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可谓开启了一个新的元年,谁能想到"中国科幻崛起""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中国科幻元年启航"等华丽的词汇,都不约而同地用在了这一部电影上。《流浪地球》不仅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工业新征程,而且其画面的色彩搭配也非常悦目,极具震撼的空间设计加上充满未来世界的科幻色彩,或许"流浪地球色"将会成为新的空间搭配色彩,都值得考究。  相似文献   

2.
陈帅  王端旭 《心理学报》2016,(7):867-879
传统观点认为,存在断裂带的团队中成员学习行为会受到不利影响,即"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研究通过聚焦信息相关断裂带,全面剖析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等不同团队学习方式,深入考察影响断裂带团队学习的关键情境因素,探讨并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道不同",可以"相为谋"。基于56个实际工作团队配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信息相关断裂带对团队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都没有直接作用。团队共同任期和交互记忆系统对信息相关断裂带团队内外部学习起调节作用:团队共同任期越长,信息相关断裂带越有利于团队内部学习及外部学习;交互记忆系统水平越高,信息相关断裂带越有利于团队内部学习及外部学习。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7,(4):128-133
我们或多或少已经步入了一个高速度时代,越来越快的社会运转速度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学研究议题。信息通讯技术构成了本轮经济和社会加速的"基础设施",正是在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动下,速度就是利润的逻辑,被充分地贯彻到了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每个细节。围绕速度逻辑,生产和流通的基本运作模式,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方式发生了改变。加速的逻辑还迅速传导到日常生活当中,使社会和文化与经济活动一道加速。本文在分析高速度时代的基本特征、组织逻辑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高速度在社会结构层面可能带来的断裂风险。一方面,高速度会造成连接-脱节、调适-甩脱、流动-固着三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断裂线,另一方面,这种社会断裂趋势似乎越来越超出现有社会制度的整合能力。本文认为,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了高速度时代的社会断裂风险。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深入改变人类社会,这种改变迫使人们去进一步理解和思考未来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尤其在考虑到未来或许会诞生真正的强人工智能的情况下,选择一条能够使所有人都从这种变化中受益的道路就更加紧迫。近年来的社会学理论与实践中,将这种人工智能与人类交互共存的现状总结为"后人类"时代的到来,这带来了社会治理领域内研究范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深入改变人类社会,这种改变迫使人们去进一步理解和思考未来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尤其在考虑到未来或许会诞生真正的强人工智能的情况下,选择一条能够使所有人都从这种变化中受益的道路就更加紧迫。近年来的社会学理论与实践中,将这种人工智能与人类交互共存的现状总结为"后人类"时代的到来,这带来了社会治理领域内研究范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何雨飞 《美与时代》2014,(6):116-116
增强现实,是一种把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信息叠加在同一空间中、进行同时呈现的技术。在现代会展中,这项技术会使展厅相比于传统的实物加信息板的展示方式,带来层层深入的丰富信息展示能力,贴近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为产品发布会、展览会、产品展示厅带来了全新的展示空间。同时,展馆内可控并便于调整的环境,为实现最佳的增强现实效果提供了条件。与增强现实配合人们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设备或环境互动,让人们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让展览突破局限,这种变革使增强现实技术会成为下一个会展业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民间信仰地域性特征明显,这种特征的形成与"人—地"空间的固化有必然关系。当城镇化的到来改变了固化的"人—地"关系,民间信仰还能代际传递下去吗?文中基于对城镇化背景中的两个个案的比较分析后,指出民间信仰代际传递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讨论微观家庭成员代际互动频率和强度对民间信仰习得性的研究;亦不能简单的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必然会带来民间信仰的合法性危机。相反,应更多的关注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人—地"空间变化,及空间内资源的配置关系对民间信仰代际传递机制的影响,如此方能把握民间信仰代际传递背后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8.
不转嫁祸端     
正晋代颍川人庾亮,曾任丞相参军,是晋明帝穆皇后的长兄。他的坐骑是一匹叫的卢的马,当时有一个叫殷浩的,劝他把马卖了,说的卢马是一匹凶马,谁骑它就会给谁带来灾难。庾亮听了之后,反而决定不卖了,他对殷浩说:"我卖马,必然有人买马,谁买了谁就要有灾难,我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平安,而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呢?"他越说越感慨:"战国时期有个人叫孙叔敖。他在小的时候碰到过一条两头蛇。他听  相似文献   

