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在生活方式和不同阶段保留下来的历史发展印记。这是城市文化的特质,也是城市之所以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的城市开始加大对于城市的改造,使得许多城市文脉的历史痕迹遭到了破坏。文章将通过对城市文脉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城市文脉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在城市文脉的保护视野下进行公共艺术设计,从而促进城市文脉的流传和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构成,是城市文脉具象生动的外在表现。引入城市触媒理论,在对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历史文化街区触媒活化设计的原则和要点,通过相关触媒元素的选择和塑造,提出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的空间形态不单是文化元素的解构整合,更应该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城市文脉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城市文脉是内核,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文化形象的外在表征。文章通过分析城市文脉在内容组织、形象定位、视觉语言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解读外在视觉表征与内在文化表征的联系,探寻城市文化内在意蕴的构建需求与空间形态的关系。城市文脉与空间形态共同打造沈阳市文化品牌形象,城市的空间形态展示,不只是解决美的问题,而是真正用设计解决问题,从而带动文化创新,具有更高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脉在城市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使文明的形成和文化的因素嵌入城市之中。文章通过对桂林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从交通、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个方面对桂林市的城市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使历史文脉能够更好地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以期提高桂林的城市竞争力,促进桂林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斯宇 《美与时代》2014,(10):12-12
创造美的城市是景观设计的目标,而历史地域文化则是城市美的源泉。在具体的延续文脉设计方法上,以保持历史和空间的连续性为原则。四种具体的设计方法是修缮、调和、对比和转化,它们都是对城市记忆“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城市化飞速发展,需要采取新的方法和理念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大重要部分包括文脉和形态,需要对着两块的关系做好把控,选择最佳的方式,对城市的形态加以保护。与此同时,要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打造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进而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也初具形态。  相似文献   

7.
商业步行街是现代商业空间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街不仅是城市商业和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和城市景观,也体现出了整个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商业街建设的同时也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商业步行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消失,因而使得城市中传统空间和文脉的丧失,取代它的是千篇一律的环境形象。怎样更好地延续和保护城市特有的文脉,将城市文脉的概念融入到商业街景观设计内,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作为重要的生态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伴随着城市的成长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脉、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等都可以转化为滨水景观中的设计元素,用景观设计的艺术化创新来保持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文脉"断裂化"的现象日益严重。而当代艺术的建构与城市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承城市文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从当代艺术的视角出发,列举当代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存在形式,分析当代艺术如何深层次地影响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文脉传承。  相似文献   

10.
王亚静 《美与时代》2023,(4):100-102
城市街道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城市地域文化和人文涵养的体现途径,亦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街道逐渐丧失地域特色和文化温度,亟待改善。以金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金华市地域文脉,从街道景观现状追根溯源,探讨如何提取金华市地域文化要素融入街道景观,寻找当今时代金华市街道景观的更新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脉是人类社会活动、民族生活方式及其信仰、伦理、价值观等在城市中不断变化、演替、创新的积累叠加的结果,具有根源性、传承性和多元性等特点。通过对青海省湟中区的实证研究,城市文脉的物化要素以量化分析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一样的城市历史和文化特色进而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2.
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社会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城市的特色,也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产。随着城市的不断更新,城市规划产生,在城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经济的运转、城市建设的扩张以及外来文化的涌入,导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其本土特色文化。城市中的文化一旦消失,可能会造成城市面貌丧失、城市发展的实力欠缺以及城市建设的止步。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吉林省长春市城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继而阐明文脉延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城市地域人文历史展现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和创新性设计往往基于城市经济发展利益的需求或者单纯地复现历史文化符号,而很少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考量。在"两山"理念的大力推行下,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湖州小西街为例,对小西街内文脉传承、古建筑修缮、人居环境改善设计、业态规划进行研究,力求结合生态文明提出湖州小西街再生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当代城市环境中的色彩文脉分析,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恰如其分地引入地方特色,可以提高城市色彩文化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塑造城市形象的个性魅力,增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心理认同感。因此,依据城市色彩文脉来进行城市色彩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镇江,是中国历史演变的重要舞台。这里,长江运河交汇,南北文化交融,大江大河,有山有水,气候宜人,物产富饶,经济发达,文化灿烂,是一座典型的滨江山林城市。从元代开始,基督教就在镇江扎营生根,留下丰富的历史资料。镇江是中华基督教传播史研究的重要节点城市。一、基督教在元代镇江的传播元代基督教在镇江的传播,是中国基督宗教传播史研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更新,城市文化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树立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是新时代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极大挑战。为推进城市更新发展,筛选邯郸各个时期产生的文化基因,按其物质形态划分为显性与隐性,再对文化类型的功能价值进行划分,包括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并建构文化基因谱系图,提出传承路径,以实现地域特色的传承。希望促进邯郸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基因传承,使其能够在历史传承中实现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独特印记。谈起苏州,人们必然想到古典园林,提到杭州,一定会想到西湖、灵隐寺,文化遗产恰如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守住城市的历史文脉,留住文化基因,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时代要求,打造城市精神。人们不断总结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城市文化更新,城市在展现它所具有的物质功能同时,还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涵义。城市文化从其诞生之日起,经过着漫长的历史发展,一座城市能否延续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能否延续。生态城市理念的表现形态就是保持发展均衡、诸要素和谐相处,内涵就是尊重自然、延续城市文化。科学保护和重新认识城市的现有文化资源,成为了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区域,不仅承载着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展示地域文脉特色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品质与城市文化发展和居民归属感紧密联系。从城市家具对地域文化传达的意义入手,结合相关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滨水公共空间为例,结合空间现状,提取地域文化特性应用在具体设计中,并提炼出一套针对城市家具的设计流程,从而通过应用设计提升人们对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及滨水空间的认同感,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通过雕塑形态将江西省红色文化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传播,是助力江西省红色文化品牌推广的有效方式,也是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与红色历史对话的沟通纽带。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文化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现状,探索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设计意义。以南宋御街为实例,进行景观、建筑的探索与分析。要想对历史街区的文化进行保护以及更新,须结合城市历史文脉以及街区现有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梳理,才能最大限度对文化进行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