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思想意识的开放,刺激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共艺术与一般艺术存在较大差异,其是以公众审美和需求为基础,并且在城市中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对东北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公共艺术发展的基本要求,并基于东北城市文化特征,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新的发展方式与措施,以不断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丰富城市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将公共艺术设计放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可以同大众产生文化互动,从而成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和公众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会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对城市的人文情调也是一种升华。文章分析了公共艺术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发展问题、分类价值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人类活动下形成了不同于乡村文化的城市文化。城市体现着社会发展的人类文明的物质文化,在了解城市的物质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推进城市的发展,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效地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对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艺术指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向公众所展示的艺术,是一种装点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独特的城市文化的载体。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的艺术性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两个重要属性。在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各类新的媒介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变革,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数字技术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沉浸式、交互式和全景式的综合体验,因此数字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结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艺术与城市、社会和大众关系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巴楚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分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长江流域文明的进化融合,是武汉地区城市文化的根基。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艺术这种现代文化形态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取得长足发展。以公共艺术为切入点,探讨了巴楚文化遗产以公共艺术的方式方法传承的可行性,以期推动公共艺术的地域化和巴楚文化的个性展示。  相似文献   

6.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而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独特载体,在打造城市形象、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精神等方面意义深远。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挖掘民族文化元素,将之应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实践中,来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与城市的人文、宜居环境相适应。这些独具民族情感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丰富了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内涵,提升了城市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7.
正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概述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语,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有多种定义性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两类:从狭义上讲,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装置、壁画景墙、装饰小品、造型植物、标识标牌等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则包括了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面向大众的艺术活动。无论哪种定义,公共艺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8.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表征,既彰显了城市发展变迁,诉诸城市文化追求,更作为青年文化表征表达了青年与城市的关系。深圳作为一座开放的国际大都市,青年在其中涂写了城市艺术地图,涂鸦也反映了深圳的创意与发展。深圳涂鸦艺术强调大众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启示公共艺术的本土性、情感表述与自然印象创作。  相似文献   

9.
公共艺术自其诞生之初就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是一种以人为本,利用城市内的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造型以及空间的重新设计来表达的,面向所有市民公众的文化艺术。因此,公共艺术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公共艺术的概念虽是在现代的产物但自古至今公共艺术在社会上一直发挥着作用。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开始适用,改善着城市的审美面貌,调节着高墙之下的封闭人际关系,搭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桥梁,在社会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有形的世界里,不管是城市景观还是置于其间的艺术形式,都不能忽视构成了公共领域本质及内核的无形的社会文化形态。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家开始逐步关注艺术创作与公众文化的相互关系,显现了艺术的当代性和公共性。艺术迈向公共领域,对公众生活的整体关照,使其公共精神成为了建构城市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日益复杂与重要,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变得多样化和艺术化。公共艺术作为面向公众的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设计,具备开放、共享、公共的特征。艺术家用艺术语言激发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更多思考,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创作,让大众将自身的审美需求表达出来,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这对于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大众情感体验及增强其归属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共艺术如何更好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并发挥价值这一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景观设计案例等的研究分析,探讨公共艺术的叙事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共艺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不断实践,其对社区品质的改造能力逐渐被大众所认知。以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为目标的社区公共艺术发展是社会进步及时代的需求。文章通过思考社区公共艺术实践中出现的公共关系问题,对提升社区品质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从而为社区公共艺术组织策划提供了参考和启示,以期为公众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良好的公共关系和优质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材料是城市公共艺术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公共艺术表达的媒介。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美感的要求不再仅仅体现于物质层面上,而是逐渐向精神层面转变,随着城市公共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材料的美感也随之体现。它以其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和不同的质地、肌理,提高了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品质,满足人们对于美感的各种需求,表达各种情感和内在精神。以城市公共艺术与材料为大主题,归纳城市公共艺术与材料美感的关系,并结合案例从材料美感的分类和材料美感的属性多角度进行总结,作出对城市公共艺术和材料美感发展关系后期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文化中,涂鸦作为一种西化的产物在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涂鸦体现着人与艺术之间的互动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素养的发展和艺术内涵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城市涂鸦之中,涂鸦文化也渐渐演变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涂鸦文化既有着低门槛的参与形式,又能够表现出丰富的色彩美感,因而吸引着许多艺术家和公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既是新时期文化的载体,又是代表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由此可见其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来源于城市,也隶属于城市,更服务于城市,从诞生到延续每时每刻都依附于城市。一个城市如若没有文化,那么也就意味着没有了灵魂,世界上有千千万万座城市,区分这些城市的最佳途径就是分析其城市文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公共艺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的诞生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文章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对新媒体艺术和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和特征做了一系列阐述,随后分析了新媒体艺术应用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相关原则,最后探讨了新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丽 《美与时代》2023,(3):94-96
红色文化是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是表明城市特色的一张亮丽的明信片,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旅游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特殊载体,对城市建设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红色旅游形式趋于单一,内容停滞不前,红色旅游在城市建设中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通过研究潍坊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问题所在,寻找破解之法,同时把握时代机遇,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的拉动作用,推动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共艺术是处于公共空间中与公众之间产生互动的艺术,它本身具有公众性和艺术性,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单个简单的艺术作品放置在某个特定城市公共空间中才能成为艺术作品,它应该更多地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来进行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同它所在周围各种空间环境联系得很紧密,这些空间环境所体现的特征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将对公共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解读,从中总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空间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些特征对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我国陶瓷艺术的价值,成为了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黄亚楠 《美与时代》2022,(8):101-103
近年来,城市红色旅游呈现大众化、年轻化的发展态势,有益于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然而,在“十四五”规划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许多红色革命城市虽然拥有丰富而珍贵的红色精神和革命历史,但因红色旅游模式传统单一,遭到了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通过研究南昌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找寻问题所在,同时抓住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探讨红色旅游发展的转型策略,推动城市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的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型城市进一步深入发展革新。经济与科技带来了历史化物质革新,只全力发展城市经济而不顾文化的发展很显然已经不适合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在创新中国文化、重塑城市认同、再造社区意识和激活城市空间等方面的功能优势,紧密贴合魅力中国、文明中国的发展方向,将公共艺术纳入国家未来的文化艺术发展战略之中。为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必须通过公共艺术活动的开展将艺术充分融入城市生活,构建兼具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和历史人文深厚积淀的城市精神。城市绿道、车站、城市书房、文化公园、特色街区等地方均能够为公共艺术提供良好的生根发展土壤。提升城市文化元素的整体覆盖,建设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能够让城市从公共艺术中逐步提升文化意识形态、审美生态化文化空间构建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让城市更加具有生命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