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外部空间中最重要的部分,城市广场在人们的公共生活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随处可见高层建筑和交通拥堵人们越来越需要在钢筋混凝土城市建立公共区域来调节人们的生活。一个地方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精髓,文章根据对河北省现有的城市广场景观的调研分析提出建议,?避免城市面貌同质化越来越严重,防止城市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中下丧失了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陶瓷材料作为壁画创作的表现形式之一,拥有质地坚硬、表现力强、可塑性好、色彩绚丽、耐寒耐热、抗腐蚀等优良特点,它以稳定的特性、耀眼的光辉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所广泛使用。陶瓷材料有着宽广的表现领域,可以呈现出华美的色彩,也可展示淡雅的色域;既可表现古朴典雅,也可传达出晶莹璀璨的气质。陶瓷材料运用在壁画里,与环境空间完美结合,美化了公共环境,提升了区域品味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自然景观元素已经成为城市空间设计的重要部分。现代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越发的重视自然景观的建设,风景园林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地点。文章将浅析自然景观元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享受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近年来,环境噪声污染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逐渐成为了影响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甚至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文章在探究城市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从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入手,分析了城市中环境噪声污染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环境噪声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够对净化城市生活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旅游业的蓬勃迅猛的发展和旅游地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旅游者了解到城市旅游的形象的重要性。城市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健的因素之一。世界各地的国家开始对城市旅游形象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投入。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们参观与游玩,旅游形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占据着尤其重要的角色。树立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并且会在人们心中流下独特的品牌效应,城市旅游形象一旦较鲜明的广为人知,在世界旅游界以及大部分的人们所熟悉,接收甚至羡慕,就会在人们心中产生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对空间装饰的效果要求比较高。运用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画,不仅能够反映如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能够使单调的城市公共空间内部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在装饰画实际应用中,需要积极针对装饰画的主要特点、审美价值进行分析,总结装饰画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的相关策略使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进而提高装饰画应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的认识也随之加深,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保护环境的举措更加多样化。人们通过园林植物的栽培和种植来美化我们的城市环境,减轻环境污染,提升城市魅力,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园林植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园林植物在改善城市环境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城市环境的绿化过程中,栽培各类植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景观设计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因此,要想加强对城市景观的建设,首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建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文章将对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区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进行分析,希望对城市景观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雕塑作为一种沟通媒介,引起人们的情感互动并带给人们心理抚慰,而构型作为一门极具丰富性的语言,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感。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城市公共雕塑不断涌现,其中也不乏在构型上富有趣味性、生态性和具有城市文化内涵的构型互动性公共雕塑。文章针对城市公共雕塑的构型与情感交互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对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低碳生态理念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且将低碳生态理念逐渐应用到城市建筑中,对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顺应了城市发展趋势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绿色化建筑效果。因此,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对低碳生态城市下的绿色建筑规划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建筑规划方案,提高绿色城市规划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促进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广场的建设,当代人推崇"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城市广场设计时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人的需求,进行人性化设计,文章阐述了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和重要性,总结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人们在城市广场空间中的情感需求和活动需求,探寻如何更好地将人性化设计融入城市广场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它留存于城市建筑,融合于人们生活,对营造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与建筑的灵魂。而商业步行街记录了城市的繁华与变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它是探析城市历史的户牖,是演示城市蜕变的荧幕,是人们的"故"城印记。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应该根据人们的行为心理,创造一个围合的,具有向心力、聚合力的“公共空间”,不仅可以使城市商业中心区景观更加丰富多样,而且可以为人们的购物、休息、驻足停留、交往等活动提供“场所”,提高人们公共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城市环境中都有着不同风格与形式的小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在不断改善内部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开始渴望得到一个舒适和谐的外部环境。本文从小品设施与景观设计的色彩材料应用以及设计在文化中的体现为出发点,从城市小品设施的色彩应用、材料应用、设计要点等阐述了不同的城市小品在景观设计中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只有合理的优化、用心的设计,将城市小品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小品设施,服务于人,造福与人。城市小品设施作为一种载体早已渗透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城市景观环境,而且对于提高该地区的文化品质、人文交流也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最基本的城市建筑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人们对城市建筑的风格和意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园林景观不仅美化了城市建筑设计,更有效缓解了人们的审美疲劳。园林景观的设计对于城市整体建筑而言具有特殊性与重要性,是城市综合素养的体现。绿色理念的创新引入,要求园林景观在设计方面更加多面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园林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真正价值。园林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并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只是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对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意识不强,设计存在一定弊端和问题,因此关于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应该从风格、作用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尤其是园林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的作用,通过优化园林设计理念,促进城市建筑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洪流的大力推进,美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美术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城市山水题材的历史发展情况出发,阐述当代城市山水题材概念的确立与发展,最后分析城市山水题材的兴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左江花山岩画是骆越先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系列人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组织形式。左江花山岩画艺术资源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能起到构建城市文脉的作用。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聚集的地方,承载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生活需求。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左江花山岩画的形式和内容融入到城市景观的营造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媒介艺术以新媒介为依托,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介艺术的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公共空间如同城市的一面镜子,彰显着城市的文化与内涵。在过去城市空间一直扮演着传统媒介的工具身份,现如今新媒介艺术在公共空间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知体验,同时也给城市公共空间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中新媒介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新媒介艺术应用在城市公共间建设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共环境艺术也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词语,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形象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是人们的一种反映和评价,人们对城市形象的研究,表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认识和对良好生存环境的追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注重对公共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发展生态化的公共环境艺术也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景观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形象的外在表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最直观的认识途径。同时,它也构成了城市居民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空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文章从技术美学的角度出发,从形式、结构、材料和技术四个方面探讨技术美学在城市现代景观当中的体现和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