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现代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对城市各类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年来大多城市发展实际看,各地均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但如何将地域特色文化内容与现代城市发展进行融合,在帮助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将城市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文章就此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传统文化元素表达方法与应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城市发展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能够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艺术性建设,可谓是一举两得。文章将主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设施建设中的建议,旨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与提升城市建筑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是研究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赣州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梳理了赣南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并以元素形态和内涵为基础,创新设计具有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的公共设施,达到传承、发展客家传统文化和美化赣州城市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并被人们引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在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元素应用得十分广泛。中国传统元素具有条纹美、色彩美、艺术美、建筑结构美等优势,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现代建筑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给中国建筑装饰设计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索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发展维持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至关重要。扬州市作为风景园林旅游城市,户外公共座椅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将地域文化元素提炼并应用到公共座椅设计之中,以公共空间延续文化传承,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塑造具有扬州地域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文章阐述了户外公共座椅定义,分析了扬州市户外公共座椅发展现状及问题,进一步提出基于扬州市地域文化的公共座椅设计方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不可缺少一部分,记录了一个聚落的发展足迹,是传统文化的媒介,而古村乡土元素是当地住户行为习惯的反映,可以说风土人情和民俗特色就是乡土元素的体现。对古村景观规划的设计研究应当充分地考虑乡土元素,须根据当地实际的环境情况,探索具有文化价值的古村景观,从而使得中国传统的古村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文章探析了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逐步完善碗窑古村景观形态的设计实践研究,希望能为今后的传统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审美的事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也能够通过景观的营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均存在同质化严重、景观特色不明确的普遍性问题,无法唤起人们对滨水空间环境的记忆。而地域文化对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提升民众对场所的归属感、传承与延续地方历史文化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景观元素呈现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是景观设计师们要解决的难题。论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缺失的普遍现象,对比分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秀案例,探索地域文化在兰州水车博览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教育的融合是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以湘东地域文化为例,探索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责任与使命、思路与多维度实践,既有利于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又是突出地方高校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和多元文化涌现,城市中的矛盾与问题越来越突出。想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城市进行改造和再建设。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如何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基于此,对古建筑保护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建设中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具体的保护策略,希望促进传统建筑文化进一步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应该珍惜且努力传承的宝贵财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利用价值。将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和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相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地域传统工艺美术资源有效融合,对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艺术设计课堂中加入传统工艺美术元素,也可以有效提升高职艺术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而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独特载体,在打造城市形象、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精神等方面意义深远。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挖掘民族文化元素,将之应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实践中,来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与城市的人文、宜居环境相适应。这些独具民族情感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丰富了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内涵,提升了城市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2.
李博 《美与时代》2015,(1):63-65
每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城市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者的重要灵感源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从地域历史、地域民俗、地域建筑、地域材质四个角度,巧妙地运用地域文化元素,使公共设施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成都市的公共设施设计就是其中的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3.
毛茜  东桂迎 《美与时代》2022,(8):104-106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公共财富。当前,很多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尴尬现象,城市形象设计方面同质化问题严重。每个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又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可以展现一个城市独特的精神面貌,能够塑造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从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出发,简单分析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城市形象设计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并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更新,城市文化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树立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是新时代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极大挑战。为推进城市更新发展,筛选邯郸各个时期产生的文化基因,按其物质形态划分为显性与隐性,再对文化类型的功能价值进行划分,包括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并建构文化基因谱系图,提出传承路径,以实现地域特色的传承。希望促进邯郸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基因传承,使其能够在历史传承中实现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区域,不仅承载着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展示地域文脉特色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品质与城市文化发展和居民归属感紧密联系。从城市家具对地域文化传达的意义入手,结合相关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滨水公共空间为例,结合空间现状,提取地域文化特性应用在具体设计中,并提炼出一套针对城市家具的设计流程,从而通过应用设计提升人们对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及滨水空间的认同感,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公交站台的设计是城市品位的直接体现。对公交站台设计和地域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城市元素和精神内涵,将公交站台设计与城市环境相结合,使之成为适应当代人民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并能够展现城市面貌,反映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究的是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施设计当中的应用问题。文章有效梳理了我国的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将元素背后的内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以形态和内涵为基础,结合景观设施的功能,创新设计客家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使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和景观设施得到更好的结合,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的客家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公共设施设计应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结合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探讨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化的文化特色,能够有效反映整个城市的文化和品质,这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文章主要研究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并借助于实例探讨其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融合,希望相关设计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在城市导视系统中的设计对于推动城市文化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地域文化在导视系统中的演绎,可以给人们心理带来好的视觉审美体验,对于文化的传承也至关重要。在城市导视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对地域文化这一部分进行了探究,并以哈尔滨为例,分析其导视设计的特点,为城市导视系统中地域文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在城市建设中,需要不断地引入许多具有现代特征的艺术形象,从而使得原本城市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在体现地方生活习俗以及人文特征的元素被忽略了,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公共艺术本来承载的文化特色已经严重缺失。本文阐述地域文化的内涵,然后分析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特征缺失的原因,最后分析城市地域特征在公共艺术方面的体现形式,使得在城市建设中,恰当地将地域特征与城市的公共艺术相结合,体现城市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