9.
道教延续先秦道家,尤其是庄子以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对于时间、空间的思考,并与其长生久视、飞升成仙的宗教目标联系起来,将对生命价值的追寻落实到对道的永恒探求之中。无论是"白日升天"还是"山林隐化",无论是缩地装天的道术还是文学瑰丽的想象,都共同讲述着一个打破或者超越时空有限性的梦想。在审美的时空里,修道者逍遥遨游,实现并完成了自我。在改变时间与空间的努力中,在实现从"人"到"仙"的跨越中,呈现出神圣的超越的无与伦比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由于数字化军队和数字化武器系统的出现,一举改变了传统战场时空与战场结构,形成了一种新的军事斗争场景——数字化战场。 所谓数字化战场,就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覆盖整个战场空间,由数字化情报获取传输系统,数字化通信系统、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战场数据库及各种军事用户终端组成的,能给作战指挥提供实时、准确、全面信息的军事互联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大批间谍卫星在天上环绕地球飞行,实时搜索、传送敌我动态信息;空中各种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的飞机作近距离侦察;地面,各种电子侦察器材随时截获来自电磁介质的战场信息,每一个地面战斗员,也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综合信息传感装置。这种  相似文献   

11.
多一点宽容     
房龙在《宽容》一书中说得好:“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宽容人,而动物只会戕残动物!”的确,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从野蛮向文明过渡却经历了压迫、仇杀、反抗、战争等灾难。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虽然离不开健全的法制、道德的束缚、伦理的深化、良知的醒悟、宗教的劝化,但世界的和平、社会的安定还有待于人们的共同建设。人作为地球的主体,为地球带来了生机,同时也为地球带来了破坏。生态的平衡、自然的保护,是上主给人类的一条爱的诚命,可人类却为了蝇头小利恶意贱踏,从而使自己生存的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污…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6,(6):12-17
社会治理在本质上是行政组织与其他行动主体在信息沟通、交换的基础上达成集体行动的过程。传统的治理模式下,行政组织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控制维持着社会运行。然而信息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信息的传统运行渠道和方向,封闭-控制的治理模式已经凸显不适,我们亟需通过增强治理体系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以适应治理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本文从"信息空间"(I-space)的角度,将治理模式进行类型化分析,力图在信息思维的全新范式下需求治理路径变革。"信息空间"是英国学者Max H.Boisot提出的用于研究信息生产和信息交换的动态理论,通过分析和考察信息空间中数据流动的动力机制,我们能有有效解释法规制度的形成与治理模式的演变,从而为信息社会的治理变革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空间与尊严的关系。文章首先指出尊严是一个和人类及人类社会密切相连的观念,是一个地理问题,并从"地理"的角度、从自然的源头来追溯人类尊严的起源。之后论述了世界的地理性;最后从构成性、构型性和本体论三个层面论述了地球的领土化——即大地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从自然空间过渡为领土的进程,最后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领土尊严、领土正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郑筱筠:英国科学家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以预言,时空在大爆炸奇点处开始,并在大挤压的奇点处结束".现在我们不必去担心时空的挤压奇点问题.但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世界末日依然是一个热门话题.这一话题甚至使世界各地的一些人有了不同程度的恐慌,尤其是随着2012年12月22日的日益临近,似乎世界进入了一个倒计时的阶段.时间的临界点带来了心理危机,它告诉人们时间是有一个终点的.随之而来的也将出现一个以空间来体现时间的空间临界点问题.时间的终止意味着空间临界点的到来,更带来了一个人类的临界点,即时间和空间的临界点到了,时间和空间要终止或者进行转换了,那么必须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人类是否也到了一个生存的临界点了?于是席卷全球的对世界末日的恐慌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空间正义问题的提出既是一个理论逻辑的发展进程,更是一个实践发展的进程。现有的空间正义理论体系大都是站在分配的角度去考量城市空间正义问题,描述资本、权力对于空间生产的影响,讨论城市空间权益的分配问题,而忽视了以"承认"为核心的城市空间正义理论的论证和建构。分配是城市空间正义的关键组成,但是承认是比再分配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问题,要以承认统摄分配,弥补基于"分配"的城市空间正义在道德情感层面的缺失。基于"承认"的城市空间正义的建构要致力于消除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带来的空间"蔑视",重点考量底线承认、身份承认以及属地承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泛在"技术是当代人类依托移动互联网,在信号可达的任何时空实现相互交往、处理信息和各类事物、并享受相关服务的技术装备和活动方式。它使人类诸多行为摆脱了狭隘时空的束缚。"脱域"是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行为空间概念,指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超脱出来,进入更宽广的境界。本文认为这两个空间范式具有彼此依存、互动的辩证联系。它们给出的行为机制和空间效能,已深深嵌入社会生活尤其是当代生产关系的建构和运行中。故在空间的社会逻辑与社会的空间形塑的结合上,围绕生产关系四个环节及其相互联结的机理,解析它们依托"泛在"技术实现"脱域"建构和运行的新机制,便成了揭示当代生产关系空间构型特质及其社会样态变异的一条重要致思之路。这对于经济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于革新空间思维,从行为空间的视角对生产关系新形态做出唯物史观的深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建筑大师赖特认为"建筑的本质不在于其四面墙与屋顶,而在于其内的空间"。所以"建筑不惟以其实体的造型、结构、风格与装饰细部,向人们传布某种文化信息,建筑空间也同样具有十分深广的文化内涵,深入到不同建筑空间的文化背景层面上进行一些考察,就会发现,空间,较实体,负载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的主要建筑创作呈现出了为皇权服务的设计特色。用"华美"的装饰以达到"重威"的目的,也彰显"团结"的气魄。所以,这一时期内部的主体建筑是金碧辉煌、雕刻绘涂的装饰风格。汉代是一个崇尚"大"的时代,"以大为美"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与Rehder实验相同的程序,考察了不同非典型特征值用语和基本比率信息表达方式对基于因果关系归类的影响.实验1结果表明,非典型特征值采用"正常"或典型特征值的相反值并不会对归类中的实验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实验2结果表明,与将基本比率信息表达为具体明确的一个值"75%"相比,"A倾向于具有特征X"的表达方式会削弱一致性效应.突显因果位置效应.这些结果说明.改变两种实验效应强度的是Marsh和Ahn实验中采用的基本比率信息的表达方式而不是Rehder实验中的非典型特征值用语.  相似文献   

