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就餐环境的品味随之提高,设计师对餐厅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也有了提高和重视。从餐厅内部环境设计的两种重要元素光与材质分析,说明两者的合理结合在调节空间、氛围营造及投射心理方面的作用,从而让人感受到食与美的艺术结合。  相似文献   

2.
纺织品作为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设计要素,在营造空间氛围、塑造情感空间,满足居住者的功能性需求,平衡建筑、家居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中纺织品的选择取决于室内空间的整体艺术风格和空间功能的界定,因此在设计中要围绕设计主题,充分考虑不同的室内功能区对纺织品的需求差异,科学合理的对不同类型纺织品进行组织搭配,实现纺织品与室内空间设计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光影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以及光影在建筑空间的运用,突出了光影在构建建筑空间中的资源性。研究认为,光影是塑造建筑空间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要素,是建筑的灵魂所在。光因影而灿烂,影因光而存在。在建筑空间中光影能够对人的视角和心理构成产生影响,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丰富多彩的空间体验。因此,在建筑空间塑造中,设计师应当充分了解光影的特征,感受光影的魅力,并将其用合理的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建筑空间的营造中,充分发挥光影的景观效果。建议将这种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新颖的设计方法加以大力提倡和弘扬。  相似文献   

4.
旧工业建筑记载着一段近代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历史,但当它作为展示空间来展示其他主题时,如何营造展示空间的氛围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上海宝钢钢铁厂构筑内部空间改造成的"不锈宝钢"主题展为例,来探索如何营造展示空间中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中式建筑是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居住环境中的体现,其建筑形制和特征所反映的是对文化思想的表达和追求,这种追求表达在空间营造上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不谋而合。文章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出发,简要分析中式建筑中空间感的营造法则以及中式建筑的理念在当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项目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地处山西东部,紧邻河北省,距离河北省邢台市98公里。项目被誉为乡村版的798,是山西省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许村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地。设计基于艺术节引入国际当代艺术与中国乡村社会产生深层交流的理念,注重营造外来艺术家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的愉快氛围。该项目在解读许村艺术公社内涵的基础上,尊重场地的山水自然环境,延续了许村的建筑传统空间格局。在空间层次上,艺术区建筑平面布局营造了公共—半公共的空间序列,力求艺术节各主体融洽交流,而从建筑功能上看,将闲置和废弃的公共建筑重新利用起来,使其具备现代化的使用功能,使许村成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的艺术村。  相似文献   

7.
"灰空间"作为一个近些年才被提出的建筑空间概念词,主要是指连接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但其营造方式早在中国古代就用于传统建筑空间与园林空间设计中。文章分别介绍了灰空间的概念及中国古代建筑中木作营造的灰空间。  相似文献   

8.
空间作为建筑最基本的语言,在古代埃及的建筑营建中被设计师最大程度的运用,营造了优秀的宗教感和神圣感。从古代埃及空间营造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分析空间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影响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近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现代建筑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作品朗香教堂中的光影处理手法进行解析。柯布西耶在教堂运用坚固的混凝土构筑,使得教堂实现了一种雕塑般的效果,通过对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细部装饰以及光影应用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其光影的运用在朗香教堂随处可见,建筑设计方式大胆新奇,处理光影的手法细微打动人心。朗香教堂以其细腻的空间氛围和独特质朴的设计造型为后世建筑重新定义了光与建筑的关系,对现代教堂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形式生成和空间营造方面对达尔雅瓦住宅进行解读,旨在探讨建筑空间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库哈斯建筑哲学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在达尔雅瓦住宅中均有所体现,通过对整体的分割、契合、错位、叠合、重组使结构消隐于空间、融合于形式,为当代住宅的空间生成与形式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面向大众,始终把"人"放在首位,尊重人亲近自然环境的心理,接纳参与建筑空间营造和使用的所有人群,融合文化和信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包容性的设计赋予了建筑空间以内涵,使之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从而使建筑具有叙事的功能。文章从自然环境、多重人称、多元文化这三个方面探讨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营造。  相似文献   

12.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居住的空间环境的品质,而室内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定要了解环境心理学,才能将空间设计得尽善尽美。人在室内空间中具有领域性、私密性的心理需求,空间的形状特征也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住宅室内空间划分、功能区分和氛围营造,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住宅空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营建手法进行归纳,探寻其设计原则与对于环境营造的作用,并从居住街区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制约因素出发,对居住街区的选址、交通、景观、功能、居住方面提出渗透性设计策略,为营造多元混合、资源共享的住区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与补充。  相似文献   

14.
铁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铁艺具有丰富空间层次、强化室内环境风格、调节空间环境色彩、烘托室内气氛、反映文化特色等作用。铁艺在未来室内设计中将更加强调铁艺与人的个性的吻合,在关注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营造室内环境氛围的精神功能,关注动态发展和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光环境设计是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博物馆照明质量、美化空间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照明环境不仅可以将展品的特征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促进展品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照明设计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只有遵循采光形式、照明方式、展示照明的设计原则,处理好照明与各种设计要素的关系,才能打造出适宜的展示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6.
3D光雕是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它是艺术与科技、影像与建筑、声音和视觉、媒体与环境的多重融合。而城市空间使这一形式由小众的视觉体验,转变为令人关注的创作热点。光雕技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多样化以及对传播媒介的极少限制。光雕与艺术,建筑、空间、文化等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并形成怎样的城市空间艺术形态特征,都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屏风是中国绘画中的特殊符号之一,它在绘画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构图、景深、隔断、氛围等方面分析和解读。研究发现,屏风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艺术元素,不仅在绘画中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而且对观者的观看体验和情感产生了深远影响。关注和了解屏风在空间营造、情感表现、意义传达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探究中国绘画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屏风在中国绘画中的表现及发展为切入点,从空间塑造和视线引导、景深表现、氛围营造与情感表达、对比与平衡、象征等方面探讨中国绘画中屏风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及审美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周围生活空间,更多是想寻找多样化和多方位的空间。同时,餐饮空间已经不只是单一的就餐地方,更是人们开展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在餐饮空间设计中,除了以调整空间布局、提升设施材料质感及改变实体物摆放等方式营造空间氛围之外,灯光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灯光的运用对于餐饮空间气氛的营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梳理照明艺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照明艺术在餐饮空间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探讨照明艺术在餐饮空间不同地方的不同表现手段,以使照明艺术在餐饮空间中得到巧妙的应用,让餐饮空间的用餐氛围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丰富餐饮空间层次关系,营造优美的就餐环境。  相似文献   

19.
秦红岭 《伦理学研究》2012,(5):59-63,113
营造具有伦理性叙事的建筑空间,是从古至今建筑艺术体现其精神功能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以有代表性并具有明显伦理意蕴的叙事性建筑,即纪念建筑、宗教建筑和政治建筑为例,探讨了建筑的叙事现象,阐述了建筑的伦理叙事主题及其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流水别墅坐落在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处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之一,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在1934年设计建造而成。流水别墅作为赖特的成名之作,确切诠释了赖特所主张的有机建筑理论,在现代建筑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流水别墅共有三层,面积约为380平方米,由许多天然的材质搭配人工建造方法结合而成,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和建筑样式。流水别墅概括了赖特的有机哲学,他把建筑放置在溪流之上的做法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空间氛围,这种既有空间维度,又有时间维度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