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产品也逐渐丰富起来,给人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旅游体验。在全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人们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因此在闲暇时更期望体验一下乡村生活,为此,乡村旅游产品广受人们青睐。为了开发出更好、更新颖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文章针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概念以及分类进行阐述,同时结合人们对乡村旅游的理解与需求,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认为旅游产品不但要满足美学体验,同时也要突出功能性和多元化,实现乡村旅游文化与资源保护的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人们创建绿色、健康的旅游产品,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景中村"建设是乡村建设发展中较为特殊的类别,但又是现如今乡村旅游业建设的重要部分,在许多风景名胜区都能看见"景中村"的建设发展。武汉市在地理位置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景区发展前景极佳,具有"景""村"结合的双重优势。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我们要从旅游扶贫的视角,树立新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念,进行"景中村"建设,用旅游建设的思路经营乡村产业,注重特色空间的保护与有机更新,通过"景""村"融合的方式,加快实现美丽环境建设向美丽经济发展成果转化,推动精准扶贫,兴起乡村旅游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学界对于乡村政治、经济、环境和人文各方面的关注,总体上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乡村的特征定位进行分析的研究尚且不足。文章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选取乡村景观设计问题相关数据,使用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综合其数据、共有词汇等因素分析我国关于乡村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学者机构以及其合作关系,得出当下这方面的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结果发现:"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等是热点问题,"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特色景观""规划发展思想""景观规划保护"等是比较新颖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陕州区的塬区上分布着数百个地坑院村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居住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样式的转变促使村民们放弃了地坑院这种"老旧"的居住方式,先后在地面上修建"新的"居住空间。每年有大量的地坑院倒塌、废弃,地坑院村落的独特风貌近年来已逐渐远离当地的生活环境。为了挽留且有效地保护地坑院,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各地纷纷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并颇见成效。然而,这些成效是否能让游客满意缺乏深入研究,研究通过调研,得出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如下:注重对村落原始风貌的保留,减少过度的商业开发;明确客源市场,拓展目标人群;借助媒体多样化,加大宣传力度;丰富旅游体验,增加参与性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辉县市周边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已初见规模。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在掌握河南省辉县旅游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辉县旅游景观的资源类型进行分析,探讨辉县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对策,目的在于推动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并获得快速的发展。近年来,乡村旅游更是成为我国旅游行业中的新形态。为有效解决乡村旅游热潮下,游客居住空间短缺和乡村大量用房闲置问题,乡村民宿应运而生。然而,乡村民宿在设计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以及投资回报率低等。在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乡村民宿设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文章基于乡村民宿相关理论,并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陈家村的乡村民宿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发展困境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作为农业最早发展的地区,承载着分量最重的文化单元和最具特色的风貌展示。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村也进行了巨大的变革。文章通过对乡村之殇的现象研究出发,以贵阳花溪风景名胜区内的乡村发展为例,探讨在不可逆的城市化进程下,如何充分挖掘乡村的自然文化资源,转换传统"三农"思路,用风景旅游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寻找重生之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乡村经济伦理表现出务本重农、勤勉耕作,信任熟人、互帮互助,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等特征。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变迁,传统乡村经济伦理在现代中国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传统乡村经济伦理思想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勤劳致富、物质利益为先;等价交换、注重公平交易;享受生活、适度超前消费。转型的原因主要在于乡村经济活动基础的变化、乡土社会基本特征的变化、乡村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等。新时期,在现代乡村经济伦理建设中,我们应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经济治理;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增强经济道德观念;加强乡村诚信建设,树立市场契约意识;推动"礼""法"共治,重构乡村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三农"问题改善和解决的有效方式。河南省内黄河沿岸地区的传统村落在发展旅游业时,要重视本地旅游相关产业的科学发展,而民宿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旅游业整体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民宿在景观设计工作中要注入更多创新元素,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建设,推动自身的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追求自我增殖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必然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并日渐获得其在现代乡村社会的宰制性地位;另一方面,资本逻辑不断实现对传统乡村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资本化"扩张,并由此加速了村落"终结"的进程。