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求是》杂志2019年第12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11)
<正>今年适逢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以及由其亲自发起创立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对于中国佛教协会乃至全国佛教界而言,都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具远见卓识的赵朴老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特别重视佛教文化的建设,提出"佛教是文化","佛教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于19肥年7月27-3正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暨“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50余名理事、学者出席了会议,就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作了有益的探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快慢乃至成败的问题。与会学者分析了以往讨论中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三种基本态度,认为,那种…  相似文献   

4.
宗教中国化的根本属性是长期性,当代中国宗教依旧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中国宗教要达成对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核心价值文化认同。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集中体现了佛教的当代中国认同,它将"人间佛教"的核心内容(佛教人本关怀哲学和人学菩萨道教法)置于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中重新涵化,表达了中国佛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接契,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同;进而倡导中国佛教自利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服从服务国家民族最高整体利益,服务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外友好交往。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可为当代中国宗教中国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寓于各个文化部类的深处。基督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中国的基督教文化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的要求,这也是目前中国基督教自身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人类文化发展史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没有宗教思想根源。这是由于文化的缘起是以原始宗教为表达的重要方式。就基督教而言,无论从教堂建筑、圣咏圣乐、雕塑绘画、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文明的成果,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文化蕴涵的伟大精神早已超出了宗教本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只有民族的,…  相似文献   

6.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校园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志华 《学海》2003,(6):170-17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 ,创新同样重要。因为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实现育人根本宗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同时也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创造新文化的推进器和活力之源 ,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任务的重要环节 ;其教育和熏陶的主体又是极具可塑性和极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学生 ,因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逻辑要求和现实依据 ;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是…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三种立国资本 ,即文化和民族灵魂资本、金融和经济资本、科技和知识资本。本文着重讨论民族灵魂工程建设是中国在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急需的第一资本 ,并提出民族灵魂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入阐释了文化自信的现实根基、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性指导。文化自信的内涵呈现为实践维度、理论维度、民族维度、时代维度和价值维度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前两个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性";民族维度和时代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身份"属性,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位";价值维度则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向"。理论与实践的"定性"、民族与时代的"定位"与价值的"定向",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结构体系,同时也在根本意义上构成了文化自信的中国表达。  相似文献   

9.
浙江舟山市委统战(市民宗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督促、帮助、指导全市宗教界尤其是普陀山佛教协会更好发挥佛教名山带动引领作用,努力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大力倡导"道风兴教、文化兴教、修持兴教"理念,全面推动全山佛教事业健康发展,主动服务国家社会治理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有许多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归根到底,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的执着与坚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间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这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个论断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行",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是"行"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这一真理思想伟力在中华大地的实现,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去创造,这是"行"的关键所在。只有把这两方面的规定性融合在一起,才可以彰显"马克思主义行"。由这两个规定性,决定了彰显"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之道,只能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史中得出的最高结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基础、是关键,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根本方向和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前一个结合在文化层面的延伸、发展与深化,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人心、掌握群众、影响社会的程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命运、改变民族面貌的程度,同时又为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提供着深厚的、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充分证明,一个没有高度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政党,是不可能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没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政党,是不可能站在文明制高点,引领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成功密码,也是"中国共产党能"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1.
若问我诸子百家中更喜欢哪一位,或哪一种思想,我想我更喜欢墨子。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兼行动者,而墨子所创立的墨学,更可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一种无比宽广的襟怀、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格。如果不是墨子生在公元前4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差不多要认为他是一名基督徒了。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同志律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方针指引下,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创新的鼎盛时期,全国各条战线热气腾腾,亿万人民思想解放,深圳速度,浦东新貌,胶东胜景,北方香港,甚至在世界屋脊布达拉宫的圣墙内外,亦都已今非昔比,万象更新。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使中国这块五千年文明的大地,竟响起了如此震撼大地的惊雷!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再一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理解中国化?当今中国哲学不可能离开两大实践背景,这就是:方兴未艾的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经,为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灵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传统,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古典儒学中那些强化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的“天命”理…  相似文献   

14.
"新子学"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什么,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的思考与回答,是当下中国建立一个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经典"。"新子学"是对"子学现象"的正视,更是对"子学精神"的提炼。虽然社会日新月异,不断向前发展,但现代社会文化是传统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社会有可能和有必要继承、弘扬和发展传统社会文化。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汲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的继承和发展。"新子学"作为传统文化的根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涵养作用,体现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繁衍不息,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进入了伟大复兴运动的新时期。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齐文化的变革精神、开放精神、民本思想等优秀特质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发展经济既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又是民族复兴的内核。在文化经济到来的今天,齐文化产业、尤其是齐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促进了山东、尤其淄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齐文化的学术交流与对外传播,齐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并赢得了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的支持。在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和过程中,齐文化发挥了并且必将继续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中,佛教文化可以为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佛教文化有助于丰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征民族特征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以儒、道为代表的原有文化融合后,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佛教文化,而…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过程中一个伟大的理论、实践的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考察新经济政策中所包含的认识辩证法和策略辩征法思想,研究和继承列宁这笔精神遗产,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18,(11):F0002-F0002
人民日报北京11月13日电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3目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他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只要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9.
任何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道德传统则是文化传统的灵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继承、扬弃、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各国或各民族的历史兴衰相同步。 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东方各国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并没有成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加速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承载着兴国运强民族的使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关切审美现实和推动文化发展方面显示出强大的活力。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创刊已20年,正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学术繁盛的重要见证者、推动者。20年来,以王杰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不断将美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