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村落承载着古城千年的兴衰更迭,是地域物质资源与历史文化的聚集地。传统村落的微更新改造是动态地保护历史遗产,隶属典型的活态遗产范围。以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为研究对象,将活态传承的保护与微更新理念引入侯官村改造中,打破乡村自身空间局限,动态保护传统村落。针对传统村落历史文脉环境进行微更新的研究,通过小范围改造和修复,活化传统村落环境风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促进人、文、地、产、景的多维度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更新,城市文化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树立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是新时代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极大挑战。为推进城市更新发展,筛选邯郸各个时期产生的文化基因,按其物质形态划分为显性与隐性,再对文化类型的功能价值进行划分,包括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并建构文化基因谱系图,提出传承路径,以实现地域特色的传承。希望促进邯郸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基因传承,使其能够在历史传承中实现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彩姣 《美与时代》2024,(1):106-108
以广东省东莞市运河公社为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展示空间改造设计。通过对东莞市运河公社展示空间项目的相关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展示空间改造设计的策略。未来展示空间改造设计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强调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同时,加强对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街区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构成,是城市文脉具象生动的外在表现。引入城市触媒理论,在对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历史文化街区触媒活化设计的原则和要点,通过相关触媒元素的选择和塑造,提出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斯宇 《美与时代》2014,(10):12-12
创造美的城市是景观设计的目标,而历史地域文化则是城市美的源泉。在具体的延续文脉设计方法上,以保持历史和空间的连续性为原则。四种具体的设计方法是修缮、调和、对比和转化,它们都是对城市记忆“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对乡村景观的改造,是进一步合理规划乡村区域景观的布局,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更为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以传统材料在乡村景观改造中的运用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传统乡村景观改造当中"传统""乡村景观""更新与改造"的理念进行阐述之后,对乡村传统景观发展现状以及改造需求进行表明;进而阐述传统材料在这一构建过程当中所独有的重要性,为最终总结传统材料在乡村景观建设当中运用的适宜性以及使用原则打下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在生活方式和不同阶段保留下来的历史发展印记。这是城市文化的特质,也是城市之所以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的城市开始加大对于城市的改造,使得许多城市文脉的历史痕迹遭到了破坏。文章将通过对城市文脉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城市文脉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在城市文脉的保护视野下进行公共艺术设计,从而促进城市文脉的流传和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村落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趋势。而伴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乡村何去何从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性问题。在现代化的村落建设中,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是传统村落规划的先决条件。如何在延续传统文脉的前提下,对乡村空间进行科学重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就关中传统村落的空间变迁进行研究,以解决乡村空间的科学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脚步,旧城区的改造更新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了旧城改造中历史文脉保护与居民环境改善、物质空间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利用现有资源改造与新建改造之间的普遍矛盾,根据现状提出南昌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雅楠  罗健 《美与时代》2023,(1):113-115
方言一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但近年来在普通话深入推广、社会文化传播条件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方言日渐式微,这不利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城市形象的构建。方言节目主要是依托影视传播的方式,增强方言和城市文化生命力,对于保存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具有重大价值。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对方言节目的创新开发,并综合考虑方言节目在记录城市历史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方言电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进一步发挥方言节目的人文功能。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文化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现状,探索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设计意义。以南宋御街为实例,进行景观、建筑的探索与分析。要想对历史街区的文化进行保护以及更新,须结合城市历史文脉以及街区现有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梳理,才能最大限度对文化进行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2.
王晓曼 《美与时代》2023,(12):92-94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需要结合乡村地区实际情况,树立多重目标,整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全面融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等理念。目前,结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期间需要重点做好乡村景观的设计建造。相关部门与人员在执行乡村景观设计建造工作时,为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要求做好乡土元素的应用。在乡村景观设计建造中合理应用乡土元素,一方面能够丰富乡村景观设计建造的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对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对自然生态进行延续,提高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实践中,设计人员需要具体分析乡村地区的情况和需求,在乡土元素应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乡村景观设计建造方案。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土建筑营建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继承和发扬优秀乡土营建文化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鼓励自组织施工传统的技术帮扶是新时期乡土民居建造范式之一,考虑到乡村基础设施缺乏以及实践地点与设计人员相隔遥远交通不便的现状,"自组织改造帮扶"的方法是帮助当地居民实现农居综合功能提升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归原小镇改造设计为例,总结乡村农宅帮扶式改造设计策略,延续乡村风貌与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14.
对于历史地段空间的更新改造,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能够在还原历史地段风貌的同时又可以让该地段的历史场所精神重新焕发;既可以延续其历史文脉,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使得历史地段拥有现代的生活设施;可以满足外来游客对于历史地段的各项旅游需求等等。文章结合河北宣化钟鼓楼地段空间更新改造设计来探讨历史核心区域激活的模式,包括历史地段如何经营,与周边环境如何融洽相处等问题,力求在保护更新的同时复兴历史地段曾经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环境艺术设计是当前人们立足于自然环境,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和改造的一种行为,在这个行为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首先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概述,其后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特征,随后分析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践探究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独特印记。谈起苏州,人们必然想到古典园林,提到杭州,一定会想到西湖、灵隐寺,文化遗产恰如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守住城市的历史文脉,留住文化基因,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时代要求,打造城市精神。人们不断总结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城市文化更新,城市在展现它所具有的物质功能同时,还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涵义。城市文化从其诞生之日起,经过着漫长的历史发展,一座城市能否延续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能否延续。生态城市理念的表现形态就是保持发展均衡、诸要素和谐相处,内涵就是尊重自然、延续城市文化。科学保护和重新认识城市的现有文化资源,成为了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乡村建设要延续地方文脉,激活当下文化。乡村发展中形成的自身独特的视觉生态,受地域特点、生产生活方式、人文传承等多重影响,并通过景观的外在形态呈现。在乡村视觉文化识别性景观文化营造过程中,以梳理分析地域性文化为源,以提炼特色识别性元素为基,以创意重构识别性形象为本进行系统性打造。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东叶村施光南故里进行视觉文化景观的实践,项目将音乐和桃作为主线元素,打造东叶村视觉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城市改造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光勤 《学海》2005,(4):192-195
本文主要介绍了发达国家旧城改造中的经验,如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和园林绿化建设等,并总结了中国旧城改造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以及存在的基本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旧城改造中应当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旧城改造中始终贯穿“保护”与“更新”的辩证关系、注重量力而行和因势利导、注重环境建设等中国旧城改造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旧建筑和用地,对于这些废弃建筑的重新开发和再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改造的重要焦点。城市工业废旧建筑承载着城市发展的痕迹和历史价值,在现代倡导城市文化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废旧建筑的景观革新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形象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建设中工业废旧建筑景观更新改造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的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策略,有效地实现现代城市对于废弃建筑的利用和可持续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20.
代玉 《美与时代》2023,(4):79-81
以江苏省宿迁市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宿迁市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元素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乡村景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分析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营造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乡村景观营造要立足于地域特点,尊重乡村间的差异,保护和利用优秀的地域文化,以避免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保护现有地域文脉的基础上,将乡村景观营造与新技术新理念进行融合,探索出地域文脉传承的新出路,以期更好地营造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