应当看到,此种村落"终结"并不仅仅体现为村落数量的减少,更在于资本逻辑作用下传统村庄伦理共同体的衰落及其作为乡村伦理文化根基与载体功能的式微。易而言之,村落终结并不单纯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村落减少,而在于村落所体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伦理共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终结"。在乡村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应当通过对资本逻辑有效的伦理规约,既维持其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又为资本的空间扩张框定必要的伦理边界,从而实现村落的"重生"。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传统窑洞民居长期发展变化的认识,发现在当代经济和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的窑洞民居已逐渐被人抛弃。但随着近几年城市压力过大,人们逐渐寻求乡村生活的恬静自然来减压,乡村旅游正是迎合了人们对此的需求,同时也使得新式的窑洞民居有机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文章立足于窑洞民居的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特色,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创造窑洞民居乡村旅游的基本思路。最后,通过对窑洞民居的新的认识,提出窑洞的再生和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与城镇作为两种不同形态的存在,立于自然之间,乡村远离城市,大城市的繁华喧嚣映衬着乡村的朴质宁静。近年来,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提出让村落重回大众的视野,乡村旅游、民宿度假更推动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革新。全新的村落景观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逐渐变得清新美丽,以全新的面貌接受着所有人的注目。村落景观又是改善乡村环境和获得有效生态环境效益的必备因素,亦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优质的乡村景观改善了人居环境与村落空间,调和了自然与人文景观,拓展了现代人的活动形式,休闲、娱乐、康养、度假等旅游功能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乡村也受到城市化发展的波及,乡村中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大量的乡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使乡村中滞留了很多的废弃建筑,然而这些乡村废弃建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其存在的矛盾不断激化。文章通过把乡村中废弃建筑在保持原有乡村建筑古朴特色的同时改造成为活动中心,充分利用乡村现有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力扶持和投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回归自然和乡村的渴望。通过对粤北古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生产力低下、就业需求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农村人口朝城市迁移,自然村落以及本土文化逐渐衰败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研究主要以粤北地区为范围,以清远市英德县自然村落为对象,以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为基础,在城市化背景下针对自然村落和本土文化的保护与重生所做的设计策略研究。以自内而外的视角着眼于村庄形态和居民及其地域文化对旅游市场和行为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珂 《美与时代》2023,(1):91-94
近些年,在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之后,我国的乡村旅游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繁荣,资源配置不合理、品牌建设缺失、文化内涵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所引发的各乡村旅游地空间竞合现象不断涌现,旅游地之间的近邻正负效应同时存在。针对此现象,从旅游地空间竞合理念出发,分析乡村旅游地空间竞合关系发展现状及原因,并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助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对乡村景观的改造,是进一步合理规划乡村区域景观的布局,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更为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以传统材料在乡村景观改造中的运用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传统乡村景观改造当中"传统""乡村景观""更新与改造"的理念进行阐述之后,对乡村传统景观发展现状以及改造需求进行表明;进而阐述传统材料在这一构建过程当中所独有的重要性,为最终总结传统材料在乡村景观建设当中运用的适宜性以及使用原则打下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东兰县是珠江-西江经济带重点扶贫县,在现有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对东兰县永模村乡村旅游提出"绿色扶贫"概念,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将东兰县永模村现有乡村旅游绿色扶贫现状及乡村旅游绿色扶贫资源进行系统的SWOT分析。同时,提出乡村旅游绿色扶贫"绿色开发、绿色发展、绿色保护"的"三步走"的对策,并得出结论 :只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最佳出路。希冀为永模村乡村旅游扶贫及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尹建龙 《学海》2011,(3):182-187
"乡村工业社区"是机器大工业在英国乡村地区发展的载体,也是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初级形态。工业家是此类社区的创建者和主宰,以家长式的作风管理社区的社会生活,并通过掌控公共权力和举行各种庆典活动来强化自己的权威。这些处于工业家控制下的新兴工业社区成为连接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运河之一,沿线有着大量的传统古村落和文化遗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苏南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古村落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当下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古村落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境地。以江苏省常州市邹区镇安基村为例,从建筑环境艺术的角度出发,根据对京杭大运河苏南段古村落的现状调查,探讨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将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景色与诗性的山水田园景色进行结合的一种现代都市人群的文化休闲方式。文章以乡村旅游的视点介入贵州海龙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中,贵州海龙囤文化遗产中独具优势的是土司文化,然而在对土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呈现出知名度小,基础设施落后,开发程度不够,缺乏全局意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多角度发展旅游、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的相关建议,试图为遵义地区的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为其他地区的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