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蜚声伊斯兰世界的伟大经注──泰伯里及其《经注大全》穆萨·马斌《古兰经注释大会》(,又译作《古兰经解总汇》和《古兰经注集成》),是一部蜚声伊斯兰世界的完备之经注,共30巨册,为中世纪伊斯兰教逊尼派著名经注之一,被公认为传述经注学的典范。注者是早期经注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穆斯林》1995,(6):43-44
伊斯兰教常用语语概念的汉文音译用字李文彩辑原文音译意译哈乃菲(派)逊尼派教法学派沙斐仪(派)逊尼派教法学派马立克(派)逊尼派教法学派罕百里(派)逊尼派教法学派哈瓦利吉(派)中世纪伊斯兰教派名格迪目中国格迪目派名称孕迪林耶中国尕迪林耶派名称库布林耶中国...  相似文献   

3.
《古兰经》注释学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最早形成的学科,在揭示《古兰经》经义经旨,推动伊斯兰教历史进程,构建和完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引导穆斯林社会发展,规范穆斯林生活,促使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其它文明交流互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注释《古兰经》历来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术界的重视,并根据经训教义教法和注释学科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注释学的学术要求、原则和修养,有效保障了历代穆斯林"信经而不僵经,释经而不越经"。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注释学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最早形成的学科,在揭示《古兰经》经义经旨,推动伊斯兰教历史进程,构建和完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引导穆斯林社会发展,规范穆斯林生活,促使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其它文明交流互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注释《古兰经》历来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术界的重视,并根据经训教义教法和注释学科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注释学的学术要求、原则和修养,有效保障了历代穆斯林信经而不僵经,释经而不越经。  相似文献   

5.
公元9-10世纪,伊斯兰世界出现了三位教义学家:埃及的塔哈维、伊拉克的艾什阿里和中亚的马图里迪。作为逊尼派代表性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人中以艾什尔里影响最大,马图里迪次之。然而,艾马二氏的教义学思想均遭到以"遵贤"著称的罕百里派以及今天的赛莱菲派的质疑,认为他们不同程度地受穆尔太齐赖派思想的影响,有重理性、轻经训之嫌。作为教义学家,塔哈维的影响虽然不及他们,但其教义学思想却得到逊尼派穆斯林的一致认同。本文旨在对塔哈维的生平加以简单介绍,对其教义学思想进行简单梳理,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科威特伊斯兰事务与基金部编辑、1992年(伊斯兰教历1412年)第二次出版的阿拉伯文四十五卷本《伊斯兰教法百科全书》中"里巴"条翻译,文内所有注释,除标明"沙案"者系译者注释外,均系阿拉伯文编者原注。文中的标题与序号多系译者增加。阿拉伯文"里巴"()的确切涵义,先贤马坚(祈主喜之)在其1948年出版的汉译《古兰经》(前八卷)里除(3∶130)一处不得不译为"利息"外,其余如(2∶275-276)、(4∶161)均译为"重利",此时恰逢中国革故鼎新,"重利"亦即坊间所谓之"高利贷",犹如"鸦片"一词,俱被扫尽历史的垃圾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我国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经济生活日益丰富多彩,"里巴"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伊斯兰教法学家如何判定"里巴",究竟何为"里巴",不仅涉及《古兰经》和《圣训》的准确翻译,也密切联系着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日常生活。本译文所涉及的内容,乃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的有关教法规定,仅供大家面对新时代、研究新问题时的参考。本文系译者冒昧初译,伊斯兰教法学乃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专门学科,除涉及经训原文之外,教法专门名词术语众多,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因译文较长,拟分为三个部分陆续发表,此系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史料文献,从教派组织制度、信仰礼仪等方面考察分析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的教派归属问题。认为逊尼派(Sunni)在中国伊斯兰教中始终居主流地位,但什叶派(Shi‘ah)教义主张也曾获得流传,不过在中国伊斯兰教中教派分歧始终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古兰经》注释学是伊斯兰教最早的学科之一。关于经注学的类别,学者们有不同的主张。经注学家伊玛目·哲拉鲁丁·苏尤蒂在其名著《古兰学精义》中认为有两大类别,即传闻注释和见解注释。见解注释也称意见注释,是历代注释学家,随着时代发展,根据社会变化和学科需要,基于经训原则和精神运用理性,发挥个人的正确见解,创制性地解读《古兰经》经文大义的学术举措。很大程度上,见解注释是历代穆斯林"信经而不僵经"的具体反映,是伊斯兰文化与时俱进的真实写照。因此,它的范围相对传闻注释更加广泛,内容尤为丰富,内涵大为延伸,在注释经文方面更加注重现实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了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文本诠释学理论对现代经注的注释方法和注释取向进行概括和梳理,进而分析其背后的诠释逻辑和范式。从经注的维度揭示现代伊斯兰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探索一条更加包容的处境化诠释路径。为学界对现代伊斯兰思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也为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的解经工作提供一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28至29日,"中国与伊斯兰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下属的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IRCICA)联合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外交部副部长翟隽、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艾克迈勒丁.伊赫桑奥鲁、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哈里特.艾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以及19个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1.
撒哈拉以南非洲日渐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理想地,这里的宗教极端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宗教极端主义“恶之花”的怒放,同样也根植于这片特殊的“沃土”.伊斯兰极端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以温和为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斯兰教中发生、发展,与该地区内部与外部的宗教、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恶之果”,则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难以下咽之苦果,其负面影响远超宗教之外.  相似文献   

