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守涛 《美与时代》2013,(12):43-43
图腾在蒙古文化中体现了蒙古族豪放、粗犷的性格,图腾也是神秘草原文化的体现,图腾被应用在蒙古服饰上,也造就了独特的蒙古服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历史悠远,图腾崇拜的痕迹主要在服饰中应用和体现,对探讨图腾与民族服饰的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先齐信奉鸟图腾的东夷人非常重视自己图腾。他们将本氏族的鸟图腾,或记载在文献中,或雕塑在日常器物上,或刻画在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用的礼器上。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把对鸟的敬仰融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及对祖先、上天的祭祀上。齐国建立后,鸟图腾崇拜作为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文化遗产体现在青铜器中、古建筑构件瓦当上以及古老的《韶乐》中,对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与图形符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是一个靠天养畜、靠天生活的民族,其居住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经济决定了其必然崇尚自然、崇拜图腾。藏传佛教的传入严重影响了新疆蒙古族的宗教观念,从接受到吸收,后把藏传佛教的信仰与精神崇拜用艺术化的语言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伊斯兰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并在相互影响融合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蒙古族的独特的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4.
雕塑与建筑自古以来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雕塑对建筑或建筑对雕塑的作用都很重要。从建筑的起源和雕塑的起源到最后它们各自的发展,从各自都是独立的一部分到最后二者的结合,它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它们对彼此的意义更是各种各样。从建筑对雕塑的作用来看,建筑的空间化在雕塑的运用使得雕塑有了另一番滋味。从雕塑对建筑的作用来看,雕塑在建筑中的运用使得建筑形式多样。除此之外,它们彼此的相互运用在它们各自独立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彼此的欣赏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筑给予雕塑生命,雕塑赋予建筑灵魂。通过列举哥特时期建筑及雕塑艺术品,探究两者和谐共生的表现,旨在更加全面认识“哥特式”本质,全面认识建筑与雕塑相互依存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图腾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非常早期的文化形式。对图腾符号进行衍生设计研究,将其与现代设计形式和媒体平台进行融合,是对传统图腾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传统图腾符号因其独特的视觉性,可以很容易的应用于视觉设计领域,但是图腾符号也因其年代的久远性,不经加工的图腾形象很难与现代社会融合,这就提醒我们对传统图腾符号需要经历从模仿到再创造的过程。图腾形象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不仅需要人们对其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还要积极与多媒体进行结合,与国际化潮流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表现出的美学意义让现代设计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设计师们以一种比较新的形式将图腾进行了表达。在现代设计和传统艺术意味结合上,图腾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尤其是在现代家具设计与现代标志设计上被广泛运用,目前已然成为时尚的标签。所以,将家具的设计作为例题,研究分析现代设计受少数的民族图腾纹样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文化心理决定了不同的艺术精神,因而承载着不同艺术精神的中、西雕塑体系自然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面貌。当今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中国文化艺术的复兴,因此已经承载着数千年中国历史文化面貌的雕塑艺术在当代社会应该呈现出新的面貌。中国古代雕塑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摆在雕塑艺术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间的流逝,地域文化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雕塑风格等文化形式都逐步向欧洲风格靠拢,沙俄国家引入地域文化的雕塑风格、欧美音乐、宗教信仰、芭蕾舞、啤酒等多种文化,与地域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属于地域文化的城市特点。而综合了欧洲多种经典的雕塑精华,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雕塑群。直到现在,地域文化的城市雕塑群还被堪称为雕塑行列的经典,并且吸引了很多的雕塑学者及外省游客前去观赏。地域文化城市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应该怎样延续其城市的雕塑风格,并且与地域文化未来的城市发展相融合。根据雕塑风格对地域文化、雕塑文化的影响分析,对地域文化未来的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并且也是保护地域文化独特的城市环境与雕塑风格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末,梁思成将国外注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建筑教育模式与相应课程体系引入并运用于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教学,《中国雕塑史》一书是他为"东洋雕塑史"课程撰写的课程纲要,却开国人研究中国雕塑历史发展之先河。他从建筑学的外围着手对中国建筑史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对于父亲梁启超所强调和倡导的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的治学方法与按照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划分时代的治史观念的认同与继承;另一方面则反映出梁思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使命感。虽是为建筑学研究服务,但他的成果起到了填补空白和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了艺术史学界对于中国雕塑进行广泛且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共雕塑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代表,还是城市精神财富的象征。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出现了许多问题,造成了一些公共雕塑与城市定位、城市文化背景、城市规划不符的现象。因此,为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加强城市公共雕塑的规划建设,弘扬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文章就城市公共雕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做了一些研究,提出城市公共雕塑建设的相关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城市雕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民间布艺中涉及到虎图腾文化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布老虎、虎头帽、虎头鞋、老虎枕、虎围嘴等等.布艺品的艺术语言和神秘的民俗符号,充满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长期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以游牧生活为主,牧畜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毡帐成为他们主要的居住形式,毡帐没有地基,直接由木质构架支在草原上,草地就是他们家中的地面,勤劳善良的蒙古族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创造出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毡子作为毡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木质骨架与毛毡的完美结合,体现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与雕塑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其自身的固有特征仍很明显并继续朝着多方向发展。而作为新鲜事物的公共艺术其中也包含着建筑与雕塑以及其他多种艺术形式,建筑与雕塑必须包含更多的含义,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才是公共艺术出现的原因及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具有显著的艺术特征。在形式上兼容并包,融民族风格与外来风格、技术于一体;在题材上单一纯粹,仅有尊像雕塑、绘画、说法图与佛塔建筑雕塑几种,彰显佛教的单纯性;在营建方面,不同于其他石窟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体的营建,水帘洞石窟群基本可以看做雕塑、绘画两位一体的营建,虽有建筑,但没有投注太多热情,壁画与雕塑不依凭建筑存在,而依凭于充满生命气息的山岩崖壁。  相似文献   

16.
侗族鼓楼建筑是侗族富有特色的民族艺术形式,鼓楼建筑内部绘有大量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具有保护木质建筑和装饰审美等价值。它们多以侗族人的现实生活、图腾标记和民族吉祥物为题材,图案色彩绚丽,具有平面化和装饰性的特点,创作者以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侗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情趣,彰显了侗族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审美特性和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7.
刘楠 《美与时代》2023,(1):22-24
从文化精神与建筑文化两个逻辑方向,由外延向内涵对海南冼夫人文化精神与建筑文化互动机制展开研究,分别从浅层的建筑文化基因及文化现象、中层的建筑文化符号、深层的建筑文化审美及文化思想逐层递进剖析。在这一剖析过程中可发现,冼夫人文化精神层面发展充分,而建筑文化发展不均衡,但研究得出的文化精神与建筑文化的互动机制及共同的文化内核依旧一致指向了“唯用一好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于发展城市经济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城市公共雕塑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地域文化的代表,关系到市民审美需求、城市文化传承等。文章就公共雕塑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我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石库门城市文化现象的考察和研究,提炼和凝结相关元素,设计出具有时代感的城市景观雕塑群,用具象的手法来纪念和怀旧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并以此案例,来思考南海岛屿建筑外观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景观作为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媒介,就是借助一系列符号来完成的。景观雕塑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符号元素。研究作为符号的景观雕塑,有利于引导人们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景观雕塑设计发展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