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构成部分,同时也会影响城市发展。从目前国内各地区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部分地区依然存在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水、城三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出现雨水污染或者城市内涝等各种问题。以当前海绵城市发展背景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设计成果,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因为地下排水管网不足,许多国家的城市一到雨季,大雨往往会造成内涝。笔者在德国看到下雨时路面基本不存水,更别说发生水淹路面、逼停车辆的状况。不仅不内涝,德国人还把雨水回收利用。尽管德国不缺水,但是非常重视雨水回收利用。家家房檐都能收集雨水德国是发达国家,住房多为独栋建筑。以首都柏林家庭为例,都安装了雨水利用设施。他们在自家庭院地下安装一个与屋顶面积相当的蓄水器或储水罐。雨水  相似文献   

3.
市容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市容管理有助于城市现代化,而城市现代化又丰富了市容管理的内涵,对市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市容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市容即城市容貌。城市容貌是城市外部形象,反映了城市现代化水平。如城市市政设施方面,城市道路、桥梁、河道、路灯等;城市建筑方面,标志性建筑、城市建筑风格、建筑物色彩等;城市绿化方面,行道树、广场、公园、街景绿化等。城市容貌又不仅仅是外部形象,城市容貌反映了城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面貌。如城市市政设施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4.
城市特色即一个城市的特点和个性,是城市形象的体现,也是城市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特征反映。城市设计是一种综合状态的系统设计,建筑、交通、绿化体系等都是其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同时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对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塑造城市形象具有独特的作用。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设计是创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城市特色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为城市设计指引方向,并通过城市设计来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以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城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以打造和凸显城市设计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经济和文化的体现,是在原有城市文化基础之上的锦上添花,体现着城市主人的审美价值和美学追求。城市景观包括园林绿地景观、道路景观、广场景观、居住景观、滨水景观、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城市综合环境景观等,与城市的地理地貌、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俗民风紧密相联。文章结合案例,阐述了城市景观设计的类型及其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面对均质化建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山水城市的建筑设计理念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山水城市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和城市森林的设计特点,构造出了集宜居、实用和审美为一体的生活环境。黄山太平湖公寓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意境三个方面完美诠释了山水城市的理念。将其与当下所倡导的生态型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可发现,山水城市可视为生态型城市的延伸,也应当成为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废弃物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了城市生活空间用地紧张。城市废弃物的"堆积"现象,威胁了城市环境的生态状况,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市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对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将韧性设计理念与城市废弃物再利用相结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生态自主修复力,总结出城市废弃物在创建韧性城市中的利用原则和方法,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提出有效的建议,并利用于重塑城市空间环境,降低城市环境负荷力,抵御城市环境危机,建设城市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城市都是基于集市贸易、政治权利、防御和区域管理等功能建立起来的,但在城市的历史和城市生活的变迁中可以看出,除了基本功能外,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方式、品质、状态等等,在解决基本需求之后慢慢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追求更加自由、舒适的生活。这样一来也有助于资源优势的创造性发挥,并由此产生了城市文化。在众多的城市文化中最能够体现并且能够长期影响市民审美活动和体现城市精神的,要数城市中开发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以及雕塑景观等等,所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活决定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影响着市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城市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其对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大众提供公共交往、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开放性空间,环境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大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大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现代设计领域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心理、生理、行为、思维等要素,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更具有人文关怀,有利于适应和谐城市空间的建设和营造,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大众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进行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结合的意识形象,对内对外都需要全方位地传扬。城市视觉符号承载着文化和城市精神传播的重任,准确鲜明的视觉符号包含城市的发展历史、精神文明、思想意识,这些都影响着城市的格调、层次以及文化气息。城市文化的视觉导视系统概括提炼了该城市的精神文化,引领人们了解城市的文化特色,并激励人们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它是认识城市内涵的手段,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从而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也滋生了许多的问题,影响了城市的和谐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城市这一新的发展模式顺势而生,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简单分析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内涵,阐述了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又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作了相关探讨,最后对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发展与建设进行了探究,旨在使城市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商业活动本身也会影响一座城市的风貌特征。中国城市无论是城市建筑、商业街区还是城市空间布局均受到了商业行为的深刻影响。从城市商业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内因两个层面探究了传统中国城市的形态演变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力图为当代中国城市风貌的特色重构找到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城市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反映。因而,应该努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并在其中融入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独特城市品牌想象。文章主要论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表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建设的基础上,正在步入注重自然与人文和谐、诉求差异和特色、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新阶段。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品牌的外在体现,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特点,是城市向外展示的名片,结合城市地域文化创新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代文化视角下,要将开放性、现代性运用在公共艺术中,加强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企业带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进而将城市建设成为具有文化品质和标识的国际化都市。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时间已经过去六年,这个口号真的实现了吗?当前城市该如何发展?城市社会学又该如何发展?一、中国的城市发展卡斯特在他的著作里把城市的发展分为工业化城市、后现代化城市和信息化时代的城市三个阶段,同时国外的城市社会学发展也经历了相应的三个阶段。但是如果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城市发展就必然出现问题。由于改革开放后急速的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了中国城市地域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管理模式比较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东亚有代表性的城市管理组织体制 ,对国际城市行政管理组织的不同构造和演变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城市管理模式的欠缺和优化思路作出了理论探析和展望 ,从而对新时期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现代化发展取向提供了有新意的社会学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景观是指人类在其生活居住的环境中,根据精神和物质需求所创造出来的符合人类审美需求的自然景观美。城市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创造出了不同的城市人文环境。看一个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和追求如何,可以从这座城市的面貌来判断。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再生设计背景城市对于废弃用地的景观改造和再生设计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兴起于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而伴  相似文献   

18.
车效梅 《学海》2006,3(2):75-81
传统的东方学派学者认为中东中世纪伊斯兰城市没有城市行政管理机构,没有改进自己政府服务的责任,并由此否定城市的作用,认为城市没有任何积极贡献相伴随。而笔者认为省督、法官、市场监督员和公共道德监督员、社团谢赫和少数民族社团谢赫、行会谢赫等组成了中东伊斯兰城市独特的行政体系,该体系在城市不同的方面经营着城市,使统治阶级不用建立一个真正的管理网;同时,过于严密的行政管理网络也使城市失去了自由发展的机会,成为制约城市率先瓦解封建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环境行为学是基于环境心理学来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所产生的关系和作用,研究人的经验、行动、感知等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在经济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公共设施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部分,其完备性与发展能力直接决定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因此,从环境行为学和公共设施的概念出发,以牡丹江城市为例,从城市美化类设施、安全设施、休憩服务类设施、交通运输管理类几个方面来研究城市旅游公共设施系统,为优化城市旅游公共设施系统、促进旅游业支持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城市双修"指的是"生态修复、城市修补"。2017年4月,景德镇市被纳入江西省唯一的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试点以来,景德镇结合城市发展定位、特点和实际,着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分析景德镇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对景德镇城市双修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实践进行了总结,文章最后总结了"城市双修"视角下景德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