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徽州古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州地区古民居建筑装饰是不可多得的实物,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结合相关的科学分析,并通过对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现状、表象进行分析以及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汤家汇民居是皖古村落民居之一,其建筑分格和建筑文化是珍贵的历史遗存。这里的民居外部建筑朴素,在功能上注重人性化需求;内部装饰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皖西建筑的独特体现,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汤家汇古民居不仅有独特文化区域的建筑特色,同时也拥有特殊红色文化底蕴。但在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的摧残下,汤家汇镇的古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保护意识薄弱、地方财力缺乏,加之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汤家汇镇的古民居的文化、学术、旅游等重大价值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宁夏地处伊斯兰的东部边缘,当地民居建筑表现出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双重色彩。尤其是宁夏董府作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筑,在建筑装饰中大量运用被汉化的伊斯兰装饰纹样。漫步董府,异常丰富的伊斯兰植物纹样以砖雕、木雕等形式流动于每一个建筑构件之上,深奥优美的伊斯兰文字纹样装饰着古老的壁面,诉说着信徒们对宗教的虔诚,变化无穷的伊斯兰几何纹样更是体现了一个神秘的宗教色彩。中伊两种文化完美结合使得董府成为了当地民居建筑文化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三雕"艺术即传统砖雕、石雕、木雕,是闽北古民居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形式。匠人们用精湛的雕刻技法,以砖、木、石的材料为媒介,创造出形式内容丰富的"三雕"艺术品,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下梅村古民居雕刻艺术成为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周瑛华 《美与时代》2022,(5):100-102
浙江绍兴是一座有着江南水乡特色且充满着红色历史底蕴的文化之城,红色文化是绍兴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绍兴红色文化的传承对于绍兴的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代,要继续保持对绍兴红色文化的传承,就需要充分挖掘绍兴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着眼于绍兴红色文化传承现状,致力于推动教育改革、完善基础设施、革新传播体系,实现对绍兴红色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木雕是明清时期婺源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上的常见装饰,体现了古时候当地人民的信仰及艺术审美。木雕产生的装饰纹样赋予了建筑较高的艺术价值,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对明清时期婺源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及传承进行分析,探究婺源传统民居木雕艺术发展的特点及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民居门窗构造形式及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徐州户部山古民居门窗艺术更是独具地域、民俗特色。它是当地人民长期生活沉淀积累、融会南北文化的产物。户部山古民居门窗的艺术启示我们,现代设计在追求时代性和创新的同时,也应融合传统元素,使现代建筑装饰和设计具有更丰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建筑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民俗特征,是中国建筑遗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珠海南门古村落是有着地域特色的岭南传统建筑环境,是人文形态与建筑文化的高度结合,其中的建筑装饰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南门古村落的调研,从古村落建筑现状、建筑装饰特色、建筑装饰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古村落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增头羌寨的垂花门是羌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重要表现,其展现的装饰细节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与羌族民居建筑的融合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从增头村民居中的垂花门入手,具体分析垂花门的造型、结构、存在的空间和位置。增头村垂柱种类有方形垂柱、圆柱形垂柱、瓜形垂柱等;垂花门上的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文字等装饰纹样体现其装饰艺术特征。走进古村落,传承垂花门的建筑装饰艺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徽州的古民居不仅是中国建筑史上奇葩,也是环境设计思想和借鉴处理手法的宝库,从人文、审美等层面加强对徽州古民居的整理与研究,是传承传统民居设计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连云港市遗留下的老建筑、形成的老街区,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缩影,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连云港市南城街道古民居进行实地调研,从中挖掘能够影响城市文化建设的建筑装饰符号,应用在城市文化的塑造上,能够避免城市面貌的趋同,打造出能够承载连云港人乡思乡愁、代表连云港厚重历史文化、体现新时代精神的现代连云港。  相似文献   

12.
古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其装饰元素是徽文化的艺术符号,独具徽州地区的人文特色。装饰是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依附于建筑结构而发展。随时代的进步,今徽派建筑装饰元素多样化,形式现代化,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革新与传承,表现出徽州特有的作风和文化是当前新徽派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建筑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直接记录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和艺术文化。文章主要研究鄂东南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促进乡村的发展。文章以鄂东南建筑文化为切入点,全面深刻地概述了鄂东南建筑的特点,从大量的资料中了解其特征及文化内涵,从多方面了解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建筑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如何把乡村振兴与鄂东南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改造结合起来,并深度了解了国内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建筑传承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联系紧密。文章以古越文化旅游区——绍兴为例,分析了绍兴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推广的现状,针对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于旅游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坑村,古称流溪村、瑶石村,现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境内。自五代南唐时期建村以来,历经了1070余年沧桑岁月,至今仍基本保存了明朝时期的完整平面布局。其传统建筑规模宏大,赣式民居风格独特,装饰艺术精美,三雕装饰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试从对江西传统装饰艺术形式与手法的研究入手,挖掘流坑古镇的传统民居装饰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弘扬江西乡村传统建筑装饰文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并被人们引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在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元素应用得十分广泛。中国传统元素具有条纹美、色彩美、艺术美、建筑结构美等优势,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现代建筑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给中国建筑装饰设计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索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豫西地处中原西部山区,民居受到地域性因素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适合当地环境和居民审美的建筑形式和独特的建筑文化符号。通过对豫西地区民居调研和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总结出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功能和寓意及装饰特色,结合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探索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提取、创新与应用,实现豫西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的建设,大多色彩比较艳丽,且色彩的应用源远流长。在建筑建设中使用色彩能够提升建筑的美感,增加建筑自身的艺术气息,是古代建筑文化的主要表现。三亚崖城古民居建筑主要以淡雅为主,重视与自然的色彩对比,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古民居建筑色彩的作用,同时阐述了三亚崖城古民居建筑色彩语言艺术特色,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19.
装饰艺术在民居建筑中的表现,诞生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建筑装饰是人类生存环境艺术化的进步展示。现代民居建筑装饰,是现代人继承前人技术的发展并对先辈在岁月中经验的总结和遗留下的瑰宝结晶的传承,处于科技飞速进步时期的今天,将历史技艺的传承与现代手工艺的同步发展,是对民居建筑装饰艺术重新定义的再现。  相似文献   

20.
徐州户部山古民居是苏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之一,通过对现存古民居的实地调研和可供参考的历史文献的爬梳,从民居室内空间的形态、空间组合的模块以及空间组合模式入手,来探究户部山古民居室内空间形态的组织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其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揭示其"质""形"的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