事业的发展来看,正面临国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主要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要使我们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从青少年一代抓起,为90年代和下世纪初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同时,又为保证我国长治久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培养可靠的接班人。总之,新形势对青少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逐步达到这个目标,仅靠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并完善青少年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解决好:是联系实际还是脱离实际;是形成合力还是各自为政;是协调发展还是相  相似文献   

10.
崔凯  吴俊毅  俞文钊 《心理科学》2003,26(4):720-721
1 引言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人类社会从“生产—技术—科学”向“科学—技术—生产”发展模式的转变。创新是社会、企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责任。企业做为社会经济组织的细胞,创新对其生存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未来的知识经济世纪的企业需要构思新颖,从而出奇制胜。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现代企业活力之源。发达国家的企业界都把创新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当今企业之间在资金、利润、规模等诸多方面的竞争,在本质上是创新发展速度和创新规模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在21世纪,企业的兴衰越来越取决于其员工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