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居建筑的装饰符号是研究建筑艺术文化的重要渠道,着重体现在门、墙、窗、瓦四个方面。白族民居的极尽装饰,徽派民居的天人合一,二者无论是在建筑形式还是装饰符号上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是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本文以白族与徽派民居的建筑形式为研究对象,对其重点装饰符号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疆伊犁地区民居具有非常独特的建筑特色,是我国人文文化以及建筑文化方面非常重要的文化财富。文章对伊宁市六星街区民居建筑的院落布局、平面布局、结构特征、装饰与色彩等做出分析,以此达到了解伊犁民居的建筑特色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建筑地域特征鲜明,但由于缺乏针对性探索研究,出现民族文化弱化现象,民居装饰色彩得不到有意识的重视。在实地调研、文献总结、资料查阅的基础上,总结当地建筑并结合木结构、色彩、装饰、宗教等理论知识,对云南藏区民居建筑装饰色彩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居装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借助传统民居装饰的应用,可以丰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凸显其文化艺术魅力。文章从传统民居装饰入手,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民居装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解析了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理论进行了丰富,可以有效促进中国特色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装饰艺术从业人员如能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巧妙地运用和融入现代建筑元素,赋予传统民居建筑以现代特色文化理念,将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蕴含的深厚建筑文化。为此,文章从探讨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态特点入手,分析了装饰艺术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尝试提出了装饰艺术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的有关思路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传统民居装饰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而环境艺术设计也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民居装饰文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传统文化和图像学的理解,在图片、文献等搜集的资料中完成了对张谷英村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纹样的研究。文章主要对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等三方面进行研究,并从自然意义和象征意义两方面来阐述纹样对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意义,以期对古建筑文化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木雕是明清时期婺源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上的常见装饰,体现了古时候当地人民的信仰及艺术审美。木雕产生的装饰纹样赋予了建筑较高的艺术价值,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对明清时期婺源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及传承进行分析,探究婺源传统民居木雕艺术发展的特点及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9.
流坑村,古称流溪村、瑶石村,现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境内。自五代南唐时期建村以来,历经了1070余年沧桑岁月,至今仍基本保存了明朝时期的完整平面布局。其传统建筑规模宏大,赣式民居风格独特,装饰艺术精美,三雕装饰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试从对江西传统装饰艺术形式与手法的研究入手,挖掘流坑古镇的传统民居装饰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弘扬江西乡村传统建筑装饰文化。  相似文献   

10.
赵盟 《美与时代》2014,(8):73-74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选址和空间布局上,同时也体现在建筑装饰装修审美和民俗民风等方面。中国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民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规律”,“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伦理、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哲学、美学等观念和现实状况”。通过阐述中国传统建筑审美行为和文化渊源,分析湖南传统民居在体现古代“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学思想、装饰艺术式样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民俗传统、体现生活情趣等方面的装饰审美文化内涵。指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人们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从甘肃兰州的青城古镇民居建筑装饰入手,结合当地实情,从文化艺术的视角,以高家祠堂为个案进行分析,总结了青城民居的装饰艺术特点。通过对民居建筑的深入了解,可以对青城古镇的历史、建筑艺术、文化传统等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对于该地区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海南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源于中原汉族民居的海南民居又受到闽南民居和岭南民居的影响,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经数百年发展,形成独立的民居建筑体系。受近代南洋文化的影响,海南民居建筑在结构和细部装饰上又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色。通过对近代海南民居建筑的归纳、整理,探究其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建筑造型、空间形态等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中朝两国界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发源地,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2007年5月8日,长白山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都是朝鲜族人聚居比较多的省份,而吉林省是人数最多的省份。吉林省朝鲜族的历史文化已经存在很长时间,朝鲜族的人口也有上百万之多,并且朝鲜族的自治州、自治县以及自治乡也建立了很多,在这些地方的朝鲜族人民还是用朝鲜语进行交流,甚至有一些还是穿着朝鲜族的传统服饰白衣,居住地也是极具朝鲜族特色的井干式以及人字形的房屋。朝鲜族人口聚集地相对来说民族特色也会更浓厚一些,更适合朝鲜族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别与江西、广东、浙江三省毗邻,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在依山傍海的天然地理位置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下,从古至今已经兴建了诸多传统民居建筑。而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的影响之下,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态样式、风格特点、装饰艺术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按照不同地域对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特色等内容,以三坊七巷为例,简要分析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木雕。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河南新农村住宅普遍存在着建筑装饰元素贫乏、风格混乱、脱离功能需求等问题,与当地环境格格不入,漠视和破坏了当地的传统民居文化。事实上,河南民居建筑装饰受优越地理位置、便利交通、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商业活动繁荣的影响,呈现出装饰纹样丰富、华丽与朴实共存、灰塑的应用独特、重视门的装饰等特点。只有从传统民居中探索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才能使新农村住宅既能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又能表现现代农村的"新"气象,为新农村住宅设计建设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异军突起,各地竞相追逐以高度著称的地标性建筑,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建筑的地域特色渐趋消失,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回归。民居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是研究民居建筑重要的渠道。赣东地区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白族民居是少数民族中建筑中、文化蕴涵最丰富的住宅形式,无论从规模还是特色上,都是相当的精彩,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有着密切的关系及不同,具有白族民居当中的装饰元素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起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豫南地区处于我国秦岭-淮河分界线,其民居建筑即有江南建筑之气韵,又得北方建筑之魂魄,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性。笔者以信阳新县丁李湾村明清民居为例分析村落的风水文化、院落及建筑特征、装饰特色等,并将丁李湾民居建筑类型归结为类徽派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19.
豫西地处中原西部山区,民居受到地域性因素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适合当地环境和居民审美的建筑形式和独特的建筑文化符号。通过对豫西地区民居调研和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总结出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功能和寓意及装饰特色,结合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探索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提取、创新与应用,实现豫西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宁夏地处伊斯兰的东部边缘,当地民居建筑表现出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双重色彩。尤其是宁夏董府作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筑,在建筑装饰中大量运用被汉化的伊斯兰装饰纹样。漫步董府,异常丰富的伊斯兰植物纹样以砖雕、木雕等形式流动于每一个建筑构件之上,深奥优美的伊斯兰文字纹样装饰着古老的壁面,诉说着信徒们对宗教的虔诚,变化无穷的伊斯兰几何纹样更是体现了一个神秘的宗教色彩。中伊两种文化完美结合使得董府成为了当地民居建筑文化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