12.
“政治伊斯兰”是20世纪80年代由埃及著名法学家、思想家阿什马维建构的一个批判性概念,其相关学说主要针对埃及穆兄会及其国内外理念追随者。阿什马维明确反对伊斯兰世界宗教政治化或政治宗教化现象,并积极倡导政教分离和文明交流与融合。阿什马维有关“政治伊斯兰”的批判性学说,背离了伊斯兰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政治观,一经问世便遭到相关学者的批判、歪曲以及官方的冷遇,却为近年来埃及塞西政权的反恐与去极端化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意识形态支撑。近年来,埃及官方开始公开认同阿什马维的相关学说,推动了这门学说从“隐学”向“显学”的反转,其背后动因是埃及官方反恐与去极端化理念的重大转变,这将对埃及国内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反恐与去极端化行动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源于中世纪的西欧,但学者们认为:“中世纪欧洲学习机构的名称和发展都是穆斯林学校的仿制品,伊斯兰宗教学校是欧洲学习机构的原型,被教皇和王室授权后成为欧洲大学。”[1]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伊斯兰大学的影响和推动。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一、世界最早的大学—伊斯兰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阿拉伯人的基础教育主要在特定季节里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明中期以后中国内地伊斯兰教发展的地域分布,以及南京穆斯林所具有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明代南京兼容并包的开放环境,南京经堂教育为金陵学派的产生所作的人才上的准备等四面阐述了金陵学派产生的原因.指出金陵学派的思想渊源是<古兰经>、"圣训"以及伊斯兰苏菲思想,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精华.最后谈及金陵学派的贡献及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卢君 《中国宗教》2020,(4):54-55
明末清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批"学通四教"的回族学者,包括清初的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马联元等,还有咸丰同治年间的蓝煦、马德新等人。他们既精通伊斯兰教义,又通晓儒家、道教、佛教的思想内容。他们将"天方(阿拉伯)经语略以汉字译之,并注释其义焉,征集儒书所云,俾得互相理会,知回、儒两教道本同源。  相似文献   

16.
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乃至国际政治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为使人们全面正确地理解泛伊斯兰主义与中国穆斯林的关系,使西部大开发中的穆斯林各民族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祖国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就泛伊斯兰主义的团结精神、新泛伊斯兰主义的要旨、中亚“新瓦哈比”运动与沙特瓦哈比教派对我国穆斯林的影响做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古代印度的伊斯兰如何对印度教展开的宗教融和以及伊斯兰的宽容思想做了简单的历史回顾.对于印度伊斯兰来讲,特别是与多神教的印度教徒共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因为这个原因伊斯兰思想追求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结论是,伊斯兰思想具有一种柔软性,在与印度教的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以各种不同方式展开,在不同的时代里印度教思想对伊斯兰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共存,不但在社会、文化上而且在宗教上也是有可能的.这可以说是把印度苏菲的知识运用到了极致,而将伊斯兰的宽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且,历史事实显示出,这种宽容的精神可能将伊斯兰神学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22,(8):60-61
<正>近年来,济南市伊斯兰教协会全面学习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在伊斯兰教界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通过“六大润心工程”,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走深走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心工程一是以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工作主线,  相似文献   

19.
马注认为,儒家的典籍中存在上帝(天)等与真主造化万物相关的思想,这是马注认可儒家的基础。然而,孔子、子思、孟子之后,上帝(天)等造化万物的观念没有被后儒所传承,这也是马注对后儒不满的重要原因。对于儒家的圣人孔子,马注从真主造化万物这一理念出发,阐释了孔子所谓的"天"这一造化万物的概念,并基本与真主吻合,这是马注把孔子称为圣人的关键。在对儒家综合认识的基础上,马注提出了扶儒黜异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刘智的《天方性理》是伊斯兰教与儒学会通的典范,那么马联元对《天方性理》的阿拉伯文注释本《性理微言注释》则充分体现了中国伊斯兰教内部正统教义学和苏非认主学的相互包容。本文从正统教义学和苏非认主学共同关注的真主本体与属性问题为切入点,对照《天方性理》和《性理微言注释》对真主的本体与属性及其关系的讨论,分析中国伊斯兰教正统教义学与苏非认主学的彼此借鉴和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