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爱受教育者:柯尔柏格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爱受教育者是柯尔柏格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点。本文从道德教育的目的、方法、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对作为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理念的“关爱受教育者”思想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话语霸权问题,提出构建“交往话语权”范畴的必要性,认为交往话语权既指教育者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也指受教育者的民主话语权,是两种话语权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基础之上的话语权力与话语权利的辩证统一.同时,实现交往话语权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好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各自所具有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并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即审美育人,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借助各种媒介,向受教育者施以审美影响,从而达到使受教育者性情受到陶冶、人格得到健全的目的.德国诗人席勒在其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首次提出"审美教育"的理念,认为"人要从感性的物质世界上升到理性的道德世界,就必须经过审美教育阶段." 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人,正处于对事物认知、观念塑造的关键阶段,对其审美观念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受到社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德育教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极大的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行规范影响的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盼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从此认为,德育教育中只有能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做到预期的德育效果。一、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以人为本,如果只单纯地对学生说教师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但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所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5.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它要求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将每一个学生视为教育和培养的目标.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定位的内在要求,是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心理的文化本质的根本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就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净化大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必须动之以情,尊重个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德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已在全国大专院校逐步开设。这是一门还很年轻的学科,需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客观规律,以趋于成熟、完善。现将近年来对德育理论若干问题探讨的几种意见综述如下,以供进一步研究作参考。一、德育的含义是什么? 对德育含义的理解,说法颇多。现归纳几种较普遍的意见:1、德育是教育者、思想言行规范、受教育者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矛盾运动的统一体,是教育者将社会提出的思想言行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品德的特殊矛盾运动过程。2、德育包括道德教育(小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大德),是大德与小德的统一体。3、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相似文献   

7.
包豪斯可以说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开端,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教育理念直至今日还在设计中广泛延续并得以适用。从平面到立面直到建筑领域,都有所涉猎。生态建筑作为当代建筑的思想,建筑设计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与自然更加协调、融合,在建筑设计中与绿色生态相结合,以达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论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道德调控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终身教育的理念。道德调控的理念表明性道德教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以人为本的理念表明性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终身教育的理念表明性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三个理念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成了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框架,为当代性道德教育奠定了理论和观念基础,确立了正确的思想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9.
《管子》的慈善思想源于原始社会的朴素福利观,继承并发扬了尧舜禹和夏商西周时期的德治、养民、安民、民本思想和荒政、养老、扶弱济贫的制度。其主张"以人为本","重用其民",爱民无私,"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形成了以民本、重民、爱民、利民、惠民、富民为内涵的慈善思想体系。这为齐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也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中,对内容结构的分析,说法较多,但大多是从内容的条、块构成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这样划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规定得较为具体,便于教育者在教育中把握,但由于规定的内容过于细致,不能揭示出条、块之间内在的关联性。造成内容定得过窄,而体系却很松散,不利于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要使思想教育在培养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艺术在生活和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充分认识到.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教科院梅陇附校以"为学生创造幸福有为的人生奠基"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夯实基础,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将"人口导入区优质学校创建的研究"龙头课题作为抓手,以"阳光少年教育"为德育的工作主线,建构"智慧教学"的新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理想、有自信、有责任、有礼仪、懂感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要有趣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日本的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教育者的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  相似文献   

14.
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终身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 ,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吸收西方社会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科学成份 ,但更应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通过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比较 ,可以发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有着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相融通的科学精神 ,因此 ,认真研究和科学对待孔子的教育思想 ,就更彰显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一般地说,教育评价是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对象对教育效果的科学评定。科学的教育评价方法可以促使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教育评价方法使用不当,则会给教育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正态分布理论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正态分布也称常态分布或常态分配,是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在数理统计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态分布有两个重要参数:平均数与标准差。(标准正态分布的这两个参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窄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能力的钝化。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不能只企求于教育者的单向道德灌输 ,还需要从变革道德教育理念的高度对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主客体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微创技术是医疗技术发展的重大进步."人文关怀"的哲学思想始终贯穿微创外科发展之中,人文关怀的哲学基础是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体现在外科治疗过程中"以病人为主体",促进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以人为本"的目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教育专注知识的传播却忽视对学生的情绪教育,随着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等理念地不断推进,情绪管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不仅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倦怠心理的消除,同时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学习的环境氛围,利于师生情感和身心的发展。开展情绪管理研究,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教育、对学生给予积极的期待和师生之间情绪的感染、传递,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来探讨课堂情绪管理对课堂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教会发展与神学教育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坚持正确办学方针是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上帝给每个神学教育者的责任、托付和使命。今天我们需要很好地思考中国神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方针、道路、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相关的神学课题及其中国化等思想理念,以便能达到办学目的,办好神学院校,真正培养中国教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牧养和管理好中国教会。本文主要从教育学、神学教育和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的进路来  相似文献   

20.
张宝 《管子学刊》2010,(3):95-97
自人类历史文明诞生之初便出现了工艺美术,随着人类五千年文化的发展,工艺美术的设计思想在不断进步衍生,而早在我国春秋时期的管子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却在现今的设计理念中成为必不可少且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