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性的"文化趋同"现象,使原有地域性文化受到冲击,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逐渐衰落、消失,同时也使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建筑与室内空间装饰设计出现特色危机。地域性符号是由地域文化凝聚而成,因此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开封古称大梁,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享有古都之盛名,名胜古迹遍布市县,民俗文化特色浓郁,地域符号特征突出。因此,对其地域性符号进行提取与创造,并将其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就能能够充分体现出开封地区性主题特征,发展成具有开封地方特色的设计风格,将为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现代设计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及城市精神的重要的表现内容,城市色彩的营造和设计有着很多的现实意义。城市色彩作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代表着该地区的色彩特质和城市形象,还能侧面反映出该地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性色彩。但是在具体的城市色彩的设计工程中,很容易重视色彩系统的建立,而忽视对于具体设计对象的地域特点以及背后潜藏的地域文化、地域色彩的发掘和整理。通过对地域文化、地域色彩的概念界定,以基于地域文化的地域性色彩在城市色彩营造中的因素考虑,来对城市色彩的地域性营造做个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起源地,具有浓烈的藏传佛教艺术文化气息,其鲜明纯净的色彩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塔尔寺也是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的宝库,其艺术三绝——壁画、酥油花和堆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塔尔寺建筑艺术中色彩的运用具有丰富的含义,体现出藏民对色彩独具一格的认知审美。因此,在宗教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塔尔寺的色彩特征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南北城市的传统民居色彩面貌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完整的色彩语言。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符号和象征,体现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是人与自然融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典范,是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色彩和形式,将传统民居色彩运用于今天的住宅色彩设计中能展现建筑的丰富形态,提升建筑色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豫西地处中原西部山区,民居受到地域性因素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适合当地环境和居民审美的建筑形式和独特的建筑文化符号。通过对豫西地区民居调研和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总结出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功能和寓意及装饰特色,结合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探索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提取、创新与应用,实现豫西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于传统民居建筑这一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必须跨越单纯的显性的建筑本体现象进行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深层次探索。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苏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挖掘出蕴藏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富有历史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价值,为苏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对苏北地区民族性、地域性新建筑创作具有指导意义,更有利于打造苏北地域旅游和文化品牌,促进苏北地域文化圈的建立。另外,通过对苏北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也能为其他地区民居建筑保护研究开拓思路,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色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当前背景之下,研究城市色彩具有许多积极的意义。我国城市色彩规划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原因,第一,因为对于色彩规范缺乏合理控制因而导致混乱无序的状态;第二,由于地域文化逐渐消失,因此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可悲局面。在对城市进行色彩规划设计中也存在着如何对于地域色彩进行定位、如何来实现城市色彩规划的地域性特征等问题。文章对城市规划色彩的分析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实施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规划设计工作者以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民间美术的地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河南民间美术内容丰富、造型古朴、色彩明丽,富于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各类民间美术样式与地域民俗相辅相成,成为河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民居建筑形态和景观面貌,其建筑特征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被弱化。中原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景观的影响和价值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能够推动城市地域文化历史的延续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众多传统民居以及地域性建筑时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不仅与周围环境有关,也与使用者自身需求有关,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需求共同决定了建筑的形式。通过对天等县丽川河畔遗留建筑、口河屯与苗村现有建筑,对天等县人居环境行为和地域民居干栏式建筑进行具体的调查,并从天等县地区居民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等人居环境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天等县地区传统壮族民居人居环境的思考,并得出结论,天等县传统建筑反映出的是天等地区壮族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地貌、生活习俗、思想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技术,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均具有历史传承性。而传统建筑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将为人们在设计研究地域性建筑提供合理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所以保护天等县传统壮族建筑,发扬和继承该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优良设计方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等县地居式干栏建筑对于天等县地区建筑设计与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住宅空间的设计置于地域主义手法的理论下,通过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特征的阐释和对住宅空间和建筑地域性的结合来探索住宅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手法,以王澍设计的自宅和三合宅为例,分别分析住宅空间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手法,以讨论传统文化与场地回应思想下的住宅空间地域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
地铁是城市的动脉,近年来地铁作为交通出行的核心工具,不仅具有载客的功能,更承载了一种文化,现已逐渐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展现城市"文化美""地域美"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为基础,阐述在地铁公共空间的界面设计、色彩设计、设施小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性文化符号,传递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多种案例,探讨地铁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总结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现城市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神垕古镇因钧瓷而驰名,几经兴衰而千年烟火不绝。如今,神垕古镇上遗留着各种传统建筑,这些传统建筑虽然风格迥异,但是都表现出了相似的地域特征。传统建筑的地域差异不仅受地理环境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制约。文章以神垕古镇几座传统建筑为例,从传统建筑的布局、结构、材料及外轮廓表现等方面观察,挖掘这些传统建筑的地方特性和内涵,以期对古镇传统建筑的地域性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建筑地域特征鲜明,但由于缺乏针对性探索研究,出现民族文化弱化现象,民居装饰色彩得不到有意识的重视。在实地调研、文献总结、资料查阅的基础上,总结当地建筑并结合木结构、色彩、装饰、宗教等理论知识,对云南藏区民居建筑装饰色彩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间的地域差异逐渐缩小,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特征的趋同和地域环境特色的流失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城市地域环境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文化的更新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在这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性历史文化,在当地人群中能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历史延续感、场所归属感,而延续这种集体记忆的地域性环境艺术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符号,使人们增加对城市情感的认同。文章以滨水区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地域文化设计为观察视角和切入点,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的自身地域性内涵、文化意义以及空间设计手法,并将富顺沱江中段作为具体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16.
从符号学的视角来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建筑领域城市自身文化内涵和本土特色日渐缺失的问题。总结河南地域建筑发展历程及演变手法,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成果,提出河南地域建筑传承的方式方法,剖析建筑地域化概念,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传承传统建筑风貌肌理与精神内涵,又能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建筑形式,从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及其文脉。  相似文献   

17.
地域·自然·心象——中国山水画"地域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域化特色,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着眼于人文传统的角度,来研究"地域性"的品格、色彩与精神."地域性"的美学基点对于不同画家影响的稳定性,体现出了地域性自然之美对山水画创作的有效性与可能性.以此为基础,将形成一种山水画艺术地域性自然之美与山水艺术心灵双向互证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城市意象是在各异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差别性的文化传统等多种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表现为顺应其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形象风格和生活面貌。南京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气候宜人,自然山水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造就了以浅绿色为主的城市色彩基调。作为历史名城,南京的建筑群落和名胜古迹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南京不仅要保存本身城市遗留下来的地貌色彩,更要让城市具有现代气息,体现出儒雅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多极化与一体化趋势加强,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技术信息、历史文化都得到各个层面的交流沟通,同时影响着我们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地域性文化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标志性符号,但从当前实施的情况看,地域性文化的缺失不仅是受到全球文化传播的影响,呈现出西方发达国家规划设计的模式,更是我国城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本土地域性文化的忽视。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地域性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之间的相互融合的关系,其次对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要素进行阐述,彰显出城市景观的地域性色彩,同时具有新时代下的人文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现存长沙近代基督教堂体现了基督教堂建筑文化在中国的适应性转变:在建筑形式上通常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横向三段式构图;在空间布局上淡化了西方教堂的建筑色彩;在建筑装饰上更多的融合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