19.
组织发展实验室是一种新的组织发展手段和人事训练方法,尤其是它的实验室训练与实际组织行为改变相结合的指导原则确立了自己在组织发展中的地位。本文详细地讨论了组织发展实验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建立实验室的具体方法。人们只要观察管理者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他们的行为会随时间而改变。然而,有计划的行为改变则是更为困难的。许多组织和管理发展计划正是要促成这种有计划的行为改变,从而全面改进组织效益。组织发展实验室(简称 ODL)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发展手段和人事训练方法已证明比传统方法更为优越。ODL 不仅试图改变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力图改变组织的气氛。它的建立是以 George A.Kolley 的人格构思心理学和 Julian B.Rotter 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这些理论的假设包括:①人们采取他们自认为是最有利的行为方式;②任何情景下行为的发生与以下三个方面相关:A、个人对行为被奖励的期望;B、奖励对个人的价值;C、行为模式的可得性。这两个理论都表明,人们对“当前”情景越了解就越可能产生有效的行为。本文将讨论 ODL 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希望有助于人们把行为改变原理应用到实际管理情景中。  相似文献   

20.
技术在空间之中的构境,深刻影响着空间的在世形态和表征方式。空间与技术之间的重要关系,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改变,对其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正确审视各类空间问题,同时亦是反思时代伦理症候的重要切口。伴随着技术文明的阶段性演变,技术之于空间经历了改造、生产、控制直至渐趋失控的过程。当空间由技术所掌控,其所过度追求的机器化、功能化和程式化,将会逐步吞噬"人在其中"的生命情境,从而使得空间成为"非人化"的存在。为此,有必要在空间的"技术"之外,适时注入"人性"这一维度,其指代以充满生命关怀的德性意识来反观人之存在的空间,是一种融合了良善意志的生命